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73,分12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八叉手(又作:手八叉 叉手萬言)
八萬二千雕瓊手
把洪崖手
持螯手(又作:左手持蟹螯 ...)
斲泥手
金狄手摩挲
低眉信手
手中扇
采繩纖手
杯行到手休辭卻
攜手同歸
大手筆(又作:大手)
輕紅纖手擘
拍手笑人醉如泥(又作:市人拍手?jǐn)r街笑)
手鍤尚隋
典故
八叉手
   
叉手萬言

相關(guān)人物
溫庭筠


《冷廬雜識》卷一〈溫八吟〉~30~
王定保唐摭言謂:「溫庭筠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幾,每賦一詠一吟而已,故場中號為『溫八吟?!弧箤O光憲北夢瑣言謂:「溫庭筠才思艷麗,工為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shí)人號『溫八叉?!弧菇袢酸绲?,但知有「八叉」,罕知有「八吟」矣。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溫庭筠〉~496~
唐溫庭筠字飛卿,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shí)號溫李。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多為鄰鋪假手,號曰救數(shù)人也。而士行有缺,搢紳薄之。李義山謂曰:「近得一聯(lián)句云,遠(yuǎn)比趙公,三十六年宰輔,未得偶句?!箿卦唬汉尾辉?,近同部令,二十四考中書?!剐趪L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遣求進(jìn)士對之。庭筠乃以「玉條脫」續(xù)也。宣宗賞焉。又藥有名「白頭翁」,溫以「蒼耳子」對。他皆此類也。宣帝愛唱菩薩蠻詞,丞相令狐绹假其修撰,密進(jìn)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溫亦有言云:「中書內(nèi)坐將軍。」譏相國無學(xué)也。宣皇好微行,遇于逆旅,溫不識龍顏,傲然而詰之曰:「公非長史司馬之流耶?」帝曰:「非也?!褂职祝骸傅梅谴髤⒉疚局愐??」帝曰:「非也?!怪啚榉怀俏?。其制詞曰:「死門以德行為先,文章為末。爾既德行無取,文章何以補(bǔ)焉。徒負(fù)不羈之才,罕有適時(shí)之用?!咕沽髀涠酪?。豳國公杜悰自西川除淮海,庭筠詣韋曲林氏林亭,留詩云:「卓氏爐前金線柳,隋家堤畔錦帆風(fēng)。貪為兩地行霖雨,不見池蓮照水紅?!贯俟勚?,遺絹千匹。吳興沈徽云:「溫曾于江淮為親槚楚,由是改名庭筠。又每歲舉場,多為舉人假手?!故汤缮蛟冎e,別施鋪席,授庭筠,不與諸公鄰比。翌日,于簾前請庭筠曰:「向來策名者,皆是文賦托于學(xué)士。某今歲場中,并無假托,學(xué)士勉旃。」因遣之,由是不得意也。
典故
修月斧
 
修月戶
 
玉斧修成
 
補(bǔ)月
 
修成七寶
 
瓊斧修成
 
修蟾斧
  
玉斧整蟾宮
 
玉斧斫冰輪
 
八萬二千雕瓊手
  
玉斧補(bǔ)金鏡
 
玉斧整乾坤


《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四〈靈異·鄭仁本弟〉~2973~
唐大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游嵩山,捫蘿越澗,境極幽夐,忽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衣甚潔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無?」其人舉首略視,不應(yīng)復(fù)寢。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苟艘蚓椭?,且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多為日爍,其惡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脩之,子即一數(shù)?!挂蜷_襆,有斤鑿事。玉悄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無疾耳?!鼓似穑c二人指一歧徑,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寡砸巡灰姟?/span>

簡釋

玉斧修月:詠月。宋王安石《題扇》:“玉斧修成寶月圓,月邊仍有女乘鸞?!?/p>

典故
洪崖肩
 
拍洪崖
 
洪崖井
 
肩拍洪
 
洪崖生
 
拍古人肩
 
拍洪崖肩
 
洪崖拍肩
 
把洪崖手
  
洪肩
   
仙人拍肩

相關(guān)人物
洪崖
 
郭璞


《太平廣記》卷四〈神仙四·衛(wèi)叔卿〉~29~
衛(wèi)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漢儀鳳(二字有誤)二年,八月壬辰,孝武皇帝閑居殿上,忽有一人乘云車,駕白鹿,從天而下,來集殿前。其人年可三十許,色如童子,羽衣星冠。帝乃驚問曰:「為誰?」答曰:「吾中山衛(wèi)叔卿也。」帝曰:「子若是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共語。」叔卿本意謁帝,謂帝好道,見之必加優(yōu)禮。而帝今云是朕臣也,于是大失望,默然不應(yīng)。忽焉不知所在。帝甚悔恨,即遣使者梁伯至中山,推求叔卿,不得見。但見其子名度世,即將還見。帝問云:「汝父今在何所?」對曰:「臣父少好仙道,嘗服藥導(dǎo)引,不交世事,委家而去,已四十馀年。云當(dāng)入太華山也。」帝即遣使者與度世共之華山,求尋其父。到山下欲上,輒火,不能上也。積數(shù)十日,度世謂使者曰:「豈不欲令吾與他人俱往乎。」乃齋戒獨(dú)上。未到其嶺,于絕巖之下,望見其父,與數(shù)人博戲于石上。紫云蔚蔚于其上,白玉為床,又有數(shù)仙童執(zhí)幢節(jié),立其后。度世望而載拜。叔卿曰:「汝來何為?」度世曰:「帝甚恨前日倉卒,不得與父言語,今故遣使者梁伯,與度世共來,愿更得見父也?!故迩湓唬骸盖盀樘纤?,欲誡帝以大災(zāi)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國祚可延。而強(qiáng)梁自貴,不識真道,而反欲臣我,不足告語,是以去耳。今當(dāng)與中黃太乙共定天元,吾終不復(fù)往耳?!苟仁涝唬骸覆粚徬蚺c父并坐是誰也?」叔卿曰:「洪崖先生、許由、巢父、火低公、飛黃子、王子晉、薛容耳。今世向大亂,天下無聊,后數(shù)百年間,土滅金亡。汝歸,當(dāng)取吾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函中有神素書,取而按方合服之,一年可能乘云而行。道成,來就吾于此。勿得為漢臣也,亦不復(fù)為語帝?!苟仁烙谑前蒉o而去,下山見梁伯,不告所以。梁伯意度世必有所得,乃叩頭于度世,求乞道術(shù)。先是度世與之共行,見伯情行溫實(shí),乃以語之。梁伯但不見柱下之神方耳。后掘得玉函,封以飛仙之香,取而餌服。乃五色云母,遂合藥服之,與梁伯俱仙去。留其方與子,而世人多有得之者。
《昭明文選》二十一卷〈詩乙·游仙〉~020~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綠蘿結(jié)高林,蒙籠蓋一山。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放情陵霄外,嚼橤挹飛泉。赤松臨上游,駕鴻乘紫煙。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列仙傳》
洪崖先生,或曰皇帝之臣伶?zhèn)愐?,得道仙去,姓張氏?;蛟粓驎r(shí)已三千歲矣。漢仙人魏叔卿在終南絕頂與數(shù)人博,其子度臣問卿曰:「同與博者為誰?」叔卿曰:「洪崖先生輩也」。
《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九〈居處部十七·井〉
《豫章記》:「厭源山西北,余侔村五六里,有洪井,說云:洪崖先生之井?!?/span>

