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典故 6詞典 64佛典 4
典故  
漢飛將
   
醉尉呵
  
醉尉嗔
   
龍城守
  
灞陵老將
 
灞亭誰畏李將軍
 
耽酒尉
 
犯夜醉歸
 
呵止故將軍
 
輕鞭犯夜
 
亭逢李廣騎
 
小尉呵
 
夜行觸尉
  
醉尉怒呵
 
灞陵故將軍
 
困醉尉
 
輕鞍犯夜
 
亭逢李廣
 
醉尉呵李廣

相關(guān)人物
李廣


《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頃之,家居數(shù)歲。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lán)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閒飲。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后韓將軍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qǐng)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hào)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列傳〉~2443~
數(shù)歲,與故潁陰侯屏居藍(lán)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刮驹唬骸附駥④娚胁坏靡剐校喂室?!」宿廣亭下。居無何,匈奴入遼西,殺太守,敗韓將軍。韓將軍后徙居右北平,死。于是上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請(qǐng)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上書自陳謝罪。上報(bào)曰:「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于夷貉,威棱憺乎鄰國』夫報(bào)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于將軍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顙請(qǐng)罪,豈朕之指哉!將軍其率師東轅,彌節(jié)白檀,以臨右北平盛秋?!箯V在郡,匈奴號(hào)曰「漢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入界。

簡(jiǎn)釋

故將軍:指舊時(shí)之將軍,或喻失勢(shì)之人。宋陸游《余為成都帥師參議成將軍漢卿相從無虛日為賦此詩》:“山中豈識(shí)故將軍,但怪英姿凜不群?!?/p>

灞陵夜獵:指舊有權(quán)位已失,受人欺侮。唐李商隱《少年》:“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shí)寒郊自轉(zhuǎn)蓬?!?/p>

飛將:指李廣。或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唐王昌齡拙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醉尉:指勢(shì)利小人。唐杜甫《南極》:“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p>


例句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李商隱 舊將軍

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 杜甫 南極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灞陵老將無功業(yè),猶憶當(dāng)時(shí)夜獵歸。 羅隱 題新榜

伊陽耽酒尉,朗詠?zhàn)硇研隆?賈島 送李登少府

霸陵無醉尉,誰滯李將軍。 長(zhǎng)孫無忌 霸橋待李將軍

朱門無復(fù)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駱賓王 帝京篇

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 令狐楚 塞下曲二首

漢家飛將下天來,馬箠一揮門洞開。 劉禹錫 平蔡州三首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chǎng)匹馬遠(yuǎn)。 嚴(yán)武 軍城早秋

行聞漢飛將,還向皋蘭宿。 寇泚 度涂山

嘗聞漢飛將,可奪單于壘。 常建 吊王將軍墓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李白 古風(fēng)五十九首

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 李益 赴邠寧留別

故老思飛將,何時(shí)議筑壇。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

弟兄間世真飛將,貔虎歸時(shí)似故鄉(xiāng)。 楊巨源 述舊紀(jì)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

虜塵如霧昏亭障,隴首年年漢飛將。 溫庭筠 遐水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 出塞二首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皎然 從軍行五首

鐵嶺探人迷鳥道,陰山飛將濕貂裘。 翁綬 雨雪曲

雙旌漢飛將,萬里授橫戈。 郎士元 送李將軍赴定州

典故
鳩喚雨
  
鳩呼婦
 
晴鳩
 
鳴鳩喚雨
 
鳩呼雨
 
鳩逐婦
 
喚婦鳩
 
鳩婦哭
 
鳴鳩呼婦
 
鵓鳩喚雨
 
鳩婦呼晴
 
雨晴鳩
 
鳴鳩欲雨
 
鵓鴣相喚
 
呼雌鳩
 
鳩雨催晴
 
鳴鳩夫婦
 
鳴鳩相喚
 
雨鳩逐
 
雨晴鳩婦喜
 
爭(zhēng)巢逐婦
 
逐婦鳥
 
拙鳩去婦
 
嗔婦歸
 
婦歸含愁
 
鳩婦喚晴煙
 
鳩語催雨
  
鳴鳩去婦


《嘉泰會(huì)稽志》卷十七〈鳥部〉~704~2~
陸璣云:「鶻鳩,一名斑鳩,似鵓鳩而大。鵓鳩,灰色,無繡項(xiàng)。陰則屏逐其匹,晴則呼之,語曰『天將雨,鳩逐婦』者是也?!?/span>
典故
黃金盡
 
