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10
典故
7
詞典
39
分類詞匯
51
佛典
10
其它
3
共39,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七十三代
七十五亭
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行
七十二王
七十二變
七十二變化
七十二城
七十二道
七十二地煞
七十二帝
七十二墳
七十二峰
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沽
《分類字錦》:
七十三代
李商隱韓碑詩:傳之七十有三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按古封禪者七十二君,以唐憲宗益之,故曰七十三代也。
分類:
數目
《分類字錦》:
七十五亭
杜牧
題齊安城樓詩
不用憑闌苦回首,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
分類:
數目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疑冢
傳說 曹操 怕死后被人發(fā)掘墳墓,在 漳河 一帶造了七十二個疑冢。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疑?!?/a>:“ 曹操 疑冢七十二,在 漳河 上。 宋 俞應符 有詩題之曰:‘生前欺天絶 漢 統,死后欺人設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餘機到丘壟。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須盡發(fā)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艘嘣娭X也?!?宋 范成大 有
《七十二?!?/span>詩,自注曰:“在 講武城 外, 曹操 疑塚也?!?/div>
分類:
曹操
怕死
后被
發(fā)掘
墳墓
漳河
《國語辭典》:
七十二行
拼音:
qī shí èr háng
農工商等各行業(yè)的總稱。
分類:
行業(yè)
《分類字錦》:
七十二王
史記封禪書: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
分類:
封禪
《國語辭典》:
七十二變(七十二變)
拼音:
qī shí èr biàn
西游記人物孫悟空的七十二種變化方法。見《西游記》第二回。后亦比喻人懂得機變,應付事情的招數多。如:「任你有七十二變,也變不出我的手掌心?!?/div>
分類:
孫悟空
變化多端
策略
手法
本領
能夠
變成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變化(七十二變化)
神魔小說
《西游記》
寫 孫悟空 神通廣大,有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后以七十二變化形容詭變多端。
《西游記》
第二回:“這猴王也是他一竅通時百竅通,當時習了口訣,自修自煉,將七十二般變位,都學成了。”
《工人歌謠選·到處逐瘟神》
:“到東東叫滾,到西西喊打,盡你七十二變化,遮不住那條狼尾巴?!?/div>
分類:
神魔
孫悟空
神通廣大
七十二
本領
《分類字錦》:
七十二城
元史郭侃傳:侃從宗王錫里庫西征,至克實密爾部呼哩蘇勒坦降,西戎,大國也,破其東城,得七十二城琵琶。
分類:
琵琶
《分類字錦》:
七十二道
五代史司天考:以黃道一周分為八節(jié),一節(jié)之中分為九道,盡七十二道,而使日月無所隱其斜正之勢焉。
分類:
數目
《國語辭典》:
七十二地煞
拼音:
qī shí èr dì shà
道教謂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元末明初施耐庵以此附會為小說《水滸傳》里梁山泊的大小頭領,共一○八人。《水滸傳》第二回:「此殿內鎮(zhèn)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伯單八個魔君在里面。」后用來比喻兇惡難惹的人物。如:「他是來自七十二地煞的人物,別惹他!」
分類:
道教
北斗
星中
七十二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帝
指上古到 泰山 封禪的君主。相傳上古到 泰山 封禪者有七十二君。見
《
史記·封禪書
》
引 管仲 語。 唐 李白
《大獵賦》
:“方將延榮光於后昆,軼玄風於邃古,擁嘉瑞,臻元符,登封於 太山 ,篆德於 社首 ,豈與乎七十二帝同條而共貫哉!”
分類:
泰山
封禪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墳(七十二墳)
即七十二疑冢。 清
陳恭尹
《鄴中》
詩:“七十二墳秋草遍,更無人表 漢 將軍?!?/div>
分類:
七十二
《分類字錦》:
七十二峰
朱子石□峰詩:七十二峰都插天,一峰石廩舊名傳。
分類:
七十二峰
衡山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福地
道家謂人世間七十二處神仙所居之地。
《
云笈七籤
》
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
:“青蜺下望憑云煙,石壁中開日月懸。傍通七十二福地,白玉樓臺羅洞天?!?/div>
分類:
道家
人世間
七十二
神仙
所居
《漢語大詞典》:
七十二沽
河北省 境 白河 支流,相傳有七十二沽,其在 天津 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 天津 。 清
黃遵憲
《水濱》
詩:“七十二沽秋色滿,不堪吹鬢半胡塵。” 錢仲聯 注引
《
畿輔通志
》
:“ 天津 有七十二沽之名,在縣境者實祇二十一沽,皆從 西潞河 名也。 西潞河 一名 西沽河 。在 寶坻 者二十九沽,在 寧河 者二十二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 東潞河 名。 東潞河 一名 東沽河 ?!?/div>
分類:
河北
白河
支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