例句

仙井今猶在,洪崖久不還。 張九齡 登城樓望西山作

緬思洪崖術(shù),欲往滄海隔。 李白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厓飯。 李賀 五粒小松歌

嘈嘈弦吹匝天開,洪崖簫聲繞天來。 李賀 榮華樂

水淹徐孺宅恒乾,繩墜洪崖井無底。 顧況 同裴觀察東湖望山歌

洪崖遣后名何遠(yuǎn),陸績懷來事更長。 齊己 謝桔洲人寄桔

不逢蕭史休回首,莫見洪崖又拍肩。 李商隱 碧城三首 其二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白居易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典故
持螯手
 
持蟹螯
 
把蟹螯
 
持蟹
 
持霜螯
 
酒船香
 
左手持蟹螯
 
酒中浮
 
手持蟹螯
 
蟹螯杯
 
憶蟹螯
 
拍浮酒池
 
身世酒杯中
 
霜螯持
 
畢卓杯
 
左持蟹螯
 
把蟹螯杯
 
浮拍池中
 
一生長拍浮
 
左右持螯白
  
畢君拍浮
  
持螯拍浮
   
霜螯左手池
 
蟹螯左手池
 
一杯持兩螯
 
左持螯,右持杯
 
左持蟹,右持杯
 
左傾醪,右持螯
 
左釃酒,右持螯食

相關(guān)人物
畢卓

參考典故
甕下眠


《藝文類聚》卷四十八〈職官部四·吏部郎〉~862~
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鼓铣?#183;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亦放達(dá)。泰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閒取酒飲,掌酒者不察,執(zhí)而縛之。郎往視之,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宴于甕側(cè),取醉而去。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span>
《晉中興書》卷七〈陳留阮錄〉~429~
畢卓字茂世,新蔡人。少希放達(dá),為胡母輔之所知。太興末為吏部郎,常飲酒廢職,比舍郎釀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間取酒飲之。掌酒者不察,謂是盜執(zhí)而縛之,郎往視,乃畢,吏部也,遽釋其縛。卓遂引主人燕于甕側(cè),致醉而去。卓常謂人曰:「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span>
《晉書》卷四十九〈畢卓列傳〉~38~
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shù)百斛船,四時(shí)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辜斑^江,為溫嶠平南長史,卒官。

例句

金罍幾醉烏程酒,鶴舫閒吟把蟹螯。 羊士諤 憶江南舊游二首之二

典故     
匠石斤
 
斲鼻工
  
罷揮斤
   
匠石操斤
  
借斧斤
 
思郢質(zhì)
 
郢人妙質(zhì)
    
堊勞運(yùn)斤
 
惠死莊杜口
 
匠石善運(yùn)
 
良斲
  
運(yùn)斤不輟
 
運(yùn)斤質(zhì)
 
鼻蠅受斤
 
堊鼻運(yùn)斤
 
斧揮郢鼻
 
妙斤
 
郢匠風(fēng)斤
 
郢匠斲
  
斲妮

相關(guān)人物
惠施
 
莊子


《莊子集釋》卷八中〈雜篇·徐無鬼〉~843~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蛔苑蜃又酪?,吾無以為質(zhì)矣,吾無與言之矣?!?/span>

簡釋

郢匠:指技藝高超的人,或喻大毛筆。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例句

郢人斤斫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zèng)鮮于京兆二十韻

惠死莊杜口,鐘歿師廢琴。 白居易 哭崔常侍晦叔

郢匠掄材日,轅輪必盡呈。 皇甫冉 上禮部楊侍郎

雕琢只應(yīng)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yī)。 羅隱 投所思

落筆空追愴,曾蒙借斧斤。 鄭谷 讀故許昌薛尚書詩集

成風(fēng)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zèng)高四

典故
摩挲銅狄
 
銅狄摩挲
 
幾摩挲
 
摩銅狄
 
摩挲金狄
 
逢薊子
 
看銅狄
 
金狄摩挲
 
公摩挲
 
金狄手摩挲
 
摩銅人
 
灞城翁
 
撫銅狄
 
光陰薊子訓(xùn)
 
見銅人制
 
鑄狄年
 
薊叟
 
摩狄
 
摩挲銅人
 
相關(guān)人物
薊子訓(xùn)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薊子訓(xùn)〉~2745~
薊子訓(xùn)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jì)陰宛句。有神異之道。嘗抱鄰家嬰兒,故失手墯地而死,其父母驚號怨痛,不可忍聞,而子訓(xùn)唯謝以過誤,終無它說,遂埋藏之。后月馀,子訓(xùn)乃抱兒歸焉。父母大恐,曰:「死生異路,雖思我兒,乞不用復(fù)見也?!箖鹤R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母不覺攬取,乃實(shí)兒也。雖大喜慶,心猶有疑,乃竊發(fā)視死兒,但見衣被,方乃信焉。于是子訓(xùn)流名京師,士大夫皆承風(fēng)向慕之。后乃駕驢車,與諸生俱詣許下。道過滎陽,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子訓(xùn)曰:「乃爾乎?」方安坐飯,食畢,徐出以杖扣之,驢應(yīng)聲奮起,行步如初,即復(fù)進(jìn)道。其追逐觀者常有千數(shù)。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數(shù)百人,皆為設(shè)酒脯,終日不匱。后因遁去,遂不知所止。初去之日,唯見白云騰起,從旦至暮,如是數(shù)十處。時(shí)有百歲翁,自說童兒時(shí)見子訓(xùn)賣藥于會(huì)稽市,顏色不異于今。后人復(fù)于長安東霸城見之,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相謂曰:「適見鑄此,已近五百歲矣。」唐·李賢注引酈元水經(jīng)注曰「魏文帝黃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
《水經(jīng)注》卷十九〈渭水下〉~66~
魏明帝景初元年徙長安金狄,重不可致,因留霸城南。人有見薊子訓(xùn)與父老共摩銅人曰,正見鑄此時(shí),計(jì)爾日以近五百年矣。
典故 
琵琶半遮面
 
