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熏衣
竊香
惹香
滿城香
窺韓
著人香
韓掾偷香
偷香人
外國香
愛香韓壽
韓令偷香
韓壽沈
韓壽竊香
韓壽畏香飛
偷香掾
香傳賈娘
香銷韓袖
薰香
賈閣偷香
賈女
香寄窺簾
異香寄壽
相關(guān)人物賈充
賈午
韓壽
《世說新語》下卷下《惑溺》
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賈女于青璅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fā)于吟詠。后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踰墻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于常。后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馀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墻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乃托言有盜,令人修墻。使反曰:「其馀無異,唯東北角如有人跡。而墻高,非人所踰?!钩淠巳∨笥益究紗枺匆誀顚?。充秘之,以女妻壽。
《晉書》卷四十〈賈充列傳·(孫)賈謐〉~72~
謐字長深。母賈午,充少女也。父韓壽,字德真,南陽堵陽人,魏司徒暨曾孫。美姿貌,善容止,賈充辟為司空掾。充每宴賓僚,其女輒于青璅中窺之,見壽而悅焉。問其左右識此人不,有一婢說壽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發(fā)于寤寐。婢后往壽家,具說女意,并言其女光麗艷逸,端美絕倫。壽聞而心動,便令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潛修音好,厚相贈結(jié),呼壽夕入。壽勁捷過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覺其女悅暢異于常日。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jīng)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其女密盜以遺壽,充僚屬與壽燕處,聞其芬馥,稱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與壽通,而其門閤嚴(yán)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陽驚,托言有盜,因使循墻以觀其變。左右白曰:「無馀異,惟東北角如狐貍行處?!钩淠丝紗柵笥?,具以狀對。充秘之,遂以女妻壽。
《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香〉~4475~2~
晉·郭澄之《郭子》曰:「陳騫以韓壽為掾,每會,聞壽有異香氣,是外國所貢,一著衣,歷日不歇。騫計武帝唯賜巳及,賈充他家理無此香,嫌壽與巳女通,考問左右婢,具以實對騫,以女妻壽,壽時未婚。」
例句
韓壽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
藥自偷來絕,香從竊去珍。
賣珠曾被武皇問,薰香不怕賈公知。
昨宵綺帳迎韓壽,今朝羅袖引潘郎。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折步教人學(xué),偷香與客熏。
拂鏡羞溫嶠,熏衣避賈充。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心知行路客,遙惹五香歸。
比翼和鳴雙鳳皇,欲棲金帳滿城香。
當(dāng)時若是逢韓壽,未必埋蹤在賈家。
朝天御史非韓壽,莫竊香來帶累人。
醉憑青瑣窺韓壽,閑擲金梭惱謝鯤。
何郎燭暗誰能詠,韓壽香焦亦任偷。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韓愈十六·河?xùn)|節(jié)度觀察使滎陽鄭公神道碑文〉~5689~
河?xùn)|節(jié)度使贈尚書右仆射鄭公葬在滎陽索上。元和八年六月庚子,太史尚書比部郎中護軍韓愈刻其墓碑曰:「……公諱儋。……公與賓客朋游。飲酒必極醉。投壺博弈。窮日夜。若樂而不厭者。平居簾閣據(jù)幾。終日不知有人。別自號白云翁?!?/span>
典故倚天長劍
長劍倚
倚長劍
長劍倚天
天外倚
長劍倚天外
劍倚青天
長劍倚太行
耿長劍
長劍倚昆崙
碧天長劍
倚劍
倚劍凌空
倚劍氣凌云
倚刃
長劍倚青空
《古文苑》卷二戰(zhàn)國楚·宋玉《大言賦》
宋玉曰:「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宋玉·大言賦〉~72~2~
楚襄王與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陽云之臺。王曰:「能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剝一世,流血沖天,車不可以厲?!怪撂评赵唬骸笁咽繎嵸饨^天維,北斗戾兮太山夷?!怪辆安钤唬骸感J棵鸵愀尢瘴笮χ临獯莞菜?。鋸牙云,晞甚大,吐舌萬里唾一世?!怪了斡裨唬骸阜降貫檐?,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褂裨唬骸覆⑼趟囊?,飲枯河海,跋越九州,無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長?!?/span>
例句
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
天外倚來秋水刃,海心飛上白龍綃。
縱挺倚天形,誰是躬提挈。
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
懸旌要路口,倚劍短亭中。
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用之不高亦不庳,不似長劍須天倚。
倚天長劍截云孤,報國縱橫見丈夫。
玉經(jīng)磨琢多成器,劍拔沈埋更倚天。
安得禹復(fù)生,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倚天方比劍,沉井忽如瓶。
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劍倚太行。
少年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劍凌清秋。
長劍一時天外倚,五云多繞日邊飛。
軍人歌無胡,長劍倚昆崙。
典故翟公門
一貴一賤
生死論交
廷尉門
貴賤交情
門前雀
羅雀門庭
翟公羅
雀羅張
無雀可羅
設(shè)羅門
交態(tài)薄
張羅門
置雀羅
不署門
羅雀閑門
廷尉張羅
翟公冷落
交態(tài)存
羅傷翟廷尉
雀羅廷尉
雀有羅
署門書
閑門羅雀
有雀尚廷尉
翟公門外雀羅稀
翟公悟
翟市悲
