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9
詞典
7
分類詞匯
41
其它
1
共49,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不上路
不了解
打佯兒
嘴勤
矇事
不知世事
看不來
家秧子
外行話
公子哥兒
多聞闕疑
渾蟲
不識大體
強不知以為知
識二五而不知十
《國語辭典》:
不上路
拼音:
bù shàng lù
1.不出發(fā)。如:「時間這么晚了,還不上路,什么時候才能到學校?」
2.不通情理、不給面子。如:「這個人這么不上路,很難溝通!」
3.不懂、不明白。如:「老師講解很多遍,我就是不上路?!?/div>
分類:
不懂
不出
不通
出發(fā)
通情
情理
明白
不給
給面子
《國語辭典》:
不了解
拼音:
bù liǎo jiě
不懂、不明白。如:「父母常為子女不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而感到難過?!?/div>
分類:
不了解
不懂
明白
《國語辭典》:
打佯兒(打佯兒)
拼音:
dǎ yáng ér
不懂、不知道的樣子。如:「故作打佯兒?!?/div>
分類:
不懂
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
嘴勤
積極與人交談、接觸;遇不懂之事勤于動嘴詢問。例如:做到手勤、腿勤、嘴勤。
分類:
積極
交談
接觸
不懂
動嘴
詢問
《國語辭典》:
矇事
拼音:
mēng shì
北平方言。指不懂裝懂,不會裝會,用欺騙的手法蒙蔽人。
分類:
北平
北平方言
平方
不懂
不會
欺騙
手法
蒙蔽
《國語辭典》:
不知世事
拼音:
bù zhī shì shì
不懂世俗禮義等事?!?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四八回:「天天又說我不知世事,這個也不知,那個也不學;如今我發(fā)狠把那些沒要緊的都斷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買賣,又不準我了?!?/div>
分類:
不懂
世俗
俗禮
禮義
《國語辭典》:
看不來(看不來)
拼音:
kàn bù lái
1.不想看。如:「我就是看不來她這種驕縱的脾氣。」
2.看不懂。如:「這本書太艱深了,我看不來。」
分類:
不想
不懂
《國語辭典》:
家秧子
拼音:
jiā yāng zi
北平方言。指不懂人情世故的富家子弟。
分類:
北平
北平方言
平方
不懂
人情世故
富家子
《國語辭典》:
外行話(外行話)
拼音:
wài háng huà
對某事沒經(jīng)驗或不懂所說的話。《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臺知他又說了外行話,不便再駁他,只得替他接下去?!?/div>
分類:
經(jīng)驗
不懂
《國語辭典》:
公子哥兒(公子哥兒)
拼音:
gōng zǐ gē ér
不知人情世故的富貴人家子弟。《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及至來到那悅來老店訪著了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文明小史》第五三回:「一個是江寧候補知縣,名字叫做沙得龍,是位公子哥兒,大家替他起了個號,叫做傻瓜?!?/div>
分類:
富貴人家
不懂
人情世故
子弟
《國語辭典》:
多聞闕疑(多聞闕疑)
拼音:
duō wén quē yí
雖然博學多聞,遇到不懂的地方,仍須存疑。語出《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馀,則寡尤?!购蠓褐钢t虛謹慎的學習態(tài)度?!缎绿茣?。卷一六二。獨孤及傳》:「然則多聞闕疑,不恥下問,圣人之心也?!?/div>
分類:
見多識廣
不懂
疑問
《漢語大詞典》:
渾蟲(渾蟲)
糊涂蟲。比喻不懂情理的人。
《
兒女英雄傳
》
第四回:“這 李四 本是個渾蟲?!?茅盾
《子夜》
六:“雖然他是一竅不通的渾蟲,可是 雙橋鎮(zhèn) 上并無‘鎮(zhèn)長’之流的官兒,他也還明白。”
分類:
糊涂蟲
不懂
情理
《國語辭典》:
不識大體(不識大體)
拼音:
bù shì dà tǐ
大體,指重要的道理。不識大體指缺少遠見,只計較細節(jié),而無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端螘?。卷六八。武二王傳。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識大體如此?!埂杜f唐書。卷五○。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識大體?!挂沧鳌覆恢篌w」。
分類:
不識大體
不懂
大道理
全局
觀念
《國語辭典》:
強不知以為知(強不知以為知)
拼音:
qiǎng bù zhī yǐ wéi zhī
本不瞭解某事而硬要裝成知道?!剁R花緣》第十八回:「并且強不知以為知,一味大言欺人,未免把人看的過于不知文了?!?/div>
分類:
自己
不懂
《漢語大詞典》:
識二五而不知十(識二五而不知十)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
:“且王之所求者,鬭 晉 楚 也; 晉 楚 不鬭, 越 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焙笠浴白R二五而不知十”謂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唐
劉知幾
《
史通·品藻
》
:“夫 回瑗 可棄,而 楊 董 獲升,可謂識二五而不知十者也?!?/div>
分類:
知道
道一
不懂
懂得
得全
全面
面地
觀察
問題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