低眉信手
 
半面猶遮

相關(guān)人物
白居易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琵琶引〉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fù)桃,初為霓裳后六幺?!?/span>
典故
怨秋風(fēng)
  
齊紈扇
 
手中扇
 
悲團(tuán)扇
  
秋風(fēng)扇
  
團(tuán)扇詩
 
憐團(tuán)扇
  
捐扇
 
泣團(tuán)扇
 
悲秋扇
 
捐篋
 
題秋扇
  
團(tuán)扇悲秋
  
收團(tuán)扇
 
紈扇題詩
 
班姬題扇
 
婕妤團(tuán)扇
 
團(tuán)扇捐
 
團(tuán)扇怨秋風(fēng)
 
班姬月
 
班家扇
 
班女怨
 
悲素扇
 
班姬泣
 
班姬篋
 
班女恨
 
裁潔素
 
逢秋扇
 
感婕妤
 
過秋紈扇
 
漢姬紈扇
 
漢主妃
 
婕妤扇
 
齊紈怨思
 
妾扇
 
秋風(fēng)棄扇
  
秋扇留句
 
身世如團(tuán)扇
 
團(tuán)扇悲歌
 
團(tuán)扇三秋怨
 
團(tuán)扇逐秋風(fēng)
 
紈扇曲中秋
 
班妾秋扇
 
悲婕妤
 
宮扇怨秋風(fēng)
 
漢宮圓扇成詠
 
托意唯團(tuán)扇

相關(guān)人物
班婕妤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一首?!剐铝妖R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dòng)搖微風(fēng)發(fā)。??智锕?jié)至,涼風(fēng)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埂队衽_》此詩有序云: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云云。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列傳下·孝成班倢伃〉~3984~
自鴻嘉后,上稍隆于內(nèi)寵。倢伃進(jìn)侍者李平,平得幸,立為倢?。上曰:「始衛(wèi)皇后亦從微起。」乃賜平姓曰衛(wèi),所謂衛(wèi)倢伃其后趙飛燕姊弟亦從自微賤興,踰越禮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許皇后皆失寵,稀復(fù)進(jìn)見。鴻嘉三年,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媚道,祝詛后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紗柊鄠寔?,倢伃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恍拚形疵筛?,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股仙破鋵?,憐憫之,賜黃金百斤。趙氏姊弟驕妒,倢伃恐久見危,求共養(yǎng)太后長信宮,上許焉。倢伃退處東宮,作賦自傷悼。

簡釋

班女怨:指婦女因失寵而哀怨。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xué)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例句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于武陵 長信宮二首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書。 劉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

秋風(fēng)能再熱,團(tuán)扇不辭勞。 劉方平 長信宮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秋扇尚有時(shí),妾身永微賤。 劉云 婕妤怨

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天寶宮人 題洛苑梧葉上

張尹將眉學(xué),班姬取扇儔。 宋之問 望月有懷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官內(nèi)知友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tuán)扇詩。 張窈窕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詩)

今夜故山依舊見,班家扇樣碧峰東。 徐凝 卻歸舊山望月有寄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tuán)扇。 徐賢妃 長門怨

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 李商隱 喜雪

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tuán)扇苦悲秋。 李嘉祐 古興

團(tuán)扇辭恩寵,回文贈(zèng)苦辛。 李嶠 倡婦行

光含班女扇,韻入楚王弦。 李嶠 游禁苑陪幸臨渭亭遇雪應(yīng)制

芙蓉老秋霜,團(tuán)扇羞網(wǎng)塵。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行將泣團(tuán)扇,戚戚愁人腸。 李白 懼讒

捐扇破誰執(zhí),素紈輕欲裁。 李益 立春日寧州行營因賦朔風(fēng)吹飛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yuǎn)似庾公樓。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書對月見寄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tuán)扇風(fēng)。 李賀 感諷六首

自憐春色罷,團(tuán)扇復(fù)迎秋。 杜審言 賦得妾薄命

蘼蕪山下路,團(tuán)扇秋風(fēng)去。 權(quán)德輿 雜詩五首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tuán)扇詩。 武平一 妾薄命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王昌齡 西宮秋怨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tuán)扇共裴回。 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

傳聞紈扇恩未歇,預(yù)想蛾眉上初月。 王譚 后庭怨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tuán)扇漸無端。 盧殷 悲秋

長為蕣花光曉日,誰知團(tuán)扇送秋風(fēng)。 盧汝弼 薄命妾

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竇牟 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xué)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tuán)扇恩情日日疏。 羅隱 閒居早秋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tuán)扇悲歌萬古愁。 翁綬 婕妤怨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許渾 贈(zèng)蕭鏈師

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 韋莊 同舊韻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項(xiàng)斯 古扇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涼風(fēng)篋笥嫌。 鮑溶 上陽宮月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鮑溶 贈(zèng)遠(yuǎn)

