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俗語佛源】
小說《西湖佳話·南屏醉跡》中有濟公的一段話:「你一個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豈不聞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況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幾根木頭?」這種關(guān)于空間大小平等、涉入無礙的「不可思議」境界,在大乘經(jīng)中多有反映?!毒S摩詰經(jīng)·不思議品》謂:「以須彌(高山名)內(nèi)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埂独銍澜?jīng)》卷二也說:「不動道場,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萬國土?!埂度A嚴經(jīng)》更是反復(fù)論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賢行愿品》說:「一切諸世界,入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復(fù)不離散。」又如《梵行品》說:「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怪袊娜A嚴宗在《華嚴經(jīng)》的教義基礎(chǔ)上,建立了「事事無礙」、「一多相容」、「微細相容」、「唯心回轉(zhuǎn)」等宗義。華嚴宗認為:見須彌山高廣,是自心作大;見芥子微細,是自心作小。而須彌山和芥子本無大小之別,故得以涉入無礙?!?李明權(quán))
花花世界
【俗語佛源】
佛教關(guān)于「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業(yè)經(jīng)》說:「佛土生五色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褂帧?a target='_blank'>梵網(wǎng)經(jīng)》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提樹下。后俗語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褂秩纭逗蔚洹返谝换兀骸钢薪绫闶墙袢沾蟊娝〉幕ɑㄊ澜??!梗ɡ蠲鳈?quán))
二義──世界二義
【三藏法數(shù)】
(出楞嚴經(jīng))
〔一、世遷流義〕,世遷流者,謂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遷流也。只如昨日是過去,今日是現(xiàn)在,明日是未來,如此遷移流動,無有間歇也。
〔二、界方位義〕,界方位者,謂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有定位,不相混亂也。
四持──世界四持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經(jīng)云:彼須彌山,微塵數(shù)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莊嚴世界海住在其中。(梵語須彌,華言妙高。)
〔一、能持風輪〕,謂此風輪,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風輪。
〔二、所持香?!常^此香水海,因為風輪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
〔三、海出蓮華〕,謂此香水海中,出生大蓮華,為世界種,十方剎土皆為大蓮華之所含攝,故曰海出蓮華。
〔四、華持剎海〕,謂此大蓮華,能持世界剎海,安住其中,四方均平,清凈堅固,故曰華持剎海。(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
四輪持世界
【三藏法數(shù)】
(出佛祖統(tǒng)紀)
輪取持載之義。華嚴經(jīng)云:三千大千世界依于水輪、風輪、空輪。不言金輪者,文略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三千大千者,總別兼稱也。)
〔一、金輪〕,大地之下有金輪,起世因本經(jīng)云:水上有風,吹轉(zhuǎn)此水,于上成金,如熟酥生膏,是名金輪。
〔二、水輪〕,金輪之下有水輪。菩薩藏經(jīng)云:最上風輪,為水輪之所依止,其水量高六十八百千由旬。(梵語由旬,華言限量。)
〔三、風輪〕,水輪之下有風輪。菩薩藏經(jīng)云:風輪量高六萬八千俱胝。(梵語俱胝,華言百億。)
〔四、空輪〕,風輪之下有空輪。華嚴經(jīng)云:空無所依。雖無所依,然由眾生業(yè)感,世界次第安住。
二十重華藏莊嚴世界海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
謂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蓮華之上,種種妙寶莊嚴,含藏一切世界,深廣無窮也。此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shù)風輪所持;此微塵數(shù)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凈堅固,金剛輪山,周匝圍繞,地海眾樹,各有區(qū)別。金剛輪山內(nèi)所有大地,一切皆以金剛所成,諸摩尼寶以為間錯,普現(xiàn)如來所有境界,如天帝網(wǎng),于中布列。此大地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香水海,一一妙寶充滿其中,一一香水海各有四天下微塵數(shù)香水河,右旋圍繞,一一河各有世界海微塵數(shù)莊嚴,此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香水海中,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種安住,一一世界種,復(fù)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各各依住,各各形狀,各各莊嚴等。一一世界種,或作須彌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諸莊嚴等形,悉在此世界海中,分布而住。其最中央香水海,名無邊妙華光。以現(xiàn)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為底,出大蓮華,名一切香摩尼王莊嚴。有世界種,名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其二十重莊嚴世界,皆從此出。其最下重世界,名最勝光。遍照此上,過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有世界名種種香蓮華妙莊嚴。如是乃至最上第二十重世界,名妙寶焰。此第二十重世界,自下而上,各有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周匝圍繞。各有佛出現(xiàn),教化眾生。娑婆世界,正當?shù)谑?,即是毗盧遮那如來所出現(xiàn)之處。此二十重世界,皆在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此世界海,乃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于世界微塵數(shù)劫,修菩薩行時,親近微塵數(shù)佛之所嚴凈,故稱所修實因,感報此莊嚴重重無盡世界也。(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梵語摩尼,華言如意。天帝網(wǎng)者,謂帝釋殿有千珠寶網(wǎng),交光相映也。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四天下者,東弗于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一、最勝光遍照華藏世界〕,此第一重世界,依眾寶摩尼華而住,其狀猶如摩尼寶形,一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離垢燈。(如摩尼寶形者,謂摩尼狀有八楞,似方不方,似圓不圓,世界如彼故也。離垢燈者,謂離煩惱、所知二障,智眼清凈,照世如燈故也。)