黑貂裘
  
貂裘敝
 
敝貂裘
 
不下機(jī)
 
季子貂裘
 
黑貂裘敝
 
貂敝
  
弊貂裘
 
黑貂敝
  
鳴機(jī)婦
 
十上勞
 
烏貂裘
 
下機(jī)人
 
敝黑貂裘
 
季裘
 
剩貂裘
 
烏裘敝
 
妻嫂欺
 
敝洛陽
 
塵暗舊貂裘
 
恥妻嫂
  
還家畏嫂輕
 
懷書十上秦
 
黃金百斤盡
 
落魄蘇秦
 
破卻貂裘
 
秦貂沒
   
蘇家婦
 
蘇秦憔悴
 
烏裘十上
 
皂貂破敝
  
敝裘自愧
 
慚妻嫂
 
典卻烏貂裘
 
貂裘不畏雪
 
貂裘塵滿
 
風(fēng)塵黑貂
 
季子金盡
 
季子貪
 
妻嫂笑
 
蘇秦恥妻嫂
 
烏裘入秦
 
烏裘滯秦
 
行看嫂下機(jī)
 
應(yīng)嗔不下機(jī)

相關(guān)人物
秦惠王
 
蘇秦


《戰(zhàn)國策》卷三〈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85~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鼓艘拱l(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jiǎn)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
《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224~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于齊,而習(xí)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數(shù)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chǎn)業(yè),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wù)。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曰:「夫士業(yè)已屈首受書,而不能以取尊榮,雖多亦奚以為!」于是得周書陰符,伏而讀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骨笳f周顯王。顯王左右素習(xí)知蘇秦,皆少之。弗信。
《戰(zhàn)國策》卷十八《趙策一》
李兌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黃金百鎰。蘇秦得以為用,西入于秦。

簡(jiǎn)釋

季子裘:詠人奔波勞碌。唐杜甫《搖落》:“鵝費(fèi)羲之墨,貂除季子裘?!?/p>


例句

弊貂不稱芙蓉幕,衰朽仍慚玳瑁簪。 吳仁壁 投謝錢武肅

銅梁劍閣幾區(qū)區(qū),十上探珠不見珠。 唐求 傷張玖秀才

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 孟浩然 南歸阻雪

惜無金張?jiān)峡諝w來。 孟浩然 送丁大鳳進(jìn)士赴舉呈張九齡

酬恩仗孤劍,十年弊貂裘。 戴叔倫 從軍行

不脫弊裘輕錦綺,長(zhǎng)吟佳句掩笙歌。 戴叔倫 贈(zèng)康老人洽

歸時(shí)儻佩黃金印,莫學(xué)蘇秦不下機(jī)。 李白 別內(nèi)赴征三首

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之七

弊裘恥妻嫂,長(zhǎng)劍托交親。 李白 贈(zèng)友人三首之三

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 李白 贈(zèng)從兄襄陽少府皓

書空閒度日,深擁破貂裘。 李群玉 旅泊

黑貂不免敝,斑鬢兀稱觴。 杜甫 壯游

塵生彤管筆,寒膩黑貂裘。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季子黑貂敝,得無妻嫂欺。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鵝費(fèi)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搖落

北歸沖雨雪,誰憫敝貂裘。 杜甫 暮秋將歸秦留別湖南幕府親友

挈帶看朱紱,開箱睹黑裘。 杜甫 村雨

弊裘蘇季子,歷國未知還。 杜甫 遠(yuǎn)游

計(jì)偕十上竟無成,忽憶巖居便獨(dú)行。 權(quán)德輿 送殷卿罷舉歸淮南舊居

都作無成不歸去,古來妻嫂笑蘇秦。 沈亞之 送龐子肅

承明未薦相如賦,故國猶慚季子貧。 潘唐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

季子憔悴時(shí),婦見不下機(jī)。 白居易 讀史五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hào)