陸生誇妙法,班女恨涼飆。 齊己 謝人惠扇子及茶

典故
錦纜龍舟
 
半作帆
 
錦帆龍舟
 
龍艘錦纜
  
紋錦制帆
 
長堤帆影
 
采繩纖手
  

《隋書》卷二十四〈食貨志〉~686~
又造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篾舫。募諸水工,謂之殿腳,衣錦行?,執(zhí)青絲纜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給樓船,九品已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馀里。
《大業(yè)拾遺記》
大業(yè)十二年,煬帝將幸江都,命越王侑留守東都。宮女半不隨駕,爭泣留帝,言遼東小國,不足以煩大駕,愿擇將征之。攀車留借,指血染鞅,帝意不回,因戲飛白題二十字,賜守宮女云:我夢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車駕既行,師徒百萬前驅(qū)。大橋未就,則命云屯將軍麻叔謀浚黃河入汴堤,使勝巨艦。叔謀御命甚酷,以鐵腳木鵝試彼淺深。鵝止,謂浚河之夫不忠,隊(duì)伍死冰下。至今兒啼聞人言麻胡來,即止。其訛言畏人皆若是。帝離都旬日,幸宋何妥所進(jìn)車。車前只輪高廣,疏釘為刃。后只輪庳下,以柔榆為之,使滑勁不滯。使牛御馬(車名)自都抵汴郡。日進(jìn)御女車。車<車憲>垂鮫綃綱,雜綴片玉鳴鈴,行搖玲瓏,以混車中笑語,冀左右不聞也。長安貢御車女袁寶兒,年十五,腰肢纖墮,駿憨多態(tài),帝寵愛之,特厚。時(shí)洛陽進(jìn)合蒂迎輦花,云得之嵩山塢中,人不知名,采者異而貢之。會(huì)帝駕適至,因以迎輦名之?;ㄍ庖笞?,內(nèi)素膩,菲芬粉蕊,心深紅,跗爭兩花,枝干烘翠,類通草,無刺。葉圓長薄,其香氣農(nóng)芬馥,或惹襟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不多睡。帝令寶兒持之,號曰司花女。時(shí)詔虞世南、草征遼指揮德音敕于帝側(cè),寶兒注視久之,帝謂世南曰:"昔傳飛燕可掌上舞,朕常謂儒生飾于文字,豈人能若是乎?及今得寶兒,方昭前事。然多憨態(tài),今注目于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南應(yīng)詔為絕句曰:學(xué)畫鴉黃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長把花枝傍輦行。上大悅。至汴,帝御龍舟,蕭妃乘鳳舸,錦帆彩纜,窮極侈靡。舟前為舞臺,臺上垂蔽日簾,簾即蒲澤國所進(jìn),以負(fù)山蛟睫幼蓮根絲貫小珠間睫編成,雖曉日激射,而光不能透。每舟擇妙麗長白女子千人,執(zhí)雕板縷金楫,號為殿腳女。
《煬帝開河記》
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粱,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于是取吳越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于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墊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shí)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lián)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典故
尊酒相逢
 
杯行到手休辭卻
 
萬事付千鐘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八〈贈(zèng)鄭兵曹〉
尊酒相逢十載前,君為壯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載后,我為壯夫君白首。我材與世不相當(dāng),戢鱗委翅無復(fù)望。當(dāng)今賢俊皆周行,君何為乎亦遑遑【君何為乎獨(dú)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
典故
北風(fēng)涼
 
攜手同歸


《毛詩正義》卷二之三〈國風(fēng)·邶風(fēng)·北風(fēng)〉~04~
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北風(fēng)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典故    
如椽大筆
 
如椽健筆
 
筆如修椽
    
如喙筆
 
相關(guān)人物
王珣


《晉書》卷六十五〈王導(dǎo)列傳·王珣〉~756~
時(shí)帝雅好典籍,珣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學(xué)文章見昵于帝。及王國寶自媚于會(huì)稽王道子,而與珣等不協(xié),帝慮晏駕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為方伯,而委珣端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苟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
《陳書》卷二十六〈徐陵列傳〉~334~
陵器局深遠(yuǎn),容止可觀,性又清簡,無所營樹,祿俸與親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戶送米至于水次,陵親戚有貧匱者,皆令取之,數(shù)日便盡,陵家尋致乏絕。府僚怪而問其故。陵云:「我有車牛衣裳可賣,馀家有可賣不?」其周給如此。少而崇信釋教,經(jīng)論多所精解。后主在東宮,令陵講大品經(jīng),義學(xué)名僧,自遠(yuǎn)云集,每講筵商較,四座莫能與抗。目有青睛,時(shí)人以為聰惠之相也。自有陳創(chuàng)業(yè),文檄軍書及禪授詔策,皆陵所制,而九錫尤美。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嘗詆訶作者。其于后進(jìn)之徒,接引無倦。世祖、高宗之世,國家有大手筆,皆陵草之。其文頗變舊體,緝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遂被之華夷,家藏其本。后逢喪亂,多散失,存者三十卷。有四子:儉,份,儀,僔。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蘇颋〉~4402~
颋性廉儉,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儲無長貲。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shí)號「燕許大手筆」。帝愛其文,曰:「卿所為詔令,別錄副本,署臣某撰,朕當(dāng)留中?!购笏鞛楣适?。其后李德裕著論曰「近世詔誥,惟颋敘事外自為文章」云。

簡釋

椽筆:喻名家作品或?qū)懽鞑拍軜O高。宋蘇軾《三月廿三恭聞皇太后升遐》之一:“月落風(fēng)悲天雨泣,誰將椽筆寫光塵?”


例句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系于職司。 李商隱 韓碑

世掌綸言傳大筆,官分鴻序壓霜臺。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典故
重碧輕紅
 
臂紅高會(huì)
 
輕紅纖手擘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九〈宴戎州楊使君東樓〉
勝絕驚身老,情忘發(fā)興奇。座從歌妓密,樂任主人為。重碧拈春酒【重碧拈筒酒】【重碧酤春酒】【重碧酤筒酒】【重碧擎春酒】【重碧擎筒酒】【重碧拓春酒】【重碧拓筒酒】,輕紅擘荔枝。樓高欲愁思,橫笛未休吹。
典故
變春江
 
風(fēng)月不用一錢買
 
清風(fēng)不用一錢買
 
買得風(fēng)光不著錢
 
明月清風(fēng)何用買
 
難變春江
 
傾江變酒
 
三萬六千排日醉
 
舉長江變香醪
 
拍手笑人醉如泥
 
市人拍手?jǐn)r街笑
  
峴山落日客猶迷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cè)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龜龍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誰能憂彼身后事。金鳧銀鴨葬死灰二句。】。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清風(fēng)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典故  
死便埋
 
劉伶荷鍤
 
荷鍤埋
 
隨身鍤
 
一鍤隨
 
獨(dú)佩一壺
 
劉伶酒德
 
酒德
 
酒德頌
 
劉伶醒
 
先生枕曲
 
枕曲先生
 
埋身鍤
 
伯倫為醉伴
 
伯倫一鍤
 
短鍤相隨
 
片鍤任埋
 
飲許伯倫右
 
枕糟曲
 
荷鍤
 
劉生荷鍤
 
手鍤尚隋
 
一頌伯倫
 
以鍤自伴
 
醉后死便埋

相關(guān)人物
劉伶


《晉書》卷四十九〈劉伶列傳〉~375~
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身長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細(xì)宇宙齊萬物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與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林。初不以家產(chǎn)有無介意。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蛊溥z形骸如此。嘗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毀器,涕泣諫曰:「君酒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當(dāng)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蛊迯闹?。伶跪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兒之言,慎不可聽?!谷砸朴猓笕粡?fù)醉。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蛊淙诵Χ?。

