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相,投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投筆
次品山詠水滴品山石金判樞學性。聞得勁韻之詠水滴者甚競病。品山一連七疊。歷塊康莊。冕□之舌舉不下。蛭臂無拒轍之力。矧又鶴樓題詩。已在上頭。然荒寒一笑。消受良方。猥此續(xù)貂。) 其七 甲戌 清 · 趙冕鎬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玉垂先生集卷之十七
道不相同勿問謀,當年投筆是班侯。
小猶知大沖瀜海,愚亦留名曲溝。
忙日自然添弱線,臥時隨例付童裘。
何人寫就寰瀛幅,收拾精神放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