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生不喜酬和,尤不作壽詩,以師鄭堅索,偶破例為之。
吾邑三百年,五擢南枝首。
康乾全盛朝,王蕭并耆耇。
景廟辟四門,陸孫同結綬。
弱冠誦君文,追蹤心不茍。
我年二十七,學步亦豈偶。
三人稱同時,陸君委畎畝。
海田再見綠,與君交獨久⑴。
明堂生蓬蒿,天下一袖手。
我欲拔長劍,有鬼掣我肘。
君獨本經術,撥亂閉戶牖。
讀經救大狂,其聲作獅吼。
人生貴及物,已足活群有⑵。
古哀繡其魂,清論海在口。
常造詩史閣,朗詠雜以酒。
詩狂所不嚇,酒美強亦受。
惟君近婦人,則我笑而走。
近年我從軍,宛洛紛塵垢。
自慚三吳兒,況居二陸后。
愛聞吹角聲,入詩清可扣。
童心猶未盡,人或呼我叟。
如龍如鳳姿,風華漸老丑。
??炙匦娜?,欲以責不朽。
平生浩蕩心,此時尚否否。
感君惠佳篇,高情動韋柳。
長歌向莽蒼,哀音接刁斗。
煙塵塞八表,琴樽猶有耦。
書生福不淺,得天吾儕厚。
嗇翁七十一,野王四十九。
約翁五十八,鼎足龍虎狗。
江淮老桂多,同時三枝壽⑶。
⑴ 北闈鄉(xiāng)試,例以第二名為南七省之首,俗稱南元。常熟三百年來僅有五人:康熙三十八年己卯科王守烈,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蕭若欽,光緒十四年戊子科陸震福,師鄭為十九年癸巳恩科第二人,余為壬寅補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第二人。自戊子迄壬寅,十五年中一邑同時有三南元,鄉(xiāng)里稱盛。陸君今作古矣。
⑵ 時議廢孔,君著《讀經救國論》以正之。
⑶ 南通張嗇老亦乙酉科第二,近代蘇省南元惟君及圻并嗇老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