例句

念昔揮毫端,不獨(dú)觀酒德。 杜甫 殿中楊監(jiān)見示張旭草書圖

《漢語大詞典》:手八叉
唐 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入試,叉手構(gòu)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韻,時(shí)號“溫八叉”。見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后因以“手八叉”形容文思敏捷。 清 趙翼 《集益齋即事戲呈休寧座主》詩:“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div>
《國語辭典》:溫八叉(溫八叉)  拼音:wēn bā chā
人名。即晚唐詩人溫庭筠。參見「溫庭筠」條。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 宋 蘇軾 《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詩之一:“從來修月手,合在 廣寒宮 ?!?金 元好問 《蟾池》詩:“下界新增養(yǎng)蟾戶,玉斧誰憐修月苦?!?/div>
《漢語大詞典》:玉斧修月
(1).傳說 唐 太和 中 鄭仁本 表弟游 嵩山 ,見一人枕襆而眠,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shù)?!币蜷_襆,有斤鑿數(shù)件。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呎》。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說。 宋 王安石 《題扇》詩:“玉斧修成寳月團(tuán),月邊仍有女乘鸞?!?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懶揮玉斧重修月,不扶鐵拐會(huì)登山?!?金 元好問 《蟾池》詩:“下界新增養(yǎng)蟾戶,玉斧誰憐修月苦?!?br />(2).比喻恢復(fù)疆土。 元 方回 《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三首》之一:“玉斧難修舊月輪,凄涼沙鳥犯鉤陳??傄蜓囝h多庸將,卻誤蛾眉事別人。”
《漢語大詞典》:拍肩
輕拍別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愛護(hù)。 清 唐孫華 《雙鳳村居詩以志之》:“拍肩同輩多零落,隴畔何人許耦耕?” 清 唐孫華 《題眼醫(yī)何藏之小照》詩:“拍肩羣瞽世何限,補(bǔ)救造化天無功?!?/div>
《漢語大詞典》:郭景飛仙(郭景飛仙)
太平廣記卷十三引 晉 葛洪 神仙傳·郭璞:“ 郭璞 字 景純 ……殯后三日, 南州 市人見 璞 貨其平生服飾,與相識共語,非但一人。 敦 ( 王敦 )不信,開棺無尸。 璞 得兵解之道,今為 水仙伯 ?!焙笠浴肮帮w仙”謂 郭璞 得道成仙。 郭景 為 郭景純 的省稱,即 郭璞 。 宋 張繼先 《春從天上來·鶴鳴奉旨》詞:“計(jì)功成果就,無真教, 郭景 飛仙?!?/div>
《漢語大詞典》:洪崖
(1).亦作“ 洪厓 ”、“ 洪涯 ”。傳說中的仙人名。 黃帝 臣子 伶?zhèn)?的仙號。 漢 張衡 《西京賦》:“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漢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將蹈 洪崖 之遐跡,紹 巢 許 之絶軌?!?晉 郭璞 《游仙詩》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清 蔣士銓 《香祖樓·蘭因》:“形相愛,影相憐,肯向 洪厓 又拍肩?!?br />(2). 唐 張氳 號。相傳他隱居 姑射山 得仙。參閱說郛卷三十引 宋 張淏 云谷雜記·二洪崖先生。
手持蟹螯。謂飲酒吃蟹。 宋 蘇軾 《和周正孺墜馬傷手》:“書空漸覺新詩健,把蟹行看樂事全?!?/div>
分類:蟹螯飲酒
《國語辭典》:拍浮  拼音:pāi fú
游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真人面前說不得假話,旱地上打不得拍浮。」
分類:浮游游泳
《國語辭典》:持螯  拼音:chí áo
吃蟹。宋。汪元量〈長沙〉詩:「傍岸買魚仍問米,登樓呼酒更持螯。」
分類:長沙
《國語辭典》:酒池  拼音:jiǔ chí
以酒注滿的水池。形容古代權(quán)貴生活淫奢無度。《韓非子。喻老》:「紂為肉圃,設(shè)炮烙,登糟邱,臨酒池,紂遂以亡?!?/div>
《漢語大詞典》:代斲
斵,也寫作;“斲”。老子:“常有司殺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稀有不自傷其手矣?!焙笠蛞浴按鷶蕖敝^代替別人去做自己難以勝任的事情。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李夷簡 《西亭暇日書懷十二韻獻(xiàn)上相公》:“代斲豈容易,守成獲優(yōu)游。 文翁 舊學(xué)校, 子產(chǎn) 昔田疇。” 宋 秦觀 《代南京謝上表》:“滿器難持,孤根易毀,及越樽而求治,果代斲以致傷。” 清 錢謙益 《啟禎野乘序》:“謂余不信,則又以人禍天刑懼之,曰:‘若無鬼神,豈可不自心慚愧;若有鬼神,將不福人?!丛账寡裕秊榻袢蛰d筆之良規(guī),代斲之炯鑒也!”
《漢語大詞典》:匠郢
匠石 和 郢 人的并稱。 匠石 郢 人相配合,才能表演“運(yùn)斤成風(fēng)”的絕技。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稱相知之人。《文選·江淹〈謝仆射〉詩》:“舟壑不可攀,忘懷寄匠郢?!?劉良 注:“此言忘懷於相知?!?唐 李白 《李居士贊》:“彼質(zhì)我斤,揮風(fēng)是騁。了物無二,皆為匠郢?!眳⒁姟?匠石 ”。
《國語辭典》:匠石  拼音:jiàng sh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技術(shù)出神入化,運(yùn)斧削掉郢人鼻端的污泥,而絲毫未傷及鼻。見《莊子。徐無鬼》。后用以為巧匠的代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jīng)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于斧斤,事美而制于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挂卜Q為「匠伯」。
《漢語大詞典》:成風(fēng)斤(成風(fēng)斤)
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后用為技藝高超的典故。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五:“安得 郢 中質(zhì),一揮成風(fēng)斤。” 嚴(yán)復(fù) 《六十一歲生辰韓生以詩見寄斐然有懷次韻為答》:“淅米非前甑,成風(fēng)少妙斤。”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操斤客
莊子寓言中的匠 石 。語本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 石 斲之。匠 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南朝 梁 江淹 《許徵君自敘》詩之十九:“至哉操斤客,重明固已朗。”
《漢語大詞典》:斲泥手
亦作“斵泥手”。 指技藝高超的人。 宋 黃庭堅(jiān) 《題王黃州墨跡后》詩:“世有斵泥手,或不待 郢 工。” 宋 陳師道 《黃預(yù)挽詞》之三:“平生斲泥手,斤斧恐長休?!眳⒁姟?斲鼻 ”。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也作「斫鼻」。
分類:技藝高超
《國語辭典》:斲鼻  拼音:zhuó bí
古代一位名叫石的工匠,能雙眼矇住,靠著聽力,用斧頭揮砍他人鼻尖上薄如蠅翼的白土,而鼻子毫無損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比喻技術(shù)熟練、卓越。宋。黃庭堅(jiān)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儻無斲鼻工,聊付曲肱夢?!挂沧鳌疙奖恰埂?/div>