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 盧綸 綸與吉侍郎中孚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盡取無因。 羅隱 東歸

知己秦貂沒,流年賈鵩悲。 羅隱 秋日懷孟夷庚

雙垂素絲淚,幾弊皂貂裘。 錢起 新豐主人

黃金裝屢盡,白首契逾新。 陳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zèng)

漆身恩未報(bào),貂裘弊豈嫌。 雍裕之 四色

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zhàn)霸。 韓愈 懸齋有懷

玄草終疲漢,烏裘幾滯秦。 駱賓王 春日離長(zhǎng)安客中言懷

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 駱賓王 途中有懷

離人去復(fù)留,白馬黑貂裘。 高適 別孫?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高適 哭單父梁九少府

長(zhǎng)卿無產(chǎn)業(yè),季子慚妻嫂。 高適 酬裴秀才

典故
天氣新
  
丞相嗔狂
 
青鳥下紅巾
 
曲江水邊麗人
 
休嗔我近前
 
炙手成熱
 
紅巾鳥飛銜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zhǎng)安水邊多麗人。態(tài)濃意遠(yuǎn)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畫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案:烏合反?!咳~垂鬢唇【翠微??垂鬢唇】【翠為?葉垂鬢唇】【翠為??垂鬢唇】。背后何所見【身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珠壓腰襻穩(wěn)稱身】【珠壓腰肢穩(wěn)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紫駝之珍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鑾刀縷切空紛綸【鑾刀縷切坐紛綸】。黃門飛鞚不動(dòng)塵,御廚絡(luò)繹送八珍【御廚絲絡(luò)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簫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shí)要津【賓從合遝實(shí)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dāng)軒下馬入錦茵【當(dāng)?shù)老埋R入錦茵】。楊花雪落覆【案:音副?!堪滋O,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shì)絕倫【炙手可熱世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慎莫向前丞相嗔】【案:明皇每年十月幸華清宮。楊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duì)。著一色衣。五家合隊(duì)。照映如百花之煥發(fā)。燦爛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蚵?lián)鑣方駕。不施幃幔。同入禁中?!俊?/span>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崔元略列傳·(子)崔鉉(崔鉉子)崔沆〉~4974~
鉉所善者鄭魯、楊紹復(fù)、段瑰、薛蒙,頗參議論,時(shí)語曰:「鄭、楊、段、薛,炙手可熱;欲得命通,魯、紹、瑰、蒙?!沟勐勚?,題于扆。
典故 
恨烏鵲
  
喜逐行人至
 
烏鵲嗔


《西京雜記》卷三
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嘉小。
舊題晉·張華注《禽經(jīng)》
「靈鵲兆喜?!埂蹲ⅰ罚骸根o噪則喜生?!?/span>

例句

好個(gè)林間鵲,今朝足喜聲。 姚合 游春十二首之二

喜逐行人至,愁隨織女歸。 李嶠

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李端 閨情

音書恨烏鵲,號(hào)怒怪熊羆。 杜甫 偶題

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鹡鸰。 杜甫 喜觀即到復(fù)題短篇二首之二

浪傳烏鵲喜,深負(fù)鹡鸰詩。 杜甫 得弟消息二首之二

今朝烏鵲喜,欲報(bào)凱歌歸。 杜甫 西山三首之三

共看昨日蠅飛處,并是今朝鵲喜來。 權(quán)德輿 同陸太祝鴻漸崔法曹載華見蕭侍御留后說得衛(wèi)撫州報(bào)推事使張侍御卻回前刺史戴員外無事喜而有作三首之一

鵲語臨妝鏡,花飛落繡床。 權(quán)德輿 相思曲

鶴書承處重,鵲語喜時(shí)頻。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契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典故
莫嗔驚汝


