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4分類詞匯 83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巳 → 巳已”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重三  拼音:chóng sān
陰歷三月三日上巳日。唐。閻朝隱 三日曲水侍宴應(yīng)制詩:「三月重三日,千春續(xù)萬春。」
《漢語大詞典》:重卦
謂重迭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兩個(gè)單卦組成,凡六爻。 唐 孔穎達(dá) 周易正義·第二論重卦之人:“然重卦之人,諸儒不同……今依 王輔嗣 ,以 伏犧 既畫八卦,即自重為六十四卦,為得其實(shí)?!?清 孫星衍 《〈周易集解〉序》:“ 司馬季主 言演爻,不言重卦?!?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huì)研究》第一篇第一章:“數(shù)學(xué)的程度漸漸進(jìn)化,曉得三三相重,八八更可以得六十四種不同的方式了,于是乎數(shù)學(xué)的秘密更加濃重起來;一百九十二片的長磚(陽爻)和三百八十四片的短磚(陰爻)便一片一片地都發(fā)出神秘的聲音,神秘的天啟來了。這便是重卦,這便是繫辭,這便是周易之所以產(chǎn)生?!?/div>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漢以前定農(nóng)歷的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有修禊之俗,臨水洗濯,以滌除不祥。魏晉以后,則改在農(nóng)歷的三月三日?!独m(xù)漢書志。第四。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觴故事,起于晉時(shí)。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亦是此意?!?/div>
《漢語大詞典》:元巳
即上巳。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舊俗于此日臨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自 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gè)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 漢 張衡 《南都賦》:“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于陽瀕?!弊?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gè)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文選·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詩》:“麗日屬元巳,年芳具在斯?!?張銑 注:“元巳,上巳也?!?/div>
《漢語大詞典》:上除
即上巳。古代風(fēng)俗,農(nóng)歷三月上巳日,往水邊以齋戒沐浴等法去災(zāi)求福,故稱。 漢 徐干 《齊都賦》:“青春季月,上除之良,無大無小,祓於水陽?!?南朝 齊 謝朓 《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詩:“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獻(xiàn),上除方啟?!?唐 崔知賢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影媚元巳,和風(fēng)上除?!?br />升遷,升官。 南朝 宋 鮑照 《謝上除啟》:“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許,干穢悚息?!?/div>
《漢語大詞典》:三巳
即上巳。原指農(nóng)歷三月第一個(gè)巳日, 魏 以后專指農(nóng)歷的三月初三日。 晉 王廙 《洛都賦》:“若乃暮春嘉禊,三巳之辰,麗服靚粧,祓乎 洛 濱?!?唐 沈佺期 《三月三日梨園侍宴》詩:“九重馳道出,三巳禊堂開?!?/div>
《漢語大詞典》: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br />(2).一個(gè)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fù)四年?!?br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jié)龍旂?!?/div>
《國語辭典》:曲水  拼音:qū shuǐ
1.曲折的流水。如:「山谷間有曲水環(huán)繞。」
2.古代修禊盛會(huì),會(huì)者引水環(huán)曲成渠,流觴暢飲,稱為「曲水」。參見「流觴曲水」條。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曲水閒銷日,倡樓醉度旬?!?/div>
《分類字錦》:除已
蔡邕修禊文:洋洋暮春,厥月除已。
分類:上巳
《分類字錦》:藉草
謝惠連 上巳詩 藉草繞回壑。
天寶遺事:長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shè)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
分類:上巳
《國語辭典》:榆莢(榆莢)  拼音:yú jiá
1.漢代錢名,即莢錢。重三銖,錢面有「漢興」二字。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2.榆樹在春季結(jié)成的果實(shí)。清。陳維崧定風(fēng)波。蝴蝶成團(tuán)榆莢飛〉詞:「蝴蝶成團(tuán)榆莢飛,輕狂恰稱五銖衣?!?/div>
《分類字錦》:聽琴(聽琴)
韓愈上巳日燕太學(xué)聽彈琴詩序:三月初吉,司業(yè)武公總太學(xué)儒官,列宴于祭酒之堂。有儒一生,魁然其形,抱琴而來,歷階以升,鼓有虞氏之南風(fēng),賡之以文王宣父之操。
分類:上巳
《漢語大詞典》:禊事
禊祭之事。指三月上巳臨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dòng)。《晉書·王羲之傳》:“ 永和 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huì)于 會(huì)稽 山陰 之 蘭亭 ,修禊事也?!?宋 張孝祥 《拾翠羽》詞:“禊事纔過,相次禁煙追逐?!?元 王惲 《清明日錦堤行樂》詩:“浪説 蘭亭 禊事修,年年春好 錦堤 游?!?/div>
《漢語大詞典》:泛酒(汎酒)
亦作“泛酒”。
(1).古代風(fēng)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飲于環(huán)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飄流,停則取飲,相與為樂,謂之“汎酒”。 晉 束晳 《三日曲水對》:“昔 周公 城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詩云:‘羽觴隨波?!眳⒁姟?流觴曲水 ”。
(2).古人用于重陽或端午宴飲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稱“汎酒”。 前蜀 韋莊 《庭前菊》詩:“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 龍山 泛酒來。” 唐 皎然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明 楊慎 《漁家傲》詞:“摘得金英來泛酒,西山爽氣當(dāng)窗牖,鬢插茱萸歌獻(xiàn)壽?!?郭沫若 《蒲劍集·〈蒲劍·龍船·鯉幟〉》:“以菖蒲泛酒(俗間在酒中對以雄黃),不僅要保持身體的清潔,還要爭取內(nèi)心的芬芳。”
《國語辭典》:流觴曲水(流觴曲水)  拼音:liú shāng qū shuǐ
古人依修禊的習(xí)俗,在每年陰歷的三月三日,在水邊盥洗,藉以驅(qū)邪。后來參加者坐在曲折環(huán)繞的水流旁,在上游放酒杯,任它順?biāo)飨拢T诤翁?,則由某人取酒杯而飲。晉。王羲之 蘭亭詩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div>
《國語辭典》:禊飲(禊飲)  拼音:xì yǐn
古人在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要到郊外水邊洗濯,清去宿垢,并飲酒作樂的宴聚?!段倪x。王融。三月三日曲水序》:「禊飲之日在茲?!埂杜f唐書。卷七。中宗本紀(jì)》:「三月甲寅,幸臨渭亭修禊飲,賜群官柳棬以辟惡?!?/div>
《國語辭典》:封山  拼音:fēng shān
1.封禪于泰山。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方握河沉璧,封山紀(jì)石?!?br />2.阻絕上山的道路,禁止人前往。如:「地震走山嚴(yán)重,如今這路段封山育林,修整道路?!?/div>
《漢語大詞典》:削籍
(1).革職。 宋 蘇軾 《上皇帝書》:“大則身首異處,破壞家門;小則削籍投荒,流離道路?!?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這廝不獨(dú)削籍清朝,抑且置身圜土?!?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馀集·老鼠拖姜》:“會(huì) 黃 以夤緣事發(fā),參送法司,其人坐 黃 受賄削籍?!?br />(2).指舊時(shí)妓女從樂籍上除名從良。 唐 房千里 《楊娼傳》:“乃陰出重賂,削去 娼 之籍,而挈之 南海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妓篤故誼:“ 麗春 者,前所識(shí)之妓也。 陳 嘗助百數(shù)十金為其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