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腹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腹笥
第 19 句因包含“北邙,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邙山
第 24 句因包含“蕭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蕭寺
第 46、45、46 句因包含“一官,雞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雞肋
第 49 句因包含“莼鱸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莼鱸
第 50 句因包含“掛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掛冠
第 62 句因包含“羊質(zhì),虎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質(zhì)虎皮
第 70 句因包含“草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草玄
第 71、72 句因包含“問字,載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字載酒
第 74 句因包含“造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造膝
第 19 句因包含“北邙,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北邙山
第 24 句因包含“蕭寺”,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蕭寺
第 46、45、46 句因包含“一官,雞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雞肋
第 49 句因包含“莼鱸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莼鱸
第 50 句因包含“掛冠”,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掛冠
第 62 句因包含“羊質(zhì),虎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羊質(zhì)虎皮
第 70 句因包含“草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草玄
第 71、72 句因包含“問字,載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問字載酒
第 74 句因包含“造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造膝
歲暮感懷寄呈秦州倅汝槐六安 清末至民國 · 王瀣
出處:冬飲廬遺詩
賢豪不常聚,造物難致詰。
不見秦先生,月及兩圓缺。
我生寡百嗜,書史癖唯一。
得師如得官,好友如好色。
雖各不得意,姓氏差可述。
街西六十翁(謂高中翰德秦,今下世。),腹笥富卷札。
杜門校蒼雅,古文古音別。
持論苦太新,動遭里?叱。
喜我能文詞,責(zé)我尤痛切。
前年北邙山,澆酒哭詩骨。
其馀二三子,各各粗有筆。
王生昔攻苦(謂秀才沛,今下世。),蕭寺火松節(jié)。
趙生棄博士(謂明經(jīng)世駿,南豐人。),改官志京闕。
不羈有朱生(謂秀才禮和,和州人。),才力可洞鐵。
十日九不飽,下氣事帖括。
與之?dāng)?shù)子交,接人喜得曳。
英英方少年,忽死忽離別。
惜哉詞壇春,文酒并蕭瑟。
昨者先生歸,邀我話契闊。
得聞所未聞,一坐每日昃。
失喜胸中疑,百端庶可揭。
何期入山云,旋泛過江月。
先生累一官,自言亦雞肋。
老壓百僚底,白此兩肩發(fā)。
時時莼鱸思,掛冠苦無說。
明年報滿期,可不理歸筏。
江南文彥藪,況無先生匹。
繆張兩寓公(謂編脩荃蓀、修撰謇。),詞翰灑碑碣。
昨甫窺一班,未敢遽優(yōu)劣。
其他諸名宿,或一面不識。
偶讀傳誦篇,虎皮半羊質(zhì)。
先生破萬卷,小學(xué)十居七。
工為經(jīng)生文,手擇六書失。
隋音考通假,唐疏陋抄撮。
新居與我鄰,亭可草玄結(jié)。
他時載酒來,問字便入室。
或時借書校,叩義屢造膝。
自我遭孤露,來書常不發(fā)。
家貧門戶瘦,遠(yuǎn)游志頻決。
奈此母病軀,語我我悽絕。
飽散等饑聚,甘苦令兒察。
母心豈不深,知兒性方拙。
策兒通古今,告兒處窮達(dá)。
以此謀一氈,米鹽計瑣屑。
寒或酒為命,悶即詩過日。
尚憶先生行,束裝在秋末。
落葉才江湖,里巷又風(fēng)雪。
渴思與別緒,落筆十紙竭。
十紙飛到時,封符喜初畢。
倘有片言贈,一讀百憂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