《全唐詩》卷三百八十七〈村醉〉
昨夜村飲歸【村醉黃昏歸】,健倒三四五【連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驚著汝【嗔我驚著汝】。
《漢語大詞典》:貪嗔(貪嗔)
佛教語。謂貪欲與嗔恚。《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jīng)講經(jīng)文》:“貪嗔煩惱昏沉,也似睡夢(mèng)何別?!?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欲登彼岸,盡打滅貪嗔。”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諒不至以一念貪嗔,輕開殺戒?!?/div>
《漢語大詞典》:生嗔
生氣;發(fā)怒。 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休論我性不容人,拳打了讒臣,恁般生嗔。”《西游記》第五二回:“這壁廂 哪吒太子 生嗔, 火德星君 發(fā)狠?!?span id="yy2sai8" class="book">《紅樓夢(mèng)》第八九回:“ 寳玉 欲將實(shí)言安慰,又恐 黛玉 生嗔,反添病癥?!?郭沫若 《落葉·第三二信》:“我是時(shí)??闯勺约阂粯?,有時(shí)放肆一回,有時(shí)又執(zhí)拗一下,有時(shí)無端地生嗔?!?/div>
《漢語大詞典》:怒嗔
發(fā)怒。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四:“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宋 蘇轍 《秋稼》詩:“縣符星火雜鞭箠,解衣乞與猶怒嗔。” 清 杜浚 《初聞燈船鼓吹歌》:“下船少遲渡口塞,踏人肩背人怒嗔。”
分類:發(fā)怒
《國語辭典》:嬌嗔(嬌嗔)  拼音:jiāo chēn
女子撒嬌,假裝生氣的樣子。《紅樓夢(mèng)》第二一回:「寶玉見他嬌嗔滿面,情不可禁?!?/div>
《國語辭典》:嗔怒  拼音:chēn nù
發(fā)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嗔怒。」《三國演義》第四○回:「若入見主公,主公必生嗔怒,病將轉(zhuǎn)增,非孝也?!?/div>
分類:嗔怒惱怒
《國語辭典》:嗔喝  拼音:chēn hè
怒斥呵止。唐。杜甫北征〉詩:「問事競(jìng)挽須,誰能即嗔喝?!?/div>
分類:怒斥呵斥
《漢語大詞典》:可嗔
令人氣憤。《明詩紀(jì)事丁籤·孫一元》引 明 殷云霄 《石川集》:“ 太白山人 詩喜為盛 唐 人音節(jié),凡感佚思作,可喜、可愕、可悲、可嗔,一以寓之,發(fā)之以豪縱恣肆?xí)r?!?/div>
分類:人氣氣憤
《國語辭典》:嗔怪  拼音:chēn guài
責(zé)怪。唐。顧況 田家詩:「縣帖取社長(zhǎng),嗔怪見官遲。」《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老爺一向奉道虔誠,而今有些懈怠,恐怕神天嗔怪?!?/div>
《漢語大詞典》:含嗔
帶著生氣或責(zé)怪的神情。《三國演義》第五五回:“正是:兩番弄巧翻成拙,此日含嗔卻帶羞。” 茅盾 《有志者》一:“她又回頭朝她丈夫看了一眼,象是含嗔又象是安慰,輕聲說:‘何苦呢!’”
《國語辭典》:醉尉  拼音:zuì wèi
盛氣凌人的人。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蘇軾〈南極〉詩:「亂離多醉尉,愁殺李將軍?!?/div>
《國語辭典》:故將軍(故將軍)  拼音:gù jiāng jūn
舊時(shí)的將軍或失勢(shì)的人。北周。庾信〈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誰知灞陵下,猶有故將軍。」
《漢語大詞典》:李飛將(李飛將)
指 漢 名將 李廣 。因其作戰(zhàn)勇猛, 匈奴 稱其“ 漢 飛將軍”。 唐 李白 《古風(fēng)》詩之六:“苦戰(zhàn)功不賞,忠誠雜可宣。誰憐 李飛將 ,白首沒三邊?!?/div>
《國語辭典》:灞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失勢(shì)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宋。辛棄疾〈賀新郎。碧海成桑野〉詞:「千騎而今遮白發(fā),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灞陵呵夜?!?/div>
《國語辭典》:灞陵夜獵(灞陵夜獵)  拼音:bà líng yè liè
失勢(shì)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dú)思?xì)w王子?!固啤@钌屉[〈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shí)寒郊自轉(zhuǎn)蓬?!?/div>