分類:技藝高超
《漢語大詞典》:運(yùn)斤(運(yùn)斤)
亦作“ 運(yùn)釿 ”。
(1).揮動(dòng)斧頭砍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獨(dú)照之匠,闚意象而運(yùn)斤?!?北齊 劉晝 新論·適才:“良匠善能運(yùn)釿,故無棄材。”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從繩運(yùn)斤,義且得於方正;量枘製鑿,術(shù)乃取於縱橫?!?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明智·張昺》:“命夫運(yùn)斤,樹有血出,眾懼欲止,公乃手自斧之?!?br />(2).喻技藝的高超。《北齊書·杜弼傳》:“無取於游刃,有慚於運(yùn)斤,不足破秋毫之論,何以解連環(huán)之結(jié)?”五燈會(huì)元·馬祖一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 郢 人無污,徒勞運(yùn)斤?!?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嗟予生也魯,空有運(yùn)斤意。”
《國語辭典》:運(yùn)斤成風(fēng)(運(yùn)斤成風(fēng))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涂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jié)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發(fā)未傷。典出《莊子。徐無鬼》。后以運(yùn)斤成風(fēng)比喻手法純熟,技術(shù)出神入化。宋。蘇軾 書吳道子畫后:「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馀地,運(yùn)斤成風(fēng),蓋古今一人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郢人斤斲
同“ 郢匠揮斤 ”。 唐 劉禹錫 《翰林白二十二學(xué)士見寄詩一百篇因以答貺》:“ 郢 人斤斲無痕跡,仙人衣裳棄刀尺?!?/div>
《國語辭典》:郢匠  拼音:yǐng jiàng
古代楚國郢都的巧匠。相傳他能將人鼻端如蠅翼般的白粉用斧頭削去,而絲毫不損傷鼻子。典出《莊子。徐無鬼》。后借指文章老手或技藝熟練者。唐。杜甫奉贈(zèng)鮮于京兆〉詩:「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div>
《漢語大詞典》:郢斤
同“ 郢匠揮斤 ”。 宋 李曾伯 《醉蓬萊·壽別制垣》詞:“ 漢 橐班高, 郢 斤名重,喜動(dòng)旌旗色?!?宋 衛(wèi)宗武 《摸魚兒·詠小園晚春》詞:“剪裁妙語頻賡唱,巧勝 郢 斤 般 斧?!?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xí)·變調(diào)》:“變調(diào)者,變古調(diào)為新調(diào)也……若止為依樣葫蘆,則是以紙印紙,雖云一線不差,少天然生動(dòng)之趣矣。因創(chuàng)二法(縮長為短、變舊為新)以告世之執(zhí) 郢 斤者。”
《漢語大詞典》:郢斧
郢正,斧正。 清 蒲松齡 《代孫蕙答王鼐舊工部啟》:“又《哇吹》一冊,幸惟 郢 斧?!?/div>
分類:斧正
《國語辭典》:郢斲  拼音:yǐng zhuó
請人修改文字時(shí)所用的敬詞。
《漢語大詞典》:鼻堊揮斤(鼻堊揮斤)
揮舞斧頭削除鼻端之堊。比喻指正錯(cuò)誤。典出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宋 陸游 《嘆老》詩:“平生師友凋零盡,鼻堊揮斤未有人?!?/div>
《漢語大詞典》:銅狄(銅狄)
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史記 秦始皇 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五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于 臨洮 ……是歲 始皇 初并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后因稱“銅人”為“銅狄”。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銅狄分形,肅嚴(yán)扃於左序。” 金 劉迎 《贈(zèng)人》詩:“ 蓬萊 咫尺三萬里,銅狄因循五百年?!?郁達(dá)夫 《代洪開榜先生祝梁母鄧太夫人八秩大慶》詩:“好待期頤觴詠日,重摩銅狄話滄桑?!?/div>
《國語辭典》:千呼萬喚(千呼萬喚)  拼音:qiān hū wàn huàn
頻頻呼喚,再三催促。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挂沧鳌盖救f喚」。
《國語辭典》:團(tuán)扇(團(tuán)扇)  拼音:tuán shàn
1.圓形有柄的扇子。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共徘徊?!?br />2.比喻失歡失寵的人。參見「班姬詠扇」條。唐。李嶠倡婦行〉:「團(tuán)扇辭恩寵,回文贈(zèng)苦辛?!固?。李白懼讒〉詩:「行將泣團(tuán)扇,戚戚愁人腸。」
《漢語大詞典》:團(tuán)扇歌(團(tuán)扇歌)
樂府 吳 聲歌曲,也稱《團(tuán)扇郎歌》。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吳聲歌曲二 郭茂倩 題解引 南朝 陳 智匠 《古今樂錄》:“《團(tuán)扇郎歌》者, 晉 中書令 王珉 捉白團(tuán)扇與嫂婢 謝芳姿 有愛,情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 王 東亭聞而止之。 芳姿 素善歌,嫂令歌一曲當(dāng)赦之。應(yīng)聲歌曰:‘白團(tuán)扇,辛苦五流連,是郎眼所見?!?珉 聞,更問之:‘汝歌何遺?’ 芳姿 即改云:‘白團(tuán)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笕艘蚨柚?。”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法云寺:“﹝ 河間王 琛 ﹞有婢 朝云 ,善吹箎,能為《團(tuán)扇歌》、《隴上聲》?!?/div>
《國語辭典》:團(tuán)扇妾(團(tuán)扇妾)  拼音:tuán shàn qiè
比喻失歡失寵的人。參見「班姬詠扇」條。唐。李白〈長信宮〉詩:「誰憐團(tuán)扇妾,獨(dú)坐怨秋風(fēng)。」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樂府 楚 調(diào)曲名。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婕妤怨》……《樂府解題》曰:‘《婕妤怨》者,為 漢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況 之女。美而能文,初為 帝 ( 成帝 )所寵愛。后幸 趙飛燕 姊弟,冠於后宮; 婕妤 自知見薄,乃退居?xùn)|宮,作賦及《紈扇詩》以自傷悼。后人傷之而為《婕妤怨》也?!庇忠?班婕妤 失寵后,奉養(yǎng)太后於 長信宮 ,故 唐 人樂府又名《長信怨》。參閱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漢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寵后,作《團(tuán)扇》詩(亦稱《怨歌行》),以秋扇見棄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寵者或廢棄之物。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恥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前蜀 韋莊 《同舊韻》:“簟委 班姬 扇,蟬悲 蔡琰 琴?!?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 顧況 與 韋夏卿 飲酒時(shí),金氣已殘, 夏卿 請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蟬鳴’,或曰‘ 班姬 扇’?!?清 許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棄 班姬 扇,怕重張 河朔 筵?!庇忠?班 詩中有“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圓月。 唐 李端 《賀李舍人直中對月見寄》詩:“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遠(yuǎn)似 庾公 樓?!?/div>
