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7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不稱(不稱)  拼音:bù chēng
不顯揚(yáng)、不贊譽(yù)?!段倪x。司馬相如。封禪文》:「紛綸威蕤,湮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shù)。」
《國語辭典》:不稱(不稱)  拼音:bù chèng
1.不合、不符?!对娊?jīng)。曹風(fēng)。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誰知偏不稱我的意,偏打我的嘴,半空里又跑出個(gè)張華來告了一狀。」
2.不勝任?!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括母因曰:『不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div>
《國語辭典》:不稱職(不稱職)  拼音:bù chèng zhí
對職務(wù)不能勝任。如:「他原先已升任經(jīng)理之位,卻因表現(xiàn)不稱職,又遭降調(diào)。」
《國語辭典》:不稱心(不稱心)  拼音:bù chèng xīn
不如意,不符合心意?!?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五回:「吃著肥鵝,又宰肥鴨。或不稱心,連桌一推;衣裳不如意,不論綾緞新整,便用剪刀剪碎?!埂?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所謂『不安其室』者,不過因衣服飲食不稱心,在家吵鬧,七子所以自認(rèn)不是?!?/div>
《國語辭典》:本末不稱(本末不稱)  拼音:běn mò bù chèng
事物的內(nèi)容或價(jià)值與名分不符?!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今王侯朝賀以倉璧,直數(shù)千,而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顾?。劉攽〈太學(xué)申監(jiān)狀〉:「唯此學(xué)正差人卻與詔旨違戾,本末不稱,義理未安?!?/div>
《分類字錦》:不稱官閥(不稱官閥)
后漢書鄭康成傳:大將軍袁紹總兵冀州,遣使要康成大會(huì)賓客。時(shí)汝南應(yīng)劭亦歸于紹,因自贊曰:故太山太守應(yīng)仲遠(yuǎn),北面稱弟子,何如?康成笑曰:仲尼之門,考以四科,回賜之徒,不稱官閥。劭有慚色。
分類:
《韻府拾遺 灰韻》:舉不稱才(舉不稱才)
魏書·孝靜帝紀(jì)》:天平三年春正月,詔百官舉士,舉不稱才者,兩免之。
《國語辭典》:不可  拼音:bù kě
1.禁止、不許?!睹献?。滕文公上》:「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jié)h。班固 兩都賦序:「斯事雖細(xì),然先臣之舊式,國家之遺美,不可闕也?!?br />2.不可能?!墩撜Z。公冶長》:「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jié)h。賈誼鵩鳥賦〉:「天不可預(yù)慮兮,道不可預(yù)謀?!?/div>
《國語辭典》:不入  拼音:bù rù
1.不進(jìn)入?!段倪x。李斯。上書秦始皇》:「使天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埂段倪x。任昉。奏彈劉整》:「馬援奉嫂,不冠不入,汜毓字孤,家無常子?!?br />2.不稱、不配。如:「不入流」。
《國語辭典》:不謂(不謂)  拼音:bù wèi
1.不說、不以為。《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坐罷軟不勝任者,不謂罷軟,曰:『下官不職』。」晉。干寶晉紀(jì)總論〉:「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謂浚己以生也?!?br />2.不料、意想不到。《宋史。卷三七三。列傳。洪皓》:「事聞,上語輔臣曰:『不謂書生能臨事達(dá)權(quán)。』
《國語辭典》:伯仲  拼音:bó zhòng
1.兄弟間排行的次序?!抖Y記。檀弓上》:「幼年,冠字,五十以伯仲?!固???追f達(dá)。正義:「二十之時(shí),雖云伯仲,皆配某甫而言;五十之時(shí),直呼伯仲?!?br />2.形容才能相當(dāng),不相上下者。唐。杜甫 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埂读凝S志異。卷一。嬌娜》:「畫黛彎蛾,蓮鉤蹴鳳,與嬌娜相伯仲也?!?br />3.朋黨。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笘|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
《國語辭典》:伯仲之間(伯仲之間)  拼音:bó zhòng zhī jiān
才能相當(dāng),不相上下?!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div>
《漢語大詞典》:彼其
亦作“ 彼己 ”。亦作“ 彼記 ”。
(1).《詩·曹風(fēng)·候人》:“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鄭玄 箋:“不稱者言其德薄而服尊?!?span id="bnjtnl9" class="book">《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禮記·表記引作“彼記”。后以“彼其”、“彼己”譏功德不稱其位者。后漢書·明帝紀(jì):“陳負(fù)乘,刺彼己,永念慙疚,無忘厥心?!?span id="j9ff7nv"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jì),若此終年無益國朝,將掛風(fēng)人‘彼其’之譏。” 唐 劉禹錫 《蘇州加章服謝宰相狀》:“有黷陟明之典,誠招彼己之譏。” 宋 王禹偁 《謝衣襖表》:“飾之瑞獸,空傾率舞之心;徵乃維鵜,難免彼己之刺?!?br />(2).代詞。那,那個(gè);他。《詩·王風(fēng)·揚(yáng)之水》:“彼其之子,不與我戍 申 ?!?鄭玄 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音相似?!?宋 王安石 《傷仲永》:“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nóng)書》:“則未知彼其亦曰:此吾友也,是其來也,將進(jìn)我以善也?!?/div>
《國語辭典》:不臣  拼音:bù chén
1.人臣不守臣道。如:「好好的一個(gè)國家,落得君不君、臣不臣的,哪有強(qiáng)盛的可能?!埂墩撜Z。顏淵》:「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監(jiān)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則駕被擄矣?!?br />2.不稱臣屈服。漢?;笇挕尔}鐵論。夲議》:「匈奴背叛不臣,數(shù)為暴于邊鄙?!埂缎绿茣?。卷一○○。列傳。裴矩》:「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討之久矣?!?br />3.不以臣禮相待。表示恭敬?!抖Y記。學(xué)記》:「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dāng)其為尸則弗臣也?!?/div>
《國語辭典》:郎當(dāng)(郎當(dāng))  拼音:láng dāng
1.衣服寬長不合身。宋。楊億 傀壘詩:「若教鮑老當(dāng)筵舞,轉(zhuǎn)更郎當(dāng)舞袖長?!?br />2.潦倒、落魄的樣子。《西湖二集》卷一二:「汝怎生一病郎當(dāng)至此?莫不是胸中有隱微之事,可細(xì)細(xì)與我說知?!?br />3.疲倦、頹倒的樣子?!缎咽篮阊?。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在山東兗州府碼頭上,各家的管家打開了銀包,兌了多少銅錢,放在皮箱里頭,壓得那馬背郎當(dāng),擔(dān)夫痑軟?!?br />4.年齡的大約之詞。如:「二十郎當(dāng)」。
5.刑具。也作「瑯珰」、「鋃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