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75,分6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千頃鏡凈
凈濯蘭纓
掌中看
洗凈笛箏耳
張凈琬
詞典
清凈
凈土
凈洗
云凈
凈名
凈掃
水凈
凈業(yè)
凈業(yè)
綠凈
典故 
上界足官府
 
鞭鸞侶
 
千頃鏡凈
 
問云何處花多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二〈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案:徽?!块w老張十八助教〉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大明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我今官閒得婆娑【案:時自中書舍人降太子右庶子?!浚瑔栄院翁庈饺囟?。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負(fù)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卻不復(fù)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dāng)開。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典故
濯塵纓
 
濯滄浪
 
逢漁父
 
濯我纓
 
孺子歌
 
解塵纓
 
漁父笑
  
鼓枻歌
 
滄浪濯纓
  
思濯纓
 
濯滄浪纓
 
滄浪之水
 
漁父濯滄浪
  
纓濯
 
濯發(fā)滄浪
 
漁父足
 
塵纓欲濯
 
鼓枻翁
 
論濁清
  
滄浪未濯
 
凈濯蘭纓
 
值漁父
 
濯楚臣纓
 
濯冠巾

相關(guān)人物
屈原

參考典故
獨醒人
 
餔啜糟醨


《楚辭補注》卷七〈漁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顾烊?,不復(fù)與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離婁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环蛉吮刈晕?,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淮酥^也?!?/span>

簡釋

滄浪:指歸隱。唐賈島《重酬姚少府》:“滄浪余將還,知音激所習(xí)?!?/p>


例句

濯纓易為水,何必泛滄浪。 于濆 感懷

青楓江上滄浪吟,白月宮中鸚鵡林。 儲光羲 酬李壺關(guān)奉使行縣憶諸公

魚竿今尚在,行此掉滄浪。 劉商 合肥至日愁中寄鄭明府

自憐生計事悠悠,浩渺滄浪一釣舟。 劉滄 罷華原尉上座主尚書

自喜他年接巾舄,滄浪地近虎溪頭。 劉滄 與重幽上人話舊

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劉滄 贈顓頊山人

棲遲慣得滄浪思,云閣還應(yīng)夢釣磯。 劉滄 題王校書山齋

既憐滄浪水,復(fù)愛滄浪曲。 劉長卿 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

莫使滄浪叟,長歌笑爾容。 劉長卿 洞庭驛逢郴州使還寄李湯司馬

君問漁人意,滄浪自有歌。 劉長卿 長沙早春雪后臨湘水呈同游諸子

澄流可濯纓,嚴(yán)子但垂綸。 劉駕 釣臺懷古

可以濯吾纓,斯言誠所慕。 司馬扎 滄浪峽

我殊惺惺者,猶得滄浪趣。 司馬扎 滄浪峽

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滄浪。 司馬扎 漾陂晚望

空憐濯纓處,階下水潺潺。 司馬扎 題清上人

御獵思投釣,漁歌好濯纓。 呂牧 涇渭揚清燭

玄成知必大,寧是泛滄浪。 嚴(yán)維 送李秘書往儋州

重以觀魚樂,因之鼓枻歌。 孟浩然 尋梅道士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孟浩然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清濁俱莫追,何須罵滄浪。 孟郊 吊盧殷

曉碧流視聽,夕清濯衣袍。 孟郊 立德新居

愿奉濯纓心,長謠反招隱。 孫逖 和登會稽山

君子滿天朝,老夫憶滄浪。 岑參 上嘉州表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何必濯滄浪,不能釣嚴(yán)灘。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xué)士

無由謁天階,卻欲歸滄浪。 岑參 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扣船應(yīng)漁父,因唱滄浪吟。 常建 晦日馬鐙曲稍次中流作

試歌滄浪清,遂覺乾坤細(xì)。 常建 湖中晚霽

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 常建 漁浦

扁舟滄浪意,澹?;ㄓ皼]。 常建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xué)道者

津途別有趣,況乃濯吾纓。 張九齡 自豫章南還江上作

漁父置詞相借問,郎官能賦許依投。 張南史 酬張二倉曹楊子閑居見寄兼呈韓郎中左補闕皇甫冉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張聿 圓靈水鏡

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戴叔倫 偶成

荷衣塵不染,何用濯滄浪。 戴叔倫 春江獨釣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纓。 李乂 錢唐州高使君赴任