《國語辭典》:霸陵醉尉  拼音:bà líng zuì wèi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lán)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shí),遭酒醉的霸陵尉呵斥。見《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以霸陵醉尉指盛氣凌人的人。也作「灞陵醉尉」。
分類:事為失官
《國語辭典》:飛將(飛將)  拼音:fēi jiàng
1.飛將軍的簡(jiǎn)稱。參見「飛將軍」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固?。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六:「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甘棠有蔭,空留后人之思;飛將難封,徒博數(shù)奇之嘆?!?br />2.矯健敏捷的將領(lǐng)?!度龂?。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布使弓馬,膂力過人,號(hào)為飛將。」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七出:「十萬伍雄兵飛將,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員猛士謀臣,豈但如云似雨?!?/div>
《國語辭典》:飛將軍(飛將軍)  拼音:fēi jiāng jūn
1.漢代名將李廣。《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hào)曰:『漢之飛將軍』。」唐。李翰〈裴將軍昊射虎圖贊并序〉:「昔漢飛將軍亦為北平守,擊胡有困辱之事?!购?jiǎn)稱為「飛將」。
2.泛指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元。郝經(jīng)楷木杖笏行〉詩:「赭袍白馬飛將軍,闊劍長(zhǎng)槍不識(shí)字?!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革w將軍數(shù)奇,古今來大概如此!」
3.飛官,指戰(zhàn)斗機(jī)上的飛行員。如:「他從小立志要做個(gè)飛將軍,保家衛(wèi)國?!?/div>
《國語辭典》:龍城飛將(龍城飛將)  拼音: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龍城,漢代匈奴諸長(zhǎng)集會(huì),祭祀先祖、天地、鬼神的地方?!庚埑秋w將」指威震匈奴,被稱為「飛將軍」的漢代名將李廣。參見「李廣」條。唐。王昌齡〈出塞〉詩二首之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div>
《漢語大詞典》:喚雨鳩(喚雨鳩)
鳥名。即斑鳩。俗謂斑鳩呼啼能降雨,故名。 宋 蘇軾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詩:“中間罹旱暵,欲學(xué)喚雨鳩?!?/div>
《國語辭典》:鳴鳩(鳴鳩)  拼音:míng jiū
班鳩的別名。參見「斑鳩」條?!对娊?jīng)。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埂段倪x。陸機(jī)。悲哉行》:「翩翩鳴鳩羽,喈喈倉庚吟?!?/div>
分類:斑鳩
《國語辭典》:斑鳩(斑鳩)  拼音:bān jiū
1.動(dòng)物名。鳥綱鳩鴿目,后頸有黑色的斑輪環(huán)。因其善鳴,故稱為「鳴鳩」。也稱為「鶻鳩」、「鶻鸼」。
2.語本《詩經(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后比喻入贅的女婿?!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三》:「團(tuán)練常便不圖豪貴,故招知遠(yuǎn)做斑鳩?!?/div>
《漢語大詞典》:十上
謂多次上書言事。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始將連橫説 秦惠王 ……説 秦王 書十上而説不行。”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詩序:“仰 長(zhǎng)安 而就日,赴帝鄉(xiāng)以望云。雖文闕三冬,而書勞十上?!?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zhàn)霸?!?唐 賈島 《即事》詩:“自嗟憐十上,誰肯待三徵?!?/div>
分類:上書言事
《漢語大詞典》:季子裘
季子 的貂裘。指 戰(zhàn)國 時(shí) 蘇秦 入 秦 求仕,資用耗盡而歸之事。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説 秦王 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絶,去 秦 而歸。羸縢履蹻,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焙笠浴凹咀郁谩敝^旅途或客居中處境困頓。 唐 殷堯藩 《九日》詩:“壯懷空擲 班超 筆,久客誰憐 季子 裘?!?宋 陸游 《舟中夜賦》詩:“千里風(fēng)塵 季子 裘, 五湖 煙浪 志和 舟。” 明 唐順之 《十五夜旅懷》詩:“鏡有 潘郎 鬢,囊無 季子 裘?!?/div>
