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邦道先生之妻楊夫人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佳兒問學重瀛,定知回味熊丸陟屺倍增茲夕痛;
隨諸佛往生凈土,只惜乍辭鴻廡,營齋難遣所天哀。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周邦道(1898——1991),字慶光,號龍霧山樵,龍霧居士江西瑞金人。中華民國第一高考榜首,大家稱他為“民國狀元”。周邦道祖父濟行公八歲孤露,攜半鍋一碗往依嬸母,以后刻苦上進,成家立業(yè)教養(yǎng)子孫。周邦道臺北時,總統(tǒng)府資政趙恒惕夷午老人,榜周邦道居廬曰“半鍋一碗之堂”,以彰其先德。畢業(yè)國立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后在河南四師任教。先后擔任江西二師、省立八中、南昌鄉(xiāng)師校務(wù)主任省立寧都中學校長等職。一九五八年九月,臺中中國醫(yī)藥學院聘他為國文教授訓導主任,翌年七月出任該院代理院長。一九六一年三月,政府任命邦道為考選部政務(wù)次長。在次長任內(nèi),歷任各種檢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各種考試典試委員委員長。十年政次,主辦各種考試數(shù)十次之多,到一九七一年八月辭職交卸。周邦道七十三歲,以后再出任公職。
成氏有詩《題周慶教授故山別母圖》、《癸卯高闈與周邦道次長偶談渝州歌樂山試院衡文舊事,云回首,忽忽二十年矣。感賦一絕駢文故山別母圖題詠序》。
熊丸唐柳仲郢少時好學,其母韓氏嘗和熊膽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因熊丸作為賢母教子典故。
陟屺登山。有草木之山為岵,無草木之山為屺。 《詩·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惫{:“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之也?!?span id="g62qisk" class='bold'>后因陟屺喻思母。
往生佛教謂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極樂凈土,謂之往;化生于彼土七寶蓮華中,謂之生。
鴻廡:用梁鴻典。
所天:所視為至尊者。在宗法社會君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高于一切,故詩文中常所天帝王、父或夫。此處指丈夫
箋:題周慶教授故山別母圖:
牽裾人戀晚陽紅,移種畫工萬里遙瞻龍霧月,一帆猶欠馬當風,早持貞白恢門祚,直借丹青孝忠,隕我披圖無限淚, 慈云今亦隔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