第 1 句因包含“九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疑
第 27 句因包含“巨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巨靈
第 53 句因包含“雕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雕蟲
第 80 句因包含“忘機(j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忘機(jī)
第 111 句因包含“蓬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萊
第 111 句因包含“閬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閬苑
第 130 句因包含“羽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羽人
第 133 句因包含“句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句芒
第 134 句因包含“條風(fē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條風(fēng)
第 139 句因包含“玉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潤
第 142 句因包含“祝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祝融
第 161 句因包含“凝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凝之
第 177 句因包含“巢,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巢由
第 179 句因包含“伊,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伊周
第 192 句因包含“廣寒,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廣寒宮
第 218 句因包含“玲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瓏
第 220 句因包含“靈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靈臺
紫霞巖 南宋 · 樂雷發(fā)
 出處:全宋文卷八一六七、《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卷一二八二、《九疑山志》卷三、嘉慶《湖南通志》卷一四、道光《永州府志》卷二下、光緒《湖南通志》卷一九、《南宋文錄錄》卷二、光緒《寧遠(yuǎn)縣志》卷四上
邑有山曰九疑,蓋天下之名山也。
山之巖洞最勝者曰斜巖,乃唐刺史薛伯命名。
石磴層懸,古木修森,紫霞丹霧蓊郁時濛,而崆峒軒豁如磬斯俯焉。
中涵異景,外多勝致。
名跡既微篆刻蘚荃。
國朝至道初,宰相張觀使相永州,邑宰黃甲于是撤荒揚馥,振新飾美追舊游之芳蹤,然后斯洞之復(fù)有主也。
余與客挾琴攜尊,游而樂之。
無竟逸思狂,神恍惚兮魂飛揚。
此生上方,忘步蹴之周章。
喟然嘆曰:噫嘻巨靈有私乎!
夫何造異鑄奇,擎芳捧勝,去巽城而非遐,助吾邦之奇興!
人愈杰,地愈靈,料三楚兮倍精神
衡岳翠岫,隔紫陌紅塵。
爾其圓翚高幡,虛門兩辟,納霄漢昭回,任風(fēng)云出入。
光霽炯其曈昽,幽深排以赫奕。
踏層谷之逶迤,間懸??之崒嵂。
左之降兮東階右之陟兮西級。
低橋以虹橫,貫清渠而弗息。
龍髯天際,掀神手崔嵬。
輕蘿傍繡,甘露斜飛,雕蟲篆畫,衒采呈奇。
尋幽而全錮,左懸竇而可入。
氤氳縹緲傾斜突兀。
烈炬兮星電,猛陟身兮仙梯。
梵侶石藏,聽咿唔紫虛。
洞紆陟而越陌,泉繞閣而泓漪。
華??插地窆,瑞蓮天垂。
鳴虬??于邃奧,沛淋漓于郊堤。
紅門宮闕儼然,躡雪府而瑤光徹肌。
前賢游詠,契仙子棲遲
驚雷轟之隱隱,沐微雨霏霏。
清風(fēng)舒懷拂曙云而濕衣。
楊梅以益興,摛藻壁而瑜扉。
青牛田畔,釣神龍忘機(jī)。
鐘鼓鏗鏗立號,鵝管滴滴香飛。
瓊花霄漢,琉璃寶蓋垂。
天日鼎耀,星月交輝。
十洲之渺洋,蹲三島之騰巍。
胸中芥蒂,藐金紫兮欲何為。
已而洞府,依仙案,背危崖,踞蒼坂,丹灶,石盆漩盞,恣狂舞而高歌,在淺斟而細(xì)啖。
進(jìn)絲桐宣和,信履道坦坦。
江聲潺其悠悠,紛天籟之中感。
明堂清廟所為,而有若太古淳龐之既挽也。
尊罍既傾,摴蒱以輟。
濯滄浪曲流,漱金華芳洌。
體兮倍其輕清,心兮增其皎潔。
囂囂乎如隱于蓬萊閬苑清虛,而有得仙丹調(diào)攝
亡何,有羽人寄于巖石之亭者,莞然而至曰:「何居乎!
二三子怡然嘻,嘐然處者,豈若以斯洞之蹁躚,能暢英賢思乎」?
余曰:「唯唯,斯蓋一日之奇逢,足當(dāng)百年之榮遇也。
吾子彌年之晚落,擅采眺之雍雍。
果何春何夏,何秋何冬,而有得形容」?
羽人曰:「試聽之。
木德載陽,句芒用命,條風(fēng)郁兮沖融麗日遲兮掩映。
野花貢其幽香,珍禽弄以新韻。
苔色發(fā)兮瓊蕤葆光搖兮玉潤。
此殆非人閒之春也。
靈威謝青篆而東去,祝融火龍南來
山軒風(fēng)豁,水閣天開。
炎光高御,暑氣遙排。
涼飆于闇動,受青蔭而如懷。
此殆非人間之夏也。
斗之西兮氣之金,千芳斂兮百英塵。
乃卻陰霾不至,留和氣常存。
瓊葩之襯潤,群瑤草披紛
人間之秋,有此乎?
及其觱發(fā)而寒,栗烈而虐,含荏苒韶華,破嚴(yán)凝蕭索,晴嵐暄兮薰蒸,暖氣缊兮磅礴。
陽石之足憑,愛溫泉之可酌。
熙熙乎若與春臺相忘,而不知歲事之赴壑。
人間之冬,有此乎?
而吾乃乘化游息,漠然不覺春秋
藏修之有托,與斯世兮焉求。
天真守一,目已無乎全牛。
然使皆不為吾兮,果將誰其?
使皆由夫吾兮,又將誰其,而惟躅芳塵者之商籌」?
余曰:「命之矣」。
未幾,策催歸,斜陽送暖,出谷口而舒目,渺乾坤一盼。
玉轡踏春追隨,曾不讓彼天臺游玩。
倚亭曠顧,蹣跚旋還。
若自廣寒諸宮之既降兮,而偶在于人間。
于是泊于九州之泉厓,有友人者過而問焉:「吾固知吾子熟察紫霞矣,而亦為可游乎」?
余曰:「有是哉!
彼其燕閒自適,沈靜無嘩,肆精神曠達(dá),既塵穴之紛挐。
富貴者而游之焉,將自失榮華也。
染以澹泊之風(fēng),得乎清新之趣,朱紫不足以入其心,輕肥不足以介其意。
貧賤者而游之焉,將自忘其空匱也。
浩浩乎而曠闊,穆穆兮而深沈。
周旋笑敖,泯形跡無聲。
褊淺者而游之焉,將自大胸襟也。
通一竅之玲瓏,宏四圍敞豁。
靈臺隨以虛明,蔽錮因而銷鑠
愚戇者而游之焉,必自昭其聰覺焉。
豈惟是哉,游焉而得乎淳龐者,詭譎可以消其邪心
游焉而得乎舒徐者,剛銳可以消其躁急
沈疴有得焉,必自消其腠理
憤郁有得焉,必能灑落和平
修真焉,則自得其天之妙;
在吾儒焉,則自益其意之騰。
此其大略也。
若以吾言之為迂而不信兮,請質(zhì)諸紫霞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