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7
典故
2
詞典
9
分類詞匯
24
佛典
2
共24,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一詞
反覆
反復(fù)
偕隱
一轉(zhuǎn)語
方音
后置
音變
艋舺
格義
同源詞
同源字
言來語去
一言難盡
音系
《漢語大詞典》:
一詞(一詞)
(1).一言;一語。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
詩:“心不畫一計(jì),口不吐一詞?!?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
》
卷五:“飾非拒諫,斷自己意,幕寮俛仰,不措一詞,唯孔目官 楊厚 贊成之。”
《
兒女英雄傳
》
第四十回:“除感激涕零而外,不能再置一詞了。”
(2).同樣的言辭。
《
朱子語類
》
卷二二:“自新法之行,諸公務(wù)為緣飾,文致一詞?!比纾罕娍谝辉~。
(3).一首詞。
《宣和遺事》
前集:“那教坊大使 袁陶 ,會(huì)作一詞,名做
《撒金錢》
?!?/div>
分類:
一詞
一首
同樣
一言
言辭
一語
《國語辭典》:
反覆
拼音:
fǎn fù
1.重復(fù),一次又一次。比喻詳慎推求。如:「反覆思量」、「反覆練習(xí)」。《文選。楊脩。荅臨淄侯箋》:「誦讀反覆,雖諷雅頌不復(fù)過此?!?br />2.變易無常、不可恃?!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咐系?!你記好我一句話,以愚兄所見,我們中國大局,將來有得反覆哩!」
3.原已漸瘉的病,忽又發(fā)作轉(zhuǎn)壞。
分類:
動(dòng)蕩
修辭格
變化無常
傾覆
修辭
再三
翻轉(zhuǎn)
來回
反復(fù)
重復(fù)
重迭
復(fù)再
反覆
考慮
往返
顛倒
動(dòng)亂
翻來覆去
一語
語句
申說
強(qiáng)烈
情感
辭手
手法
本義
一例
《國語辭典》:
反復(fù)(反復(fù))
拼音:
fǎn fù
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復(fù)?!段饔斡洝返谌寤兀骸肝依蠈O再不曾住腳,比急遞鋪的鋪兵還甚,反復(fù)里外,奔波無已?!?/div>
分類:
反覆
動(dòng)蕩
修辭格
變化無常
傾覆
修辭
再三
翻轉(zhuǎn)
重復(fù)
來回
重迭
復(fù)再
考慮
動(dòng)亂
顛倒
往返
翻來覆去
反復(fù)
一語
語句
申說
強(qiáng)烈
情感
辭手
手法
本義
一例
《漢語大詞典》:
偕隱(偕隱)
一起隱居。
《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后代詩文中“偕隱”一語,是用 東漢 鮑宣 桓少君 夫婦同歸鄉(xiāng)里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尚寶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
:“使?fàn)柗蛐屹呻[之有人,期沒齒而無憾?!?郁達(dá)夫
《寄內(nèi)》
詩之一:“青山紅粉兩蹉跎,偕隱名山計(jì)若何?”參見“ 鹿車 ”。
分類:
隱居
后代
詩文
一語
是用
《國語辭典》:
鹿車(鹿車)
拼音:
lù jū
1.鹿拉的車。《南史。卷七九。夷貊傳下。東夷傳》:「有馬車、牛車、鹿車。國人養(yǎng)鹿如中國畜牛,以乳為酪。」
2.比喻空間狹小的車?!逗鬂h書。卷二六。趙憙傳》:「載以鹿車,身自推之?!?/div>
分類:
佛教語
車子
小車
鹿車
緣覺乘
中乘
《國語辭典》:
一轉(zhuǎn)語(一轉(zhuǎn)語)
拼音:
yī zhuǎn yǔ
不因循原有的評(píng)語、觀點(diǎn),而另賦新意。宋。辛棄疾〈臨江仙。莫笑吾家蒼壁小詞。序〉:「主人戲下一轉(zhuǎn)語,為蒼壁解嘲?!?/div>
分類:
佛家
一句話
禪宗
參禪
啟發(fā)
一語
恍然大悟
轉(zhuǎn)機(jī)
機(jī)鋒
《國語辭典》:
方音
拼音:
fāng yīn
方言的語音。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因諸種因素影響,往往形成語音的差別,在標(biāo)準(zhǔn)音確立后,不同于標(biāo)準(zhǔn)音的概稱為「方音」。
分類:
方音
方言
語音
一語
同地