空門雀羅
羅雀門冷
羅網(wǎng)門前有
門前雀棲
門前張羅雀
窮巷張羅
無雀張羅
閑門任張羅
相關(guān)人物翟公
《藝文類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禹夏后氏〉~28~
《鬻子》曰:禹投一饋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門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褂懋?dāng)朝廷,門可以羅雀。
《史記》卷一百二十〈汲鄭列傳〉~33~
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shè)雀羅。翟公復(fù)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汲、鄭亦云,悲夫!」
簡釋
雀羅門:喻指門庭冷落或世態(tài)炎涼。唐劉禹錫《有感》:“昨宵鳳弛客,今日雀羅門?!?/p>
例句
散帙看蟲蠹,開門見雀羅。
蕭索庭槐空閉閤,舊人誰到翟公門。
舊游多不見,師在翟公門。
未妨溪上泛漁艇,又為門前張雀羅。
居處絕人事,門前雀羅施。
方忻耳目凈,誰到翟公門。
半夜劍吹牛斗動,二年門掩雀羅愁。
雀羅爭去翟,鶴氅競尋王。
老少悲顏駟,盈虛悟翟公。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世間榮辱半相和,昨日權(quán)門今雀羅。
君看西漢翟丞相,鳳沼朝辭暮雀羅。
翟門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雄劍委塵匣,空門垂雀羅。
凄斷韓王劍,生死翟公羅。羅悲翟公意,劍負(fù)韓王氣。
灰死韓安國,羅傷翟廷尉。
地幽蠶室閉,門靜雀羅開。
典故玉門關(guān)外
生入玉門關(guān)
不愿酒泉郡
都攎望玉關(guān)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83~
超自以久在絕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馬依風(fēng)。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閒,況于遠處絕域,小臣能無依風(fēng)首丘之思哉?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殲,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棄捐。昔蘇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節(jié)帶金銀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為沒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jǐn)遣子勇隨獻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見中土。」而超妹同郡曹壽妻昭亦上書請超曰:……書奏,帝感其言,乃徵超還。唐·李賢注:「玉門關(guān)屬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長安三千六百里。關(guān)在敦煌縣西北。酒泉,今肅州也。去長安二千八百五十里也。」
典故 董生帷
下書帷
董子帷
仲舒帷
下帷人
舒帷
仲舒不窺園
仲舒園
不知門外有園蔬
絕窺園
三年不窺園樹
相關(guān)人物董仲舒
《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zhèn)鳌?/span>
「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yè),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xué)士皆師尊之?!固?#183;顏師古注:「雖有園圃,不窺視之,言專學(xué)也?!?/span>
簡釋
下帷:喻指專心讀書。唐李白《行行且游獵篇》:“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fù)何益。”
例句
且逍遙,還酩酊。仲舒漫不窺園井。
對景嗟移晷,窺園詎改陰。
才雄子云筆,學(xué)廣仲舒帷。
誰知不鳴者,獨下董生帷。
久閉先生戶,高褰太守車。
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fù)何益。
男兒稱意須及時,閉門下帷人不知。
草色凝陳榻,書聲出董帷。
故園高枕度三春,永日垂帷絕四鄰。
自爾厭游俠,閉戶方垂帷。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
下帷如不倦,當(dāng)解惜馀光。
典故絕妙辭
外孫齏臼
黃絹字
幼婦篇
黃絹句
曹家碑
曹盱
色絲文
豐碑黃絹
黃絹尋碑
齏臼碑
絕妙孫辛婦
名映色絲
楊修見幼婦
婦幼碑
黃絹祠
幼婦祠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楊修
楊脩
曹娥
曹盱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捷悟〉~580~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剐腥?,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齏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刮何湟嘤浿?,與脩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span>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列傳·孝女曹娥〉~2794~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唐·李賢注引《會稽典錄》曰:「上虞長度尚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時甫弱冠,而有異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會朗見尚,尚與之飲宴,而子禮方至督酒。尚問朗碑文成未?朗辭不才,因試使子禮為之,操筆而成,無所點定。朗嗟嘆不暇,遂毀其草。其后蔡邕又題八字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弧?/span>
《裴子語林》
脩字德祖,魏初弘農(nóng)華陰人也,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云:「黃絹幼婦,外孫蒜臼?!共芄娭唤?,而謂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共芄唬骸盖淝椅鹧裕宜贾??!剐胸铮芄嫉?,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共芄υ唬骸笇嵢绻乱?。」俗云:有智無智隔卅里,此之謂也。