《漢語大詞典》:敝裘
破舊的皮衣。 唐 岑參 《聞?dòng)钗呐泄傥魇惯€》詩:“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明 劉基 《呼燈》詩:“西風(fēng)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
分類:破舊皮衣
《漢語大詞典》:秦裘
指破舊的皮衣。 唐 駱賓王 《宿山莊》詩:“拾青非 漢 策,化緇類 秦 裘?!?陳熙晉 箋注:“ 唐 都 秦中 ,故曰 秦 裘。兼用 蘇秦 裘敝去 秦 事。”
分類:破舊皮衣
《漢語大詞典》:裘敝金盡(裘敝金盡)
見“ 裘弊金盡 ”。
《國語辭典》:裘弊金盡(裘弊金盡)  拼音:qiú bì jīn jìn
皮衣破敗,錢財(cái)用盡。形容生活窮困窘迫。語本《戰(zhàn)國策。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如:「他因?yàn)樯钌莩?,又加上投資失敗,沒多久就弄得裘弊金盡?!?/div>
《國語辭典》:貂裘  拼音:diāo qiú
用貂皮制成的裘衣?!度辶滞馐贰返谒亩兀骸改切蜃右粋€(gè)個(gè)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chǎng)來?!?/div>
《漢語大詞典》:黑裘
紫貂皮制成的裘。 唐 杜甫 《村雨》詩:“攬帶看朱紱,開箱覩黑裘?!?唐 溫庭筠 《過西堡塞北》詩:“白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div>
分類:貂皮
《漢語大詞典》:炙手
(1).燙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詩之四:“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魯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頭,又熱得炙手?!?br />(2).比喻權(quán)勢(shì)熾盛。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評(píng)詩:“ 天寳 十載時(shí),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劉小魯尚書:“當(dāng) 江陵 炙手時(shí), 劉 獨(dú)退避冷局?!?清 洪升 《長(zhǎng)生殿·定情》:“中書獨(dú)坐攬朝權(quán),看炙手威風(fēng)赫烜?!眳⒁姟?炙手可熱 ”。
(3).指炫耀。 清 黃宗羲 《〈空林禪師詩〉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豈可與 皎然 、 靈徹 絜其笙簧,然而 皎靈 一生學(xué)問不堪向 天臺(tái) 炙手,則知飾聲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div>
《國語辭典》:炙手可熱(炙手可熱)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比喻地位尊貴,勢(shì)燄熾盛。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shì)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明。高明《琵琶記。伯喈思家》:「我夫人雖則賢慧,爭(zhēng)奈老相公之勢(shì),炙手可熱?!?/div>
《國語辭典》:炙手可熱(炙手可熱)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比喻地位尊貴,勢(shì)燄熾盛。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shì)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明。高明《琵琶記。伯喈思家》:「我夫人雖則賢慧,爭(zhēng)奈老相公之勢(shì),炙手可熱?!?/div>
《漢語大詞典》:鵲喜(鵲喜)
鵲的鳴叫聲。舊傳以鵲鳴聲兆喜,故稱。 唐 宋之問 《發(fā)端州初入西江》詩:“破顏看鵲喜,拭淚聽猿啼?!?宋 沈瀛 《減字木蘭花·好惡》詞:“瞻烏爰止。不是檐前聞鵲喜?!?span id="2ciekq4" class="book">《古今小說·簡(jiǎn)帖僧巧騙皇甫妻》:“鵲喜噪晨樹,燈開半夜花?!?/div>
《國語辭典》:鵲語(鵲語)  拼音:què yǔ
鵲鳴。相傳為喜事的前兆。宋。陳造〈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zèng)周教授〉詩:「鵲語燈著花,妙契默可傳?!?/div>
分類: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