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碣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碣石
第 15 句因包含“旗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旗亭
高陽臺 清末民國初 · 樊增祥
 押詞韻第十三部
甲戌京邸,子珍以所作《高陽臺》詞為人書扇。其過變云:“相思不在天涯遠,在兜鞋花底,燒燭苔陰。”汝翼誦之,幾欲俯首至地。其實全篇頗傷堆垛,非其絕作也。子珍高才盛名自余與?師、復堂外,諛者為多。又天不假年,轉麈之悲,限以四十,故所詣止此。然自湘軺以后詩詞淡遠明逸。今所刻盡于光緒辛巳,又三年玉棺始下,而所作無傳焉,致可傷矣。達夕讀《蘭當詞》,少年綺影,宛在燈下,因取此調依韻和之,以志吾悲。
漬酒陶巾
鈔詩段襖,淚紅比燭還深。
淺土稽山,誰從玉海鉤沈。
將身瀟湘水,寫紅蘭、萬種愁心(君喜畫,恒以“前身瀟湘水六字題之。)。
詞人、詞是秋花,人是秋星。

飄飄不盡凌云意,欠勒銘碣石,頌鼎汾陽傳唱人間,惟余散水瓏玲(曲名。)
當年賭畫旗亭壁,舊酒痕猶在吳襟。
今宵、夜雨燈前,獨抱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