纓塵徒自滿,欲濯待清波。 李咸用 自愧

永日歌濯纓,超然謝塵滓。 李德裕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舴艋舟

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東溪

濯纓閑更入,漱齒渴仍吞。 李敬方 題黃山湯院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李白 沐浴子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李白 笑歌行

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李白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李白 送儲邕之武昌

舉身憩蓬壺,濯足弄滄海。 李白 酬崔五郎中

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纓。 李群玉 大云池泛舟

鵬鴳喻中消日月,滄浪歌里放心神。 李群玉 送人隱居

濯足豈長往,一樽聊可依。 李頎 東京寄萬楚

逍遙每盡日,誰識愛滄浪。 李頻 陜州題河上亭

白發(fā)滄浪上,全忘是與非。 杜牧 漁父

門外長溪水,憐君又濯纓。 杜牧 貽遷客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杜甫 北游

色阻金印大,興含滄浪清。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遂性同漁父,成名異魯連。 杜甫 回棹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獨當(dāng)省署開文苑,兼泛滄浪學(xué)釣翁。 杜甫 解悶十二首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時應(yīng)念衰疾,書疏及滄浪。 杜甫 魏十四侍御就弊廬相別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柳宗元 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哲士務(wù)纓弁,鄙夫戀蓬藜。終當(dāng)稅塵駕,盥濯依春溪。 權(quán)德輿 曉發(fā)武陽館即事書情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 無可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之三

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 白居易 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

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 白居易 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lán)溪作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 皇甫冉 歸渡洛水

應(yīng)非矍鑠翁,或是滄浪客。 皎然 訪朱放山人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皎然 訪陸處士羽

一旦悲歡見孟光,十年辛苦伴滄浪。 竇群 初入諫司喜家室至

予洗腸中酒,君濯纓上塵。 竇群 同王晦伯朱遐景宿慧山寺

西湖天下名,可以濯吾纓。 薛能 題漢州西湖

愿言隨狎鳥,從此濯吾纓。 蘇颋 題壽安王主簿池館

如今未免風(fēng)塵役,寧敢匆匆便濯纓。 褚載 南徐晚望

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 許渾 宣城贈蕭兵曹

何必滄浪水,庶茲浣塵襟。 談戭 清溪館作

滄浪愚將還,知音激所習(xí)。 賈島 重酬姚少府

枕席相遠(yuǎn)游,聊欲浮滄浪。 賈至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纓人。 趙冬曦 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

前路逢漁父,多慚問姓名。 鄭常 謫居漢陽白沙口阻雨因題驛亭

渼陂水色澄于鏡,何必滄浪始濯纓。 鄭谷 郊墅

滄浪之水見心清,楚客辭天淚滿纓。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

無事始然知靜勝,深垂紗帳詠滄浪。 錢起 避暑納涼

去名即棲遁,何必歸滄浪。 錢起 閑居寄包何

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

世隨漁父醉,身效接輿狂。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懷一百韻

臨川試問堯年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韋莊 題穎源廟

濯纓起江湖,綴佩雜蘭麝。 韓愈 縣齋有懷

一謝滄浪水,安知有逸人。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詎假滄浪上,將濯楚臣纓。 駱賓王 夏日游目聊作

亂世難逸跡,乘流擬濯纓。 齊己 湘中感懷

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齊己 秋江

典故
掌中看
   
飛燕輕
  
掌上輕
  
掌中飛燕
 
趙后身輕
  
掌上人
 
飛燕身輕
 
掌上憐
 
纖腰掌上
 
掌中無力
 
掌中行
 
君王掌上
 
舞掌輕
 
掌上承恩
 
轉(zhuǎn)纖腰
 
飛燕掌中嬌
 
皇后舞
 
靜婉舞
 
掌中托
 
漢宮舞腰
 
漢后身輕
 
輕身舞
 
上掌

相關(guān)人物
張凈琬
 
趙飛燕


《梁書》卷三十九〈羊侃列傳〉~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窮極奢靡。有彈箏人陸太喜,著鹿角爪長七寸。舞人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敕賚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賚歌者屈偶之,并妙盡奇曲,一時無對。
《白氏六帖》卷十八〈舞〉
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

例句

客淚休沾漢水濱,舞腰羞殺漢宮人。 司空圖 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徐凝 漢宮曲

莫恃芙蓉開滿面,更有身輕似飛燕。 李咸用 婕妤怨

整羽莊姜恨,回身漢后輕。 李山甫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杜牧 遣懷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武平一 妾薄命