《漢語大詞典》:班姬扇
見“ 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漢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寵后,作《團(tuán)扇》詩(亦稱《怨歌行》),以秋扇見棄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寵者或廢棄之物。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恥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前蜀 韋莊 《同舊韻》:“簟委 班姬 扇,蟬悲 蔡琰 琴?!?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 顧況 與 韋夏卿 飲酒時(shí),金氣已殘, 夏卿 請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蟬鳴’,或曰‘ 班姬 扇’?!?清 許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棄 班姬 扇,怕重張 河朔 筵?!庇忠?班 詩中有“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圓月。 唐 李端 《賀李舍人直中對月見寄》詩:“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遠(yuǎn)似 庾公 樓?!?/div>
《漢語大詞典》:班扇
即班女扇。比喻失寵或受冷遇之意。文選·謝朓〈和王主簿怨情〉:“相逢詠《蘼蕪》,辭寵悲 班扇 。” 劉良 注:“ 班倢伃 失寵,悲怨作《團(tuán)扇》詩,言秋至則扇見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清 龔自珍 《水龍吟》詞:“嘯如 魯 柱,才如 竇 錦,遇如 班 扇?!庇忠?班倢伃 《團(tuán)扇》詩中有“新裂 齊 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之句,故亦用為詠雪之典。 唐 白居易 《春夜喜雪有懷王二十二》詩:“坐罷 楚 弦曲,起吟 班 扇詩?!眳⒁姟?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漢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寵后,作《團(tuán)扇》詩(亦稱《怨歌行》),以秋扇見棄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寵者或廢棄之物。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恥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韋莊 《同舊韻》:“簟委 班姬 扇,蟬悲 蔡琰 琴。”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 顧況 與 韋夏卿 飲酒時(shí),金氣已殘, 夏卿 請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蟬鳴’,或曰‘ 班姬 扇’?!?清 許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棄 班姬 扇,怕重張 河朔 筵?!庇忠?班 詩中有“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圓月。 唐 李端 《賀李舍人直中對月見寄》詩:“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遠(yuǎn)似 庾公 樓?!?/div>
《國語辭典》:秋扇  拼音:qiū shàn
1.秋天的小圓扇。南朝梁。元帝〈鐘山飛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固啤⒂礤a〈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詩:「秋扇一離手,流塵蔽霜紈?!?br />2.入秋天涼,遭棄置不用的團(tuán)扇。文學(xué)作品中比喻不再年輕貌美而遭受冷落的女子。參見「秋扇見捐」條。南朝梁。劉孝綽 班婕妤怨詩:「妾身似秋扇,君恩絕履綦。」唐。蔣防《霍小玉傳》:「但慮一旦色衰,思移情替。使女蘿無托,秋扇見捐。極歡之際,不覺悲至?!购笠嘤糜诒扔鬟^時(shí)失去效用的事物。金。段克己乙巳清明游青陽峽〉詩:「紛紛世無真是非,棄置從渠若秋扇?!乖?。張憲〈我有〉詩二首之二:「中途偶棄置,竟踐秋扇轍?!?/div>
《國語辭典》:錦帆(錦帆)  拼音:jǐn fán
1.色彩鮮明的船帆。唐。杜甫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詩:「大家東征逐子回,風(fēng)生洲渚錦帆開。」唐。李商隱 隋宮詩:「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yīng)是到天涯?!?br />2.敬稱他人的行程。
《漢語大詞典》:錦纜(錦纜)
錦制的纜繩;精美的纜繩。 南朝 陳 張正見 《公無渡河》詩:“金隄分錦纜,白馬渡蓮舟?!?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詩:“春風(fēng)自信牙檣動(dòng),遲日徐看綿纜牽?!?清 陳維嵩 《永遇樂·東溪雨中修禊》詞:“錦纜籠沙,紅欄委浪,一碧無際?!?/div>
《漢語大詞典》:青娥殿腳
唐 顏師古 《大業(yè)拾遺記》:“帝御龍舟……每舟擇妙麗長白女子千人,執(zhí)雕版鏤金檝,號為殿腳女?!焙笠蛞浴扒喽鸬钅_”指挽舟美女。 前蜀 韋莊 《河傳》詞:“青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div>
分類:女子美女
《漢語大詞典》:大手
猶高手。指工于文辭的名家。 唐 僧鸞 《贈(zèng)李粲秀才》詩:“颯風(fēng)驅(qū)雷暫不停,始向場中稱大手?!?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雜劇:“北雜劇已為 金 元 大手擅勝場,今人不復(fù)能措手。曾見 汪太函 四作……都非當(dāng)行?!眳⒁姟?大手筆 ”。
《國語辭典》:大手筆(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晉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欢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埂缎绿茣?。卷一二五。蘇瑰傳》:「颋性廉儉,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儲無長貲。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shí)號『燕許大手筆』?!?br />2.大量揮霍錢財(cái)?shù)娜恕!敦?fù)曝閑談》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個(gè)大手筆,整把銀子撒出來,毫無吝色。」也作「大手段」。
3.創(chuàng)辦大規(guī)模的事業(yè)。如:「公司決定要大手筆的開發(fā)整片山坡,以建立一個(gè)模范社區(qū)?!?/div>
