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0典故 2詞典 48
典故
六騾西走

相關(guān)人物
衛(wèi)青
 
霍去病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2934~
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將各五萬騎,步兵轉(zhuǎn)者踵軍數(shù)十萬,而敢力戰(zhàn)深入之士皆屬驃騎。驃騎始為出定襄,當單于。捕虜言單于東,乃更令驃騎出代郡,令大將軍出定襄。郎中令為前將軍,太仆為左將軍,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襄為后將軍,皆屬大將軍。兵即度幕,人馬凡五萬騎,與驃騎等咸擊匈奴單于。趙信為單于謀曰:「漢兵既度幕,人馬罷,匈奴可坐收虜耳?!鼓讼みh北其輜重,皆以精兵待幕北。而適值大將軍軍出塞千馀里,見單于兵陳而待,于是大將軍令武剛車自環(huán)為營,而縱五千騎往當匈奴。匈奴亦縱可萬騎。會日且入,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漢益縱左右翼繞單于。單于視漢兵多,而士馬尚彊,戰(zhàn)而匈奴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六騾,壯騎可數(shù)百,直冒漢圍西北馳去。時已昏,漢匈奴相紛挐,殺傷大當。漢軍左校捕虜言單于未昏而去,漢軍因發(fā)輕騎夜追之,大將軍軍因隨其后。匈奴兵亦散走。遲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單于,頗捕斬首虜萬馀級,遂至窴顏山趙信城,得匈奴積粟食軍。軍留一日而還,悉燒其城馀粟以歸。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李少君


《太平御覽》卷九百一〈 獸部十三·騾 〉~43~
《魯女生別傳》:「李少君死后百馀日后,人有見少君在河東蒲阪乘青騾,帝聞之,發(fā)棺,無所有?!?/span>

例句

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王維 哭褚司馬

神仙難見青騾事,諫議空留白馬名。 雍陶 哭饒州吳諫議使君

《漢語大詞典》:青騾(青騾)
大青騾子。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zhuǎn)礙?!?唐 李賀 《馬詩》之二二:“ 少君 騎海上,人見是青騾?!?宋 陸游 《姚平仲小傳》:“ 平仲 功不成,遂乘青騾亡命,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欲隱 華山 ?!?元 薩都剌 《揚帆松江甚駛西望吳諸山快而有作》詩:“青山蹀躞奔青騾,倏忽過眼千羣多。”
分類:騾子
《國語辭典》:騾馬(騾馬)  拼音:luó mǎ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由母的蒙古馬和公的驢馬交配而成,力大粗食,鳴聲似驢,能負重行遠,無繁殖能力。
分類:騾馬牲口
《漢語大詞典》:六騾(六驘)
匈奴 單于所乘之六匹騾馬。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單于視 漢 兵多,而士馬尚彊,戰(zhàn)而 匈奴 不利,薄莫,單于遂乘六驘,壯騎可數(shù)百,直冒 漢 圍西北馳去。”漢書·霍去病傳作“六臝”。后以指入侵者的坐騎。
《國語辭典》:驢騾(驢騾)  拼音:lǘ luó
動物名。由公馬和母驢交配所生,身體較馬騾小,耳朵較大,尾部的毛較少。也稱為「駃騠」。
《駢字類編》:白騾(白騾)
呂覽:趙簡子有白騾,甚愛之。其臣陽城渠胥有疾,醫(yī)云:得白騾肝則生,不得則死。簡子曰:殺畜活人,不亦仁乎。乃殺騾取肝,與之日:神仙傳:成仙公者,名武丁,得地仙病,四宿而殞,經(jīng)兩 友人從臨武來,于武昌岡上逢先生乘白騾西行,曰:暫往迷溪,斯須卻返。時人謂先生乘騾于武昌岡,乃改為騾岡。 傳信記:上將登封泰山,益州進白騾至,潔朗豐潤,權(quán)奇?zhèn)ギ?。上親乘之,柔習便安,不知登降之倦。告成禮畢,無疾而殪。上嘆異之,謚曰白騾將軍。吳越備史:江南國主徐知誥在賊中,與王騎相逼僅獲之,知誥易服,乘白騾而竄。
《國語辭典》:騾綱(騾綱)  拼音:luó gāng
騾群。形容商旅結(jié)隊而行,前后相續(xù)的樣子。
《國語辭典》:騾車(騾車)  拼音:luó chē
用騾拖行的車輛?!侗笔?。卷六八。賀若敦傳》:「今蔡徵為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
《國語辭典》:馬騾(馬騾)  拼音:mǎ luó
動物名。公驢和母馬交配之后所生的品種。它的身體較大,耳朵較小,尾部的毛蓬松。
《漢語大詞典》:騾馱(騾馱)
指馱負貨物的騾子。《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自僱騾馱十一隻到 黃梅 ,用錢五十貫。” 清 張德彝 《隨使法國記·凡爾賽紀事》:“近日樓下往來騾馱驢車絡繹不絶,所載多係柴草?!?/div>
《駢字類編》:一騾(一騾)
魏書眭夸傳:夸少與崔浩為莫逆之交,浩為司徒,奏徵為中郎,不得已入京都,與浩相見。浩慮夸即還,時乘一騾,更無兼騎,乃以夸騾內(nèi)之廄中,冀相維縶??渌焱朽l(xiāng)人輸租者,謬為御車,乃得出關(guān)。經(jīng)年送夸本騾,兼遺以所乘馬,為書謝之。
《漢語大詞典》:騾驢(騾驢)
獸名。俗稱四不相。 清 郝懿行 《宋瑣言·言詮》:“‘又騾驢,駱駝,是北國所出,今遣送?!?span id="mzmj2k6" class="book">《宋書·張暢傳》按,騾驢一獸之名,俗謂之四不相,其形狀似騾非騾,似驢非驢也,故以名焉。聞 蒙古 人云,其地亦無騾驢二物?!?/div>
《國語辭典》:騾子(騾子)  拼音:luó zi
騾的俗稱?!度辶滞馐贰返诙寤兀骸钢灰婇T口一個人,騎了一匹騾子,到門口下了騾子進來?!埂都t樓夢》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點行李,雇下騾子,十四一早就長行了?!?/div>
分類:騾子
《駢字類編》:駝騾(駝騾)
魏書于闐國傳:苜拔河中出玉石,山多美玉,有好馬、駝騾。 宋史張元傳:選殿侍軍將各三十人,以駝騾各二百,留其半河中,以運鄜延、保安軍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