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鞅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鞅掌
饋獄囚有吟(并引) 晚清 · 吳宖默
出處:叢瑣冊十二益山郡
今日獄囚之饋。人或謂妙理酒非也。余觀此邑風(fēng)氣。凡于應(yīng)行之事。囑托也抵賴也。中外同套。上下成俗。以至今日刷政之艱而極矣。似此之流。安可以一小施感回也耶。只宜痛加嚴(yán)勵。略無辭色假借然后。方知畏法而善心生。武侯治蜀。政尚嚴(yán)峻。以是之故也。然則今日之饋。無乃無名乎。曰刑政為上不得已之用也。方其鞭笞之牢鎖之也。執(zhí)而行之者。豈以其人有罪合受之故。而恬無不忍之心乎。所以一經(jīng)施刑。怛然無樂。不覺神日澌潰。形日枯槁。今玆之為。只是自我沃灌而推其馀波。豈足有無于渠輩哉。
五月公租半在民,畏書不絕日傷神。
其豈負(fù)之胡忍我,桁楊鞭楗極悶人。
翁昔東崖手一犁,不打田間黃犢兒。
自從誤落紅塵里,鞅掌百憂長相隨。
而今稅急如星火,縱欲少緩無奈而。
寧為苦肉錢不出,甚矣末俗氓之蚩。
杖而囚而不獲已,每一經(jīng)回心宲悲。
中夜無眠愀繞壁,神形日覺惄如饑。
無寧自我一解顏,與客劇談愁思刪。
烹狗炊粳作午供,校吏衙閽視一般。
圓扉困苦真可念,今日不必論憎頑。
敘次為詩歌一則,夕陽遙掛乾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