〔二、種種香蓮華妙莊嚴華藏世界〕,此第二重世界,依寶蓮華網(wǎng)而住,其狀猶如師子之座,二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師子光勝照。
〔三、一切寶莊嚴普照光華藏世界〕,此第三重世界,依種種寶瓔珞住,其形八隅;三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凈光智勝幢。
〔四、種種光明華莊嚴華藏世界〕,此第四重世界,依眾色金剛尸羅幢海住,其狀猶如摩尼蓮華,四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金剛光明無量精進力善出現(xiàn)。
〔五、普放妙華光華藏世界〕,此第五重世界,依一切樹莊嚴寶輪網(wǎng)海住,其形普方,而多有隅角。五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香光喜力海。
〔六、凈妙光明華藏世界〕,此第六重世界,依金剛宮殿海住,其形四方。六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普光自在幢。
〔七、眾華焰莊嚴華藏世界〕,此第七重世界,依一切寶色焰海住,七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歡喜海功德名稱自在光。
〔八、出生威力地華藏世界〕,此第八重世界,依種種寶色蓮華座虛空海住,其狀猶如因陀羅網(wǎng)。八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廣大名稱智海幢。(因陀羅網(wǎng),即天帝網(wǎng)也。)
〔九、出妙音聲華藏世界〕,此第九重世界,依恒出一切妙音聲莊嚴云摩尼王海住,其狀猶如梵天身形。九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清凈月光相無能摧伏。
〔十、金剛幢華藏世界〕,此第十重世界,依一切莊嚴寶師子座摩尼海住,其狀周圓。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一切法海最勝王。
〔十一、恒出現(xiàn)帝青寶光明華藏世界〕,此第十一重世界,依種種殊異華海住,其狀猶如半月之形。十一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無量功德海。
〔十二、光明照耀華藏世界〕,此第十二重世界,依華旋香水海住,狀如華旋。十二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超釋梵。
〔十三、娑婆華藏世界〕,此第十三重世界,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wǎng)而住,其狀猶如虛空。十三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其佛即毗盧遮那如來世尊也。
〔十四、寂靜離塵光華藏世界〕,此第十四重世界,依種種寶衣海住,其狀猶如執(zhí)金剛形。十四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遍法界勝音。
〔十五、眾妙光明燈華藏世界〕,此第十五重世界,依凈華網(wǎng)海住,其狀猶如卐字之形。十五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不可摧伏力普照幢。
〔十六、清凈光遍照華藏世界〕,此第十六重世界,依種種香焰蓮華海住,其狀猶如龜甲之形。十六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清凈日功德眼。
〔十七、寶莊嚴藏華藏世界〕,此第十七重世界,依光明藏摩尼藏海住,其形八隅。十七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無礙智光明遍照十方。
〔十八、離塵華藏世界〕,此第十八重世界,依眾妙華師子座海住,狀如珠瓔。十八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無量方便最勝幢。
〔十九、清凈光普照華藏世界〕,此第十九重世界,依無量色香焰須彌山海住,其狀猶如寶華旋布。十九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普照法界虛空光。
〔二十、妙寶焰華藏世界〕,此第二十重世界,依一切諸天形摩尼王海住,其狀猶如寶莊嚴具。二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福德相光明。
世界顛倒
【三藏法數(shù)】
世謂過去現(xiàn)在未來遷流為世,界謂東西南北四方分位為界,以世涉方,故名世界。顛倒者,眾生迷失真性,念念遷流,住妄境界,起諸倒見,故名世界顛倒。
世界相續(xù)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xiàn)在為世,故名世界。由眾生于清凈心體,一念不覺,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則搖動,故有風輪,執(zhí)持世界;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此之世界,同諸眾生業(yè)力,依空安立而有成壞之劫,壞而復(fù)成,成而復(fù)壞,終始相續(xù),無有斷絕,故名世界相續(xù)。(空昧相形者,空即明也,昧即暗也。明暗互相,形影動搖不定,故有風輪生也。執(zhí)持世界者,金水土三輪,皆為所載持也。明覺立堅者,一念妄明,堅執(zhí)不移,故有金輪生也。保持國土者,謂金體貴重,故云保持?;鸸鉃樽兓哉?,謂火能變生為熟,變腐為堅等。實(編者注:「實」疑是「寶」)明生潤者,謂金能生水也?;鸸馔琳粽?,火性炎上,水性流下,如火蒸物,氣汗流下,故有水輪。含十方界,如上所明,乃是三輪相生次第。若論諸輪持于世界,最下空輪,持于風輪,風輪持于水輪,水輪持于金輪,而不言土者,土與金同是堅性,故不言也。)
世界不可思議
【三藏法數(shù)】
謂一切世界,皆由眾生業(yè)力而成,成而復(fù)壞,壞而復(fù)成,始終相續(xù),無有斷絕,故云世界不可思議。
充滿一切世界智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從定而起廣大妙用,遍滿世間,無不照了,是名充滿一切世界智。
住持一切世界智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諸眾生機器大小,而攝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世界無盡
【三藏法數(shù)】
謂一切世界,皆依虛空而住,其中世界無有盡故,是名世界無盡。
莊嚴世界
【三藏法數(shù)】
菩薩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我當以諸佛國土最上莊嚴之具而莊嚴之,故云莊嚴世界。
最勝光遍照華藏世界
【三藏法數(shù)】
此第一重世界,依眾寶摩尼華而住,其狀猶如摩尼寶形,一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離垢燈。(如摩尼寶形者,謂摩尼狀有八楞,似方不方,似圓不圓,世界如彼故也。離垢燈者,謂離煩惱、所知二障,智眼清凈,照世如燈故也。)
種種香蓮華妙莊嚴華藏世界
【三藏法數(shù)】
此第二重世界,依寶蓮華網(wǎng)而住,其狀猶如師子之座,二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佛號師子光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