地區(qū)
演變
《漢語大詞典》:
后置
一語法成分的后放
置于一語法上有關(guān)系的詞之后
分類:
后置
一語
語法
《國語辭典》:
音變(音變)
拼音:
yīn biàn
一語音在連續(xù)發(fā)音詞句中,因受前后音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或語言中某音古今發(fā)音有別,都稱為「音變」。常見的音變有同化、異化、弱化、交替等。如口語的「很好」,「很」字變?yōu)殛柶健?/div>
分類:
音變
一語
語音
連續(xù)
發(fā)音
音詞
詞句
前后
影響
《國語辭典》:
艋舺
拼音:
měng jiǎ
臺(tái)北市萬華的舊稱。為凱達(dá)格蘭族「獨(dú)木舟」一語的音譯。在新店溪與大漢溪交會(huì)處,因停泊許多艋舺來此交易,而被稱為「艋舺」,日治時(shí)代以日語雅化為同音字「萬華」。參見「萬華」條。
分類:
臺(tái)北
北市
舊稱
蘭族
一語
音譯
《國語辭典》:
格義(格義)
拼音:
gé yì
用該文化原有的概念,去解釋從另一語言文化翻譯來的新觀念。格義源于早期佛教傳入漢地時(shí),沙門用老、莊等外典比附解釋佛法。《高僧傳。卷四。高邑竺法雅》:「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div>
分類:
文化
原有
解釋
一語
言文
翻譯
觀念
《國語辭典》:
同源詞(同源詞)
拼音:
tóng yuán cí
同一語根所衍生的不同語詞。其來源相同,故在語音、語義都保留若干關(guān)系,是語言史研究的重要資料??芍敢粋€(gè)語言中的現(xiàn)象,如漢語的「剛」和「強(qiáng)」;亦可指同語系不同語言中的語詞,如漢語的「三」及藏語的gsum。
分類:
音義
相關(guān)
一語
語源
孳生
詞素
《漢語大詞典》:
同源字
音、義相同或相近,屬同一語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識(shí)”等。 王力
《同源字論》
一:“凡音義皆近,音近義同,或義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這些字都有同一來源。” 王力
《同源字論》
二:“但是同源字還有一個(gè)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讀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須以先 秦 古音為依據(jù),因?yàn)橥醋值男纬桑^大多數(shù)是上古時(shí)代的事了。”
分類:
相近
一語
語源
《國語辭典》:
言來語去(言來語去)
拼音:
yán lái yǔ qù
1.你一言我一句的說話?!端疂G傳》第二四回:「三鐘酒落肚,鬨動(dòng)春心,又自兩個(gè)言來語去,都有意了?!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府?dāng)下言來語去,又說了半天別的閑話。」
2.詳詳細(xì)細(xì)?!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呶寤兀骸傅蚁j愌詠碚Z去,把家中從前受罪的營生,一一告訴。」
3.用話勸說?!端疂G傳》第二一回:「我今日吃這婆子言來語去,央了幾杯酒,打熬不得。夜深,只得睡了罷?!?/div>
分類:
談笑
一言
一語
彼此
應(yīng)對
《國語辭典》:
一言難盡(一言難盡)
拼音:
yī yán nán jìn
事情非常復(fù)雜,無法在倉卒間用簡單的話把它說得清楚?!端疂G傳》第一五回:「我們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魚。如今泊子里把住了,絕了我們衣飯,因此一言難盡。」《老殘游記》第五回:「老殘道:『此地有山,有水,也種稻,也種麥,與江南何異?』那人嘆口氣道:『一言難盡!』就不往下說了?!挂沧鳌敢谎噪y罄」。
分類:
情曲
曲折
復(fù)雜
非一
一語
能夠
《國語辭典》:
音系
拼音:
yīn xì
語音系統(tǒng)或音位系統(tǒng)。某一語言或方言的音系是這一語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及其歸類和相互的組合關(guān)系。
分類:
語音
音系
系統(tǒng)
音位
一語
歸類
相互
組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