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1 句因包含“文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文成
第 15 句因包含“三郎”,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郎
第 16 句因包含“歷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歷山
第 22 句因包含“飛渡”,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飛渡
第 22 句因包含“天塹”,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塹
第 22 句因包含“阿童”,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阿童
第 23 句因包含“劫火”,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劫火
第 40 句因包含“鐵鎖,橫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鐵鎖橫江
天發(fā)神讖碑 清末至民國 · 王瀣
 出處:冬飲廬遺詩
長二十尺闊十尺(此據《丹陽記》),二十二行空行一。
天禧寺三段碑,斑斑駁駁石如鐵。
零星二百廿四字(此據《兩漢石記》。)天璽元年歲乙未。
桼月己酉帝曰都,太平兆自臨平湖
如何歷陽山本無理,使者詐言文成皇帝
臣某再拜奉表聞,邇時宮中歌舞朝昏。
但言天之福我天有恩,是年大赦開死門。
印綬三郎,太牢歷山
詔爾立銘靈德,休徵之詞壽金石。
華覈撰文皇象書,九江巧工朱氏刻。
文成典重字體雄,可惜飛渡天塹阿童。
江東故國劫火紅,五十三年大業(yè)一埽空。
此碑亦復傾仆碎裂空山中。
一徙籌思亭,再徙尊經閣,古苔沈沈陰絡。
宗師題后石豫題,天臺一跋踵而作。
符讖不足信字畫如有光,拓本我昔追微茫
二百一十二字尚完好(此亦據《兩漢石記》。),更有一十二字磨滅無偏旁。
既聞嘉慶年,此碑燬于火。
舉世嘖嘖誣妖書,安知此不為祥即為禍。
我亦不解當日橫江鐵鎖何為,吳王宮殿鷓鴣飛。
江山半壁降幡了,禪國山頭吊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