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折腰,為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折腰為米
第 4 句因包含“歸去,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歸去來
第 15 句因包含“容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容膝
第 22 句因包含“歸去,來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歸去來兮
第 41 句因包含“登山,臨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登山臨水
第 44、45 句因包含“乘流,遇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流遇坎
哨遍 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既治東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獨(dú)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于東坡釋耒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jié),不亦樂乎1082年4月 北宋 · 蘇軾
 押詞韻第三部 創(chuàng)作地點(diǎn):湖北省黃岡市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
歸去來,誰不遣君歸。
從前、皆非今是。
未晞。
征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童稚。
嗟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小窗、容膝柴扉
策杖看、孤云鴻飛。
云出無心,鳥倦知還,本非有意。

噫。
歸去來兮。
我今忘我忘世。
親戚浪語,琴書中、有真味。
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春水。
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
不自覺、皇皇何之。
委吾心、去留誰計(jì)。
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
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乘流、遇坎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