漢皇若遇紅兒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羅虬 比紅兒詩之三十一

裝束趙飛燕,教來掌上舞。 聶夷中 大垂手

愁來自覺歌喉咽,瘦去誰憐舞掌輕。 韓偓 偶見

典故
洗凈笛箏耳


《蘇軾詩集》卷八〈聽賢師琴〉
大弦春溫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識宮與角,但聞牛鳴盎中雉登木。門前剝啄誰叩門,山僧未閑君勿嗔。歸家且覓千斛水,凈洗從前箏笛耳。
典故
張凈琬

相關(guān)人物
張凈琬


《梁書》卷三十九〈羊侃列傳〉~56~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窮極奢靡。有彈箏人陸太喜,著鹿角爪長七寸。舞人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中舞。又有孫荊玉,能反腰帖地,銜得席上玉簪。敕賚歌人王娥兒,東宮亦賚歌者屈偶之,并妙盡奇曲,一時無對。
《國語辭典》:清凈(清淨(jìng))  拼音:qīng jìng
1.清靜不紛擾?!稇?zhàn)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無罪以當(dāng)貴,清凈貞正以自虞?!埂都t樓夢》第十回:「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愿往你們那是非場中鬧去?!?br />2.清純乾凈?!洞笏涡瓦z事。貞集》:「古來有生人投于中,不可作油,此水頓清凈?!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笡r且清凈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
3.佛教用語。指離惡行過失、煩惱垢染。南朝梁。王僧孺禮佛唱導(dǎo)發(fā)愿文〉:「愿現(xiàn)前眾等,身口清凈。」唐。張謂送僧〉詩:「一身求清凈,百毳納袈裟?!?/div>
《國語辭典》:凈土(淨(jìng)土)  拼音:jìng tǔ
佛國為清凈無濁之地,故稱為「凈土」。如西方極樂世界即阿彌陀佛凈土?!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樂天一生精究內(nèi)典,勤脩上乘之業(yè),一心超脫輪回,往生凈土?!?/div>
《漢語大詞典》:凈洗
洗凈。 唐 杜甫 《洗兵馬》詩:“安得壯士挽天河,浄洗甲兵長不用?!?宋 周邦彥 《花犯·梅花》詞:“露痕輕綴,疑浄洗鉛華,無限佳麗?!?/div>
分類:洗凈
《駢字類編》:云凈(云凈)
唐 唐彥謙 過湖口 云凈山浮翠,風(fēng)高浪潑銀。
《漢語大詞典》:凈名
(1). 毘摩羅詰 (Vimalakīrti)佛的別稱。亦指 毘摩羅詰 佛像。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五·釋曇斐:“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口於方丈, 釋迦 緘默於雙樹?!?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伽藍(lán)東北三四里有窣堵坡,是 毗摩羅詰 。 唐 言 無垢 ,舊曰 浄名 ,然浄則無垢,名則是稱,義雖取同,名乃有異。舊曰 維摩詰 ,訛略也?!?清 錢謙益 《西湖雜感》詩之八:“今日一燈方丈室,散花長侍 浄名 翁。”
(2).佛經(jīng)名。《維摩詰經(jīng)》的異稱。 唐 鄭薰 《贈鞏疇并序》:“其於《浄名》, 僧肇 尤精達(dá)?!?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顧以為必有本體,名曰物如。物如云者,猶《浄名》所謂色如耳。”
《漢語大詞典》:凈掃(浄掃)
打掃干凈;掃除凈盡。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動見??伞?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焦先 ﹞自作一瓜牛廬,浄掃其中?!?唐 韓愈 《謁衡岳廟宿岳寺門樓》詩:“須臾浄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唐 皮日休 《新秋即事》詩之二:“秋期浄掃云根瘦,山信迴緘乳管粗?!?/div>
《駢字類編》:水凈(水凈)
唐 劉禹錫 秋詞二首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漢語大詞典》:凈業(yè)
佛教語。清凈的善業(yè)。一般指篤修凈土宗之業(yè)。
《國語辭典》:凈業(yè)(淨(jìng)業(yè))  拼音:jìng yè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凈土的修行。唐。孟銑〈釋凈土群疑論序〉:「以平昌孟銑早修凈業(yè)憑為序引。」清。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一○首之三:「已悔六時違凈業(yè),誰傳四始立詩宗?」
《駢字類編》:綠凈(綠凈)
唐 杜牧 漢江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宋 蘇軾 余昔過嶺而南,題詩龍泉鐘上,今復(fù)過而北,次前韻 秋風(fēng)卷黃落,朝雨洗綠凈。
《漢語大詞典》:鞭笞鸞鳳(鞭笞鸞鳳)
