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獨(dú)膽英雄(獨(dú)膽英雄)
指不畏強(qiáng)敵,英勇奮戰(zhàn),以少勝多的杰出人物。 巴金 《生活在英雄們中間》:“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還想到 陳三 ,那個在五次戰(zhàn)役中堅守 臨津江 北岸某山頭的獨(dú)膽英雄?!?華山 《英雄的十月》:“在突出的海岸一角,獨(dú)膽英雄們殲滅了十倍于己的敵人?!?/div>
《漢語大詞典》:冬泳
冬季在江河湖海里游泳:~比賽ㄧ不畏嚴(yán)寒,堅持~。
《漢語大詞典》:不避湯火(不避湯火)
指不畏兇險。史記·貨殖列傳:“壯士在軍,攻城先登,陷陣卻敵,斬將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亦作“ 不避水火 ”。《水滸傳》第五八回:“賢弟心中有何危厄不決之難,但請盡説不妨,便當(dāng)不避水火,力為解救,與汝相助?!?/div>
分類:不畏兇險
《漢語大詞典》: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年輕人敢想敢說,敢做敢闖,毫不畏懼: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真令老一輩欽羨。
《漢語大詞典》:破柱求奸(破柱求姦)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時 張讓 弟 朔 為 野王 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 膺 厲威嚴(yán),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 讓 弟舍,藏於合柱中。 膺 知其狀,率將吏卒破柱取 朔 ,付 洛陽 獄。受辭畢,即殺之?!焙笠浴捌浦髪Α睘椴晃窓?quán)貴,搜索壞人,以正國法的典故。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謝官表》:“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dāng)破柱求姦,碎首請事。死而后已,義不茍然。”舊唐書·畢構(gòu)傳:“ 睿宗 聞而善之,璽書勞曰:‘……覽卿前后執(zhí)奏,何異破柱求姦?’”亦省作“ 破柱 ”。 宋 司馬光 《送聶之美攝尉韋城》:“官曹大兒戲,弓槊小軍行。破柱飜偷窟,傾林索盜贓?!?/div>
《國語辭典》:視險如夷(視險如夷)  拼音:shì xiǎn rú yí
視危險如平安。形容面對危險,毫不畏懼。晉。史援 后漢史君頌:「處溢不驕,居勞不憚,視險如夷,忘身逐叛?!挂沧鳌敢曤U若夷」。
《國語辭典》:履險如夷(履險如夷)  拼音:lǚ xiǎn rú yí
履,行走。夷,平坦、平安。履險如夷指走危險的路像走平地一樣。比喻人在艱難環(huán)境中,奮不顧身,沉著應(yīng)付。如:「那位特技人員在高空中走鋼絲,卻神色自若,履險如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