《國語辭典》:大手筆(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稌x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欢矶郾溃灾u議,皆珣所草?!埂缎绿茣?。卷一二五。蘇瑰傳》:「颋性廉儉,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儲無長貲。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shí)號『燕許大手筆』。」
2.大量揮霍錢財(cái)?shù)娜?。《?fù)曝閑談》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個(gè)大手筆,整把銀子撒出來,毫無吝色?!挂沧鳌复笫侄巍埂?br />3.創(chuàng)辦大規(guī)模的事業(yè)。如:「公司決定要大手筆的開發(fā)整片山坡,以建立一個(gè)模范社區(qū)?!?/div>
《國語辭典》:大筆(大筆)  拼音:dà bǐ
1.尊稱他人的書法或文字。《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得老先生大筆,小弟也可借以不朽了?!?br />2.寫大字的毛筆。如:「這筆太小了,可否借只大筆給我?」
3.大批、大宗。如:「這是大筆錢哪,不是小數(shù)目?!?/div>
《國語辭典》:大筆如椽(大筆如椽)  拼音:dà bǐ rú chuán
椽,屋頂?shù)闹?。大筆如椽形容筆大如屋頂上的柱子?!稌x書。卷六五。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欢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后用以稱揚(yáng)著名作品、作家或?qū)懽鞑拍軜O高。
《國語辭典》:如椽筆(如椽筆)  拼音:rú chuán bǐ
晉人王珣夢見有人給他如椽的大筆,醒來以為有大手筆事,不久皇帝駕崩,哀冊、謚議等皆由王珣草擬。典出《晉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后比喻重要文告或稱頌他人筆力雄健,文章優(yōu)美。宋。張镃 誠齋再韻見遺走筆復(fù)和并邀尤檢正京右司觀花詩:「戈揮就借如椽筆,不信湖邊日易沉?!?/div>
《國語辭典》:大手筆(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稌x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欢矶郾?,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埂缎绿茣>硪欢?。蘇瑰傳》:「颋性廉儉,奉稟悉推散諸弟親族,儲無長貲。自景龍后,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shí)號『燕許大手筆』?!?br />2.大量揮霍錢財(cái)?shù)娜恕!敦?fù)曝閑談》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個(gè)大手筆,整把銀子撒出來,毫無吝色?!挂沧鳌复笫侄巍埂?br />3.創(chuàng)辦大規(guī)模的事業(yè)。如:「公司決定要大手筆的開發(fā)整片山坡,以建立一個(gè)模范社區(qū)?!?/div>
《國語辭典》:椽筆(椽筆)  拼音:chuán bǐ
晉代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筆,便認(rèn)為將有大手筆的事發(fā)生。不久果然皇帝駕崩,因?yàn)橥醌懳墓P極佳,所有的哀冊謚議,皆由王珣草擬。見《晉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后用以稱贊人文筆出眾?!读凝S志異。卷四。羅剎海市》:「先生文學(xué)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煩椽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
《漢語大詞典》:燕許(燕許)
唐玄宗 時(shí)名臣 燕國公 張說 、 許國公 蘇颋 的并稱。兩人皆以文章顯世,時(shí)號“燕許大手筆”。見《新唐書·蘇颋傳》。 唐 李涉 《題溫泉》詩:“當(dāng)時(shí) 姚 宋 并 燕 許 ,盡是 驪山 從駕人?!?宋 王鞏 王氏談錄·李衛(wèi)公文:“公亟稱 李衛(wèi)公 之文,謂不減 燕 許 ?!?清 趙翼 《后園居》詩:“自命 韓歐 家,羣奉 燕 許 名?!?金 松岑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惟碑銘壯麗,涵蓋眾長,修則萬言,簡可十字, 燕 許 手筆, 左 馬 史才,鎔為一器,文章之極軌哉!”
《漢語大詞典》:筆如椽(筆如椽)
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焙笠蛞浴肮P如椽”喻大手筆或重要的文墨之事。 宋 蘇軾 《光祿庵》詩之一:“何事庵中著光祿,枉教閒處筆如椽?!?/div>
《漢語大詞典》:銅鞮(銅鞮)
(1). 春秋 晉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晉平公 曾筑 銅鞮宮 于此。 漢 置縣,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 北魏 以后屢有遷移。 明 洪武 初廢入 沁州 。左傳·成公九年:“秋, 鄭伯 如 晉 , 晉 人討其貳於 楚 也;執(zhí)諸 銅鞮 。” 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別縣,在 上黨 ?!?楊伯峻 注:“據(jù)《嘉慶一統(tǒng)志》, 銅鞮 在今 山西 沁縣 南?!?br />(2). 春秋 晉 離宮名。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今 銅鞮 之宮數(shù)里,而諸侯舍于隸人?!?杜預(yù) 注:“ 銅鞮 , 晉 離宮?!?楊伯峻 注:“ 銅鞮宮 在 山西 沁縣 南二十五里?!?br />(3).指 襄陽 。 唐 李端 《代棄婦答賈客》詩:“ 玉壘城 邊爭馬走, 銅鞮 市里共乘舟?!?宋 張孝祥 《醉落魄》詞:“桃花庭院光陰速, 銅鞮 誰唱大堤曲。歸時(shí)想是櫻桃熟?!?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襄陽》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 銅鞮 歌舞無?”
(4).曲名。 明徐復(fù)祚《投梭記·敘飲》:“唱罷《銅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眳⒁姟?銅鞮曲 ”。
(5).亦作“ 銅鍉 ”。復(fù)姓。 春秋 時(shí)有 銅鍉伯華 。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漢語大詞典》:銅鞮曲(銅鞮曲)
《白銅鞮歌》。也稱《襄陽蹋銅蹄》。樂府清商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zhèn)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yáng)州 兒?!R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shí)以鐵騎, 揚(yáng)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 沈約 為三曲,以被絃管?!?宋 梅堯臣 《送周諫議知襄陽》詩:“里兒尚唱《銅鞮曲》,耆舊爭隨畫鹿車?!?/div>
《漢語大詞典》:醉侯
對好酒善飲者的美稱。 唐 皮日休 《夏景沖淡偶然作》詩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請贈(zèng) 劉伶 作醉侯?!?宋 陸游 《百歲》詩:“莫悲晚節(jié)功名誤,即死猶堪贈(zèng)醉侯?!?清 曹溶 《沁園春·節(jié)飲效稼軒體》詞:“老子如今,絶交書就,封爵何勞署醉侯。”
分類:好酒
《漢語大詞典》:醉鄉(xiāng)侯(醉鄉(xiāng)侯)
戲稱嗜酒者。 宋 蘇軾 《喬將行烹鵝鹿出刀劍以飲客以詩戲之》:“便可先呼報(bào)恩子,不妨仍帶醉鄉(xiāng)侯?!?王十朋 集注:“ 唐 人詩:若使 劉伶 為酒帝,亦須封我醉鄉(xiāng)侯?!?/div>
分類:戲稱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