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披香”,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披香
第 5 句因包含“湛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湛露
第 8 句因包含“轉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轉蓬
第 10 句因包含“綺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綺羅
第 13 句因包含“陽春曲,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陽春曲
第 5 句因包含“湛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湛露
第 8 句因包含“轉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轉蓬
第 10 句因包含“綺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綺羅
第 13 句因包含“陽春曲,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陽春曲
昭君辭 南梁 · 沈約
押歌韻
朝發(fā)披香殿,夕濟汾陰河。
于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
沾妝疑湛露,繞臆狀流波。
日見奔沙起,稍覺轉蓬多。
胡風犯肌骨,非直傷綺羅。
銜涕試南望,關山郁嵯峨。
始作陽春曲,終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暫經過(○玉臺新詠七?!?span id="umy6skk" class='bold'>類聚》四十二。文苑英華二百四作昭君怨?!?span id="m6qkya4" class='bold'>樂府詩集》二十九作明君詞。《詩紀》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