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鏡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鏡湖
第 8 句因包含“九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九圍
第 12 句因包含“庶幾”,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庶幾
第 31 句因包含“籃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籃輿
第 54 句因包含“御風(fē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御風(fēng)
第 65 句因包含“祝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祝融
第 92 句因包含“碩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碩人
第 100 句因包含“采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薇
第 106 句因包含“珠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珠璣
第 106 句因包含“唾成,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唾成珠
第 114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125 句因包含“友麋鹿,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友麋鹿
第 146 句因包含“孤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孤山
清涼山庚辰 清 · 宋煥箕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性潭先生集卷之一
宣城春雨睡初罷,風(fēng)物鄉(xiāng)園依依。
農(nóng)山蘇湖古堂巋,岸柳庭梅芳菲。
華陽真境何許,鏡湖清盟今已非。
平生痼癖山水,游轍何由九圍
桑蓬遐志三紀(jì),我駕南嶠乘好機。
清涼縹緲一舍邇,宿愿如今庶幾。
桃花白鷗六六峰,退翁歌中影依俙。
時維暮春麗景遲,正宜靈巔飄我衣。
吾兄太守有清標(biāo),同我冠童儼驂騑。
超然一游良辰緬懷千載浴清沂。
蒼蒼落日路轉(zhuǎn)深,澗樹巖花拂征旂。
招招數(shù)聲戛云岫舟子已艤清江埼。
江頭一松傍路立,古干奇條塵世稀。
幽壇凈掃數(shù)畝蔭,我行閒閒夕霏
冥冥樹色黃昏,列岸緇髡聽指揮。
輕棹才弭上籃輿,翠幰無妨布韋
穿林蹋石一徑斜,晢晢燎繞禪扉
入門青熒佛燈,琉璃寶殿飛翚。
居僧似諳我食性,山蔬上盤清且馡。
蓮樓磬動爐煙細(xì),春睡昏昏屏幃
林窗朝日氣味清,淡云輕風(fēng)揚韶輝。
青鞋藜杖立庭畔,白衲筍輿門畿。
襟韻瀟灑丹壑,笙歌飄飏翠微。
淙潺石泉霧初捲,滴瀝林花露未晞。
斜厓層壁攀躋,老兄孱弟相嘲譏。
東瞻一峰日高,左枝翻成金塔巍。
巒腰自通一線路,御風(fēng)臺迥遐睎。
清飆滿袖欲舉腋,列子仙標(biāo)尚可希。
臺中冽泉聰明,一歃爽如祛昏痱。
翩翩春服徜徉,嘒嘒清管弦徽
西峰高聳眼初開,一朵蓮華石嵬葳。
休恨此間瀑布,紫煙香爐朝暉。
南望祝融奇峰,氣豪直欲朗吟飛。
丘岑磔磔鳥啼躑躅桃杏紫緋。
誰言賞春如秋萬木欣欣勝卉腓。
臨厓細(xì)徑繞一塔恍疑天梯裶裶。
林間禪舍廢何年,巖穴風(fēng)生開廣闈。
孤云棋枰宛留痕,傳道高人此隱厞。
深入何妨冠巾,此身真同解縶鞿。
悠悠行到致遠(yuǎn)庵,破窗無紙掛蟏蝛。
陶叟楣題度幾點畫漫漶增感欷。
荒涼梵宇上下尋,銀鼓寥寥靈佛威。
僧空古齋生菌,蚩俗何能福田祈。
清涼一壑此地窮,幽筇且向上頭歸。
回瞻前麓綠焰起,知是山氓將墾耭。
金生舊窟在何處往事茫茫碩人頎。
危磴仄徑自尋,細(xì)瀑飛灑浽溦。
緣厓攀樹向滿月,珍重阿兄憂我饑。
鵑花瓊粉油糕,移席巖臺共咀嘰。
靈芝未搴使我愁,丘壑行行采薇。
傷心白云古木僵,弦誦前脩婓婓。
紫秀菩薩一氣凝,巖壁層疊如俎肵。
雙峰矗矗筆硯好,宜我成珠璣。
玄鶴翔舞紫鸞翥,晚靄絪缊呈瑞禨。
閒腳須思逐蜚禽,俗眼堪嗤同虱蟣。
豪情獨上硯滴頭,峛崺群峰豎降徽。
江山千里四望同,太白煙羃疑霜皚。
臨高始知此山雄,奔騰勢如橫六騛。
堪憐癡弁半上落,壁松掛衣看椸楎。
塵囂何曾到此界,笑他山外騰眾誹。
丈人偃蹇相望,十二峰中似大騩
春山萬物可人,角角幽樹鳴雉鵗。
深居幾愿友麋鹿,壯游不怕逢狼豨。
名姓列題筆峰前,墨光淋漓石面肥。
臺仙寂寞不來,我心懩懩如吞鐖。
林梢斜日地藏庵,老師玄談倒清湋。
瑯珰風(fēng)動古寺殿,有儼珠頂戴袞袆。
山中異卉是乾蓮,移植何勞載駝犩。
泉澗獨未愜人意,遙比巴溪同滀潿。
長江滾滾洞門下,疑是桐柏流淮淝。
塵緣未消出洞信宿行裝水妃。
遲遲渡頭不行悵望云林苔磯。
蒼茫歸路有馀恨,一曲孤山幽賞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