簡釋
色絲文:稱贊文章文辭華美。唐趙嘏《題曹娥廟》:“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負(fù)色絲文?!?/p>
例句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越鳥聞花里,曹娥想鏡中。
舊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齊戒觀華玉,留連嘆色絲。
山下祗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兒。
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因?qū)S絹字,為我吊曹盱。
麗句傳黃絹,香名播宋朝。
黃絹外孫翻得罪,華顛故老莫相嗤。
雅詞黃絹妙,渥澤紫泥分。
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jīng)年夢絳紗。
《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謝令狐绹【謝令狐相公賜衣九事】〉
長江飛鳥外,主簿跨驢歸。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雪來松更綠,霜降月彌輝。即日調(diào)殷鼎【即入調(diào)殷鼎】,朝分是與非。
典故唱驪歌
驪駒曲
驪駒催
門外驪歌
驪駒催客
王式本不來
驪歌促別
驪歌送行
王式悔輕來
千里驪歌
相關(guān)人物王式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列傳·王式〉~360~
王式字翁思,東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許生。式為昌邑王師。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亂廢,昌邑群臣皆下獄誅,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龔遂以數(shù)諫減死論。式系獄當(dāng)死,治事使者責(zé)問曰:「師何以亡諫書?」式對曰:「臣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嘗不為王反復(fù)誦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嘗不流涕為王深陳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使者以聞,亦得減死論,歸家不教授。山陽張長安幼君先事式,后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亦來事式,問經(jīng)數(shù)篇,式謝曰:「聞之于師俱是矣,自潤色之?!共豢蠌?fù)授。唐生、褚生應(yīng)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yán),試誦說,有法,疑者丘蓋不言。諸博士驚問何師,對曰事式。皆素聞其賢,共薦式。詔除下為博士。式徵來,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馀之人,何宜復(fù)充禮官?」既至,止舍中,會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至江公著孝經(jīng)說,心嫉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故皆唬骸嘎勚趲煟嚎透梵P駒,主人歌客毋庸歸。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菇淘唬骸附?jīng)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禮?!菇淘唬骸负喂非玻 故綈u之,陽醉逿地。式客罷,讓諸生曰:「我本不欲來,諸生彊勸我,竟為豎子所辱!」遂謝病免歸,終于家。唐·顏師古注引服虔曰:「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刮臐}曰:「其辭云『驪駒在門,仆夫具存;驪駒在路,仆夫整駕』也。」
《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相和曲下·陌上桑三解〉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二解東方千馀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例句
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一曲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二十中郎未足希,驪駒先自有光輝。
正當(dāng)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幾年。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雕尾扇張金縷高,碎鈴素拂驪駒豪。
典故 華胥國
夢華胥
入華胥
一枕華胥
華胥路
華胥樂
夢游華胥
出華胥
華胥一枕
小華胥
華胥客
華胥稅駕
魂到華胥
華胥見
世外華胥
寤華胥
羨華胥
物外華胥
《列子集釋》卷二〈黃帝篇〉~39~
黃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養(yǎng)正命,娛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憂天下之不治,竭聰明,進智力,營百姓,焦然肌色皯,昏然五情爽惑。黃帝乃喟然贊曰:「朕之過淫矣。養(yǎng)一己其患如此,治萬物其患如此?!褂谑欠湃f機,舍宮寢,減廚膳,退而間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云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閒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yǎng)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shù)。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褂侄邪四辏煜麓笾?,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號之,二百馀年不輟。
簡釋
華胥夢:指夢境、仙境。唐李商隱《思賢頓》:“不見華胥夢,空聞下蔡迷?!?/p>
