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幾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幾杖
第 2 句因包含“耆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耆英
第 5 句因包含“九老香山會,洛”,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香山九老
第 9 句因包含“霞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霞酌
第 10 句因包含“內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內相
第 15 句因包含“三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臺
第 16 句因包含“五?!保瑩?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福
題完平賜幾杖宴 明 · 柳根
五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西坰詩集卷之一
我國優(yōu)老之典大者有二。一曰賜幾杖宴。一曰耆老宴。異數(shù)也。七十致仕。禮之常經(jīng)國制至一品。年七十以上。系國家輕重。不得致仕者。禮曹啟賜幾設宴賜酒樂。未有出于特命者。耆老之設。肇自前代。隆于我朝。恭惟太祖康獻大王枉屈至尊。親臨斯會。至作耆老之軸。御諱親筆藏之本所。錫以臧獲等物。列圣寵賚土田魚場船稅之屬。凡所以惠養(yǎng)老臣者。靡不畢致。恩至渥也。自是年七十位正卿者。謂之耆老堂上。每歲春秋。設宴賜酒樂。龍蛇兵革以后三十年間。故跡蕩然無存。人臣不敢告老。賜幾盛典。蓋未之見也。耆老設宴幾乎廢矣。天啟三年春三月。我殿下應天順人。纘承丕基。使彝倫復敘。日月重明。起故相置之首揆。即今之領議政也。相公鞠躬盡瘁半歲。疾作屢辭。不許退。我圣上特命賜幾杖。耆老諸相公相謂曰。領相入來以后。即須行相會禮宴。相公辭之以國家多事未暇及此。盍于相公幾杖之日。兼行是宴乎。首相不復辭。將是意入。乃于九月六日。即東郭領相舊第隙地。設供帳行二宴。今之耆老只七位。而金城君李公適以病不能參。驪陽君閔公,禮曹參議李公曾預是會。今雖降資。是即耆老先生。共九位。故事議政不拘年至。必預是宴。實與司馬公參洛中真率會相類。領敦寧,右贊成,六卿,判尹正卿以上并參。禮官邦禮禮部亞卿亦預焉。政府郎,左右舍人俟于外。諸相公亦許隨后入。中使,知申事,注書擎教書奉宣而來。禮畢坐定領相謂根曰。蓋聞自古及今凡有盛事。必形諸述作。庶垂之后。愿公為我賦詩。以紀今日事。仍竊自念根年七十有五歲。蒲柳早凋。衰朽特甚。徒以曾忝秉筆。有此授簡。豈復有筆力得以揄揚而無毫發(fā)遺恨乎。既承俯教。終不敢辭。略書顛末。列敘席上諸位。系之以五言排律十韻。詩曰。
幾杖殊錫,耆英暮年
佳辰盛際,勝事無前
九老香山會,端明洛水筵。
傾朝簪笏平地神仙。
霞酌中官勸,內相宣。
御廚玉饌,天樂絲弦。
沾雨衣猶整,侵香坐屢遷。
三臺位最上,五福居先。
日者加額時乎息肩。
圣心誠意重,努力扶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