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叉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叉手
第 13 句因包含“張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張王
第 17 句因包含“陵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陵谷
第 1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19 句因包含“負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負薪
第 29 句因包含“梁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梁鴻
第 33 句因包含“友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友生
第 35 句因包含“鄭莊,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鄭莊郵
四叔父攜家館樂安并寄鄭氏兄弟 明末清初 · 徐夜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隱君詩集卷三
吾叔東村時,胸懷盡幽坦。
非由頌讀馀,天機蕭散。
園敞一河風,松濤茗碗
叉手野步歸,端然弄柔管。
選聲詠歌逸氣見襟袒。
夜深隙光,兩窗風雨滿。
張王(謂文虎木青。)數(shù)來過,馀子何足算。
世目第一流,捉鼻信難緩。
豈期陵谷移,遂使風雨斷。
會稽負薪年,腰間猶未纂。
常嗤闌干盤,蔗頭佳漸短。
縱有檄使來,也應心已懶。
奈何豆成萁,嗟乎天方旱。
安能不乂,傷哉貧似浣。
亦知梁鴻炊,爨不因人暖。
當其井臼謀,所爭在一館
望門投友生,不虞臨淄誕。
嘆絕鄭莊,今人蓋已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