例句
待得華胥春夢覺,半竿斜日下廂風(fēng)。
共躡華胥夢,龔黃安足尋。
不知遠夢華胥國,何如親奉帝堯君。
人間無樂事,直擬到華胥。
唐堯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華胥人。
夢游長不返,何國是華胥。
典故窗外敲風(fēng)
檻竹空敲朱戶
空疑風(fēng)竹
坐疑行聽竹窗風(fēng)
風(fēng)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鳳敲竹
開門疑故人
簾外誰推戶
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
謂郎推繡戶,暖風(fēng)搖竹塢
《全唐詩》卷二百八十三〈竹窗聞風(fēng)寄苗發(fā)司空曙〉
微風(fēng)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稍沿階下苔】。何當(dāng)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贈劉師服【贈劉師命】〉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爛飯穩(wěn)送之,合口軟嚼如牛齝。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饤栗與梨。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懸知漸莽鹵。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馀誰更數(shù)。憶昔太公仕進初,口含兩齒無贏馀。虞翻十三比豈少,遂自惋恨形于書。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檢形骸外。巨緡東釣儻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典故立深雪
師門立雪
慧可忍寒
少林立雪
庭雪到腰
一燈傳立雪
大雪庭中呆立
立門外雪
相關(guān)人物僧神光
僧慧可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9~2~
時有僧神光者。曠達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孔老之教禮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景德傳燈錄》卷三〈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
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dāng)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時有僧神光者。曠達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嘆曰??桌现潭Y術(shù)風(fēng)規(guī)。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dāng)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師常端坐面墻。莫聞?wù)d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fā)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dāng)求何事。光悲淚曰。惟愿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聞師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師前。師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師遂因與易名曰慧可。
典故帝子閣
佩玉鳴鸞
檻外長江空自流
高閣臨江渚
簾捲西山雨
珠簾暮捲
云雨珠簾畫棟
畫動朝云西山雨
霧幕西山珠簾捲
《全唐詩》卷五十五〈滕王閣〉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捲西山雨。閒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典故 墊角巾
角巾折
巾角折
巾角墊
綸巾折
林巾
烏紗折角
墊吾巾
墊一角巾
護得綸巾角
角巾沾雨
巾殘墊角
巾墊林宗
巾一角
林宗野外巾
細(xì)雨墊巾
學(xué)林宗
雨中折角
葛巾乖角
巾角爭墊
折鳥巾
相關(guān)人物郭太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5~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貧賤。早孤,母欲使給事縣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乎?」遂辭。就成皋屈伯彥學(xué),三年業(yè)畢,博通墳籍。善談?wù)?,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xiāng)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shù)千兩。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司徒黃瓊辟,太常趙典舉有道。或勸林宗仕進者,對曰:「吾夜觀乾象,晝察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顾觳⒉粦?yīng)。性明知人,好?訓(xùn)士類。身長八尺,容貌魁偉,褒衣博帶,周游郡國。嘗于陳梁閒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或問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购笤饽笐n,有至孝稱。林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覈論,故宦官?政而不能傷也。及黨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閎得免焉。遂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shù)。
例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殘菊向西招。
方領(lǐng)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沖情甄負(fù)甑,重價折角巾。
慚君角巾折,猶肯問衡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