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詞典 8分類詞匯 17
《國語辭典》:箭衣  拼音:jiàn yī
古代射手所穿的窄袖衣服?!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赣钟型榈囊粋€(gè)人,五尺以上身材,六十外歲年紀(jì),花白胡須,頭戴一頂氈笠子,身穿箭衣,腰插彈弓一張,腳下黃牛皮靴?!?/div>
分類:服裝上半
《漢語大詞典》:齾丑
舊時(shí)“五”的隱語?!俺蟆弊痔澣庇疫叺纳习脒厼椤拔濉?。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九集·市語》:“不若吾鄉(xiāng)市語有文理也。一為旦底,二為斷工,三為橫川,四為側(cè)目,五為齾丑?!?/div>
《國語辭典》:胸部  拼音:xiōng bù
動(dòng)物頸部以下,腹部以上的部位。如:「他的胸部被迎面跑來的人撞了一下?!?/div>
《國語辭典》:面月印記(面月印記)  拼音:miàn yuè yìn jì
在面部印上半月形記號(hào)?!读砍烧Z注解。兵部》:「面月印記:武科所用射馬箭之馬,皆由兵部驗(yàn)看,在面上烙以火印,形如半月,曰面月印記?!?/div>
《國語辭典》:大歌劇(大歌?。 ?span id="vun7leh" class='label'>拼音:dà gē jù
一種歌劇體裁。十九世紀(jì)上半葉流行于法國的一種嚴(yán)肅歌劇。為法語Grand opéra的意譯。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劇,題材多為反映歷史故事,追求奢華的舞臺(tái)效果,在劇中穿插華麗的芭蕾舞場面。如梅耶貝爾(G.Meyerbeer)的《清教徒》、《非洲女郎》。
《漢語大詞典》:槅子門(槅子門)
上半部裝有格眼的門扇。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那此白紙糊的槅子門,每扇都已關(guān)好?!?/div>
《漢語大詞典》:短上衣
穿在身體上半部的類似外套的短外衣,通常有前開門、領(lǐng)、翻領(lǐng)(卜頭)、袖子及口袋,長度從腰部至臀部不等,有時(shí)單獨(dú)穿,有時(shí)作為一套衣服的一部分穿
女子穿的合體茄克,長及腰部或更短些
《漢語大詞典》:黑白月
(1).古 印度 歷法稱太陰歷上半月為白月,下半月為黑月,因以“黑白月”指一月。參見“ 黑月 ”。
(2).圓形似月的硯池,隔分為磨墨與盛水兩部分,前者黑,后者明,故稱。 宋 蘇軾 《龍尾石月硯銘》:“萋萋兮霧縠石,宛宛兮黑白月。其受水也哉生明,而運(yùn)墨者旁死魄?!?/div>
《漢語大詞典》:黑月
即黑分。底哩三昧耶不動(dòng)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又法黑月八日夜,於寒林中取 母耶摩奴沙 坐其上,念誦滿一萬徧,彼 摩奴沙 即動(dòng)耳。”云笈七籤卷六三:“經(jīng)曰:十五日前為白月,陽符火木用事;后十五日為黑月,陰符金水用事。” 宋 蘇軾 《留別蹇道士拱辰》詩:“黑月在濁水,何曾不清明?!眳⒁姟?黑分 ”。
《漢語大詞典》:德國古典哲學(xué)
18世紀(jì)末至19世紀(jì)上半葉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jí)哲學(xué)。創(chuàng)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fèi)爾巴哈為最后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xué)的主要成就是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內(nèi)核”與費(fèi)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nèi)核”。德國古典哲學(xu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gè)來源之一。
《漢語大詞典》:上半截
上半段;前半部分。《水滸傳》第四二回:“那大漢上半截不著一絲,露出鬼怪般肉?!?span id="qvgeqec"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路旁有棵多年的乾老樹,那老樹上半截,剩了一個(gè)梢兒活著,下半截都空了?!?span id="4hrfiz3"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五回:“我又問了 繼之 他所談的上半截,方才知道是 茍才 那年帶了大兒子到 杭州 去就親,聽來的一段故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