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山西將
 
山東出相
 
山西將種
 
山東氣

相關人物
上官桀
 
傅介子
 
公孫賀
 
廉褒
 
李廣
 
李蔡
 
王剪
 
甘延壽
 
白起(武安君)
 
蘇建
 
蘇武
 
趙充國
 
辛武賢
 
郁郅王圍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辛慶忌列傳〉~2998~
贊曰: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秦將軍白起,郿人;王剪,頻陽人。漢興,郁郅王圍、甘延壽,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李廣、李蔡,杜陵蘇建、蘇武,上邽上官桀、趙充國,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賢、慶忌,皆以勇武顯聞。蘇、辛父子著節(jié),此其可稱列者也,其馀不可勝數。何則?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zhàn)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蛊滹L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
《國語辭典》:上官  拼音:shàng guān
1.屬官對自己長官的尊稱?!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性復多虱,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2.復姓。如漢有上官桀。
《漢語大詞典》:上官儀
(約605-664)唐代詩人。字游韶,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貞觀初進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則天所殺。詩風華美綺麗,有“上官體”之稱。又歸納詩歌中的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的定型有一定影響。
分類:詩人河南
《漢語大詞典》:上官體(上官體)
初 唐 詩人 上官儀 ,詩多應制而作,內容空虛,講求駢儷對仗,風靡一時,稱為“上官體”。舊唐書·上官儀傳:“本以詞彩自達,工於五言詩,好以綺錯婉媚為本。 儀 既貴顯,故當時多有效其體者,時人謂為上官體?!?/div>
《漢語大詞典》:堂上官
見“ 堂上 ”。
《國語辭典》:堂上  拼音:táng shàng
1.大堂之上?!抖Y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zhí)玉不趨?!?br />2.稱謂。對父母的敬稱?!抖膛陌阁@奇》卷二五:「見過泰山,又請岳翁受禮;參完堂上,還叫父母升廳?!?br />3.茶樓餐廳的服務人員?!抖昴慷弥脂F狀》第六回:「那堂上抖開來一看,是一塊方方的藍洋布?!?br />4.舊時對司法機關主審官員的敬稱?!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赣致犔蒙习洋@堂一拍,罵道:『這個淫婦,真正刁狡!拶起來!』」
《漢語大詞典》:今上官家
當朝的皇帝。《宣和遺事》后集:“乃云:‘記得父是今上官家,弟不知為何王名位?!?/div>
分類:當朝帝王
《國語辭典》:憲臺(憲臺)  拼音:xiàn tái
1.御史治事的地方。參見「御史臺」條。
2.屬吏對長官的尊稱?!陡;萑珪?。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回天挽日之功,皆出憲臺起死噓枯之賜矣?!?/div>
《國語辭典》:軒冕(軒冕)  拼音:xuān miǎn
古代卿大夫的車服。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員才可以乘軒服冕。后借指官位爵祿或顯貴的人?!逗鬂h書。卷五二。崔骃傳》:「臨雍泮以恢儒,疏軒冕以崇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是白公脫屣塵埃,投棄軒冕,一種非凡光景,豈不是個謫仙人?」
《國語辭典》:郎君  拼音:láng jūn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度龂尽>硭娜?。蜀書。王平傳》:「自非郎君進忠言于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岳,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后于張輔吳坐中相遇,別駕喚?。骸哼瓦屠删??!弧挂沧鳌咐勺印?。(3)本指太守之子,后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煬帝逸游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于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抖膛陌阁@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br />2.嫖客。元。秦??夫《東堂老》第四折:「我勸你兩個風流子弟,可也別尋一個合死的郎君。」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老兒。別的郎君子弟,經商客旅,都不打緊,我有兩個人,都是倉官?!?/div>
《國語辭典》:上臺(上臺)  拼音:shàng tái
1.上司。唐。白居易 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詩:「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肝覀儗⒋耸聰⒁粋€簡明的稟帖,稟明上臺,看上臺如何批下來,我們遵照辦理就是了?!?br />2.登上舞臺或講臺?!都t樓夢》第五四回:「文官等聽了出來,忙去扮演上臺?!?br />3.比喻出任官職或掌權。如:「從他平常的行止看來,一旦上臺后定有一番作為?!?/div>
《國語辭典》:上臺(上檯)  拼音:shàng tái
舊俗嫁女陪送妝奩,用兩人肩挑一臺,稱為「上臺」。
《國語辭典》:賜紫(賜紫)  拼音:sì zǐ
唐代官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官位不到三品和五品的人,則有賜紫賜緋,賜紫必兼金魚袋。見《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也稱為「賜金紫」。
《漢語大詞典》:申聞(申聞)
謂以文狀呈達上官。北史·古弼傳:“ 弼 入欲陳奏,遇帝與給事中 劉樹 碁,志不聽事。 弼 侍坐良久,不獲申聞?!?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四:“官府多用申解二字……凡以狀達上官,必曰申聞?!?span id="xzmzmeh"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五回:“ 李肅 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 董卓 ?!?/div>
分類:文狀上官
《國語辭典》:淑人  拼音:shú rén
1.有德的君子?!对娊?。曹風。鸤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br />2.閑雅貞靜的女子。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四。江廟泥神記》:「有淑人兮邦之媛,佩明月兮紐蘭荃?!?br />3.清室皇宮后妃中,三品命婦的封號?!队讓W瓊林。卷一。文臣類》:「秩官既分九品,命婦亦有七階。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div>
《國語辭典》:淑女  拼音:shú nǚ
閑雅貞靜的女子?!对娊?。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國演義》第五四回:「正所謂淑女配君子,豈以年齡上下相嫌乎?」
《漢語大詞典》:常參(常參)
(1).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見皇帝,稱常參。 唐 張籍 《早朝寄白舍人嚴郎中》詩:“常參班里人猶少,待漏房前月欲西。”新五代史·雜傳·李琪:“ 唐 故事,天子日御殿見羣臣,曰常參?!?br />(2).泛指定期入朝為常參。 宋 梅堯臣 《夢后寄歐陽永叔》詩:“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焙髮賳T依一定時間謁見上官亦稱常參。
(3).屬員依一定時間謁見上官亦稱常參。
《漢語大詞典》:承風(承風)
(1).接受教化。《楚辭·遠游》:“聞 赤松 之清塵兮,愿承風乎遺則?!?span id="dwyqj2v"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承風,蒙被休經?!?br />(2).謂迎合上官的意圖。風,口風。后漢書·龐參傳:“ 參 名忠直,數為左右所陷毀,以所舉用忤帝旨,司隸承風案之?!?span id="at1vyfx" class="book">《明史·唐文獻傳》:“ 文獻 曰:‘亦知公無意殺之也,第臺省承風下石,而公不早訖此獄,何辭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