謂仙人鞭策鳳鸞乘之以行。比喻閑逸、高雅的生活。 唐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詩:“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方世舉 注:“上界真人比 云夫 ,亦兼比 錢徽 ,散仙乃公自比,亦兼比 張籍 。言 云夫 給事宮中,走馬看花,未極有趣。不如我等閒官,縱游無禁也?!币嘧鳌?鞭鸞笞鳳 ”、“ 鞭麟笞鳳 ”。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先君 竹谷 老人送以詩云:‘怨鶴驚猿辭舊隱,鞭鸞笞鳳總新知。’” 宋 裘萬頃 《喜范光伯相過》:“安得飛騰九霄外,鞕鸞笞鳳日相陪?!?元 李孝光 《送陳君禮之婺女兼寄徐仲禮》詩:“鞭麟笞鳳作官府,往往吹笙碧云里?!?/div>
《國語辭典》:滄浪(滄浪)  拼音:cāng láng
1.青色的水。晉。陸機塘上行〉:「發(fā)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淵?!顾巍埿⑾椤茨钆珛?。洞庭青草〉詞:「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br />2.漢水?!稌?jīng)。禹貢》:「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div>
《國語辭典》:漁父(漁父)  拼音:yú fǔ
1.年老的漁夫?!妒酚?。卷七九。范雎蔡澤傳》:「臣聞昔者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于渭濱耳?!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9207' target='_blank'>羅隱 別池陽所居詩:「雨夜老農(nóng)傷水旱,雪晴漁父共舟船?!?br />2.莊子雜篇的篇名。主旨言不宜分外求世,守真則道存。
3.《楚辭》的篇名。屈原作。原放逐江湘,憂愁嘆吟,遇避世漁父,假設(shè)問答以寄意。
《國語辭典》:濯纓(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滌帽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br />2.比喻超凡脫俗,志節(jié)堅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師利贊〉:「體絕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國語辭典》:濯足  拼音:zhuó zú
本指清洗腳。語出《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豢鬃釉唬骸盒∪寺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弧购蟊扔鞒ナ篱g塵埃,以保持高潔品格?!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唐。杜甫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div>
分類:清除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上身
指女子輕盈善舞的體態(tài)。 唐 羅隱 《贈妓云英》詩:“ 鐘陵 醉別十餘春,重見 云英 掌上身?!眳⒁姟?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漢語大詞典》:掌中舞
指體態(tài)輕盈的舞蹈。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詩:“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嬌啼婉轉(zhuǎn),作掌中舞?!眳⒁姟?掌上舞 ”。
《國語辭典》:掌上舞  拼音:zhǎng shàng wǔ
相傳漢朝趙飛燕體態(tài)輕盈,能站在武士手捧的銅盤上起舞,稱為「掌上舞」。
《國語辭典》:掌中輕(掌中輕)  拼音:zhǎng zhōng qīng
相傳漢代美女趙飛燕瘦得可以托于掌上跳舞。后以掌中輕形容人體態(tài)輕盈。唐。杜牧〈遣懷〉詩:「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姑鳌莻I(yè)〈落拓江湖常載酒〉詞:「十年重見云英,依然綽約掌中輕?!?/div>
《漢語大詞典》:靜婉腰
指纖柔善舞的腰肢。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之三:“金覊白馬臨風(fēng)望,認(rèn)得 羊 家 靜婉 腰?!?清 吳偉業(yè) 《聽朱樂隆歌》之四:“誰畫 張 家 靜婉 腰,輕綃一幅美人蕉?!眳⒁姟?靜婉 ”。
《漢語大詞典》:靜婉
梁書·羊侃傳:“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儛人 張浄琬 ,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中儛?!焙笠蛞浴办o婉”指代歌舞能手。 唐 唐彥謙 《漢代》詩:“艷詞傳 靜婉 ,新曲定 嬌嬈 ?!?唐 溫庭筠 《題柳》詩:“香隨 靜婉 歌塵起,影伴 嬌嬈 舞袖垂?!?清 唐孫華 《某公挽詩》:“ 龜年 擪絃管, 靜婉 斗腰肢?!?/div>
分類:歌舞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