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童巔


《荀子·王制篇》~8~
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shí),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鳣孕別之時(shí),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shí),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馀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jǐn)其時(shí)禁,故魚?優(yōu)多,而百姓有馀用也。斬伐養(yǎng)長不失其時(shí),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馀材也。
《國語辭典》:山巔(山巔)  拼音:shān diān
山的頂端。《文選。宋玉。高唐賦》:「在巫山下,仰視山巔?!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只見許多異草,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巔,或穿石隙?!挂沧鳌干筋崱?。
分類:山巔山頂
《漢語大詞典》:層巔(層巔)
亦作“ 層顛 ”。 高聳而重迭的山峰。 唐 王維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于韋氏逍遙谷宴集序》:“館層巔,檻側(cè)逕?!?宋 陸游 《入瞿唐登白帝廟》:“參差層顛屋,邦人祀 公孫 ?!?清 杜岕 《東山行》:“上下陟層巔,蕞爾辨堙谷。”
《漢語大詞典》:峰巔(峯巔)
亦作“峰巔”。
(1).山峰頂端。 清 余京 《暮春同吳門沈歸愚登蒜山》詩:“藉草峰巔片刻留,曠觀身世嘆蜉蝣?!?br />(2).喻事物發(fā)展的頂點(diǎn)。 周而復(fù)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他從熱望的峰巔跌落到失望的深淵里。”
《駢字類編》:云巔(云巔)
元 袁裒 東湖聯(lián)句 乳彪號澗側(cè),哀狖嘯云巔。
《國語辭典》:巔崖(巔崖)  拼音:diān yá
險(xiǎn)峻陡峭的懸崖。宋。曾鞏〈學(xué)舍記〉:「蛟魚洶涌,湍石之川,巔崖莽林,軀虺之聚?!?/div>
分類:高崖
《漢語大詞典》:危巔(危巔)
高山頂上。 元 王惲 《游青蓮寺》詩:“午枕不容詩夢就,天風(fēng)吹雨下危巔?!?/div>
《漢語大詞典》:樹巔(樹巔)
樹的頂端。 唐 韓愈 《庭楸》:“下葉各垂地,樹顛各云連?!?/div>
分類:頂端
《駢字類編》:巖巔(巖巔)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 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巖巔。
《國語辭典》:巔峰(巔峰)  拼音:diān fēng
1.形容山的最高點(diǎn)。如:「登上喜馬拉雅山的巔峰,是我最大的愿望。」
2.比喻狀態(tài)達(dá)到最高點(diǎn)。如:「他的事業(yè)正值巔峰狀態(tài),卻也因積勞成疾,病倒了?!?/div>
分類:頂峰高峰
《駢字類編》:蒼巔(蒼巔)
范成大桂林中秋賦:絳霄艷其光景兮,涌冰鏡于蒼巔。
《駢字類編》:上巔(上巔)
云笈七簽:夫言天者,在上巔也。在上廣覆,謂之天也。
《漢語大詞典》:巔末(巔末)
顛末。從開始到末尾,謂事情的全過程。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貴人不厭絮煩,奴家愿陳巔末?!?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欽定軍次實(shí)錄序》:“今因奏凱回朝,恭呈寳鑒,荷蒙我 干王 寳諭,命作序文,以誌巔末?!?/div>
分類:末尾
《漢語大詞典》:曾巔(曾巔)
亦作“ 曾顛 ”。 高山之頂。曾,通“ 層 ”。《文選·謝靈運(yùn)〈過始寧墅〉詩》:“葺宇臨迴江,筑觀基曾巔。” 劉良 注:“曾,高也?!?唐 杜甫 《課伐木》詩:“青冥曾巔后,十里斬陰木?!?清 魏源 《華山詩》之二:“遺眾竚曾顛,驟覺此身易。”
分類:高山
《漢語大詞典》:閬風(fēng)巔(閬風(fēng)巔)
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 昆侖 之巔。海內(nèi)十洲記·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輝,名曰 閬風(fēng)巔 ;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 ;其一角正東,名曰 崑崙宮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