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羅秀惠(1865~1943),字蔚村,號蕉麓,別署花花世界生。臺南人,師事舉人蔡國琳,光緒年間取中舉人。乙未之際,曾與舉人汪春源等人上書諫阻割臺,后避居北京。未幾,返臺定居安平,曾任《臺澎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編輯。明治三十二年(1899)臺南師范學(xué)校成立后,應(yīng)聘為教務(wù)囑托,教授漢文、習(xí)字,明治三十五年(1902)因病辭職。曾向日總督提出「治臺十策」,并授與紳章;后以迷戀名妓王香禪之故,遭收回。為臺南「南社」、「酉山吟社」社員,后亦參加臺北「瀛社」,擅行草書,亦能左書。大正四年(1915),與王香禪離異,入贅「赤嵌女史」蔡碧吟家。性喜揮霍,因家產(chǎn)散盡,遂以賣字為生。大正十四年(1925)一月,由于基隆顏國年之捐助,創(chuàng)《臺北黎華新報》社,任發(fā)行人,除刊載梨園藝文外,兼及小說、詩文、隨筆。昭和三年(1928)八月曾開「蕉麓千書會」任人求書,墨跡流傳甚廣。昭和十年(1935)十一月以「奎社書道會」名義舉辦全島書畫展于臺北永樂町,民國六十五年(1976)被臺南市政府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紖⒖荚S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羅秀惠詩不主一格,唯多艷體之作。今羅氏作品乃據(jù)《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詩薈》、《臺灣詩醇》、《臺灣詩鈔》、《臺灣詩錄》、《三六九小報》、《孔教報》、《風月報》等輯錄編校。(江寶釵撰)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君(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勱,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以字行,江蘇寶山人(今上海市寶山區(qū))。中國政治家、觀念論哲學(xué)家,中國民主社會黨領(lǐng)袖,中華民國憲法之父。1906年他公費留學(xué)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政治經(jīng)濟科,結(jié)識了梁啟超和張東蓀等人。1907年9月,他參加了梁啟超的政聞社。1909年6月,他在東京參與設(shè)立咨議局事務(wù)調(diào)查會,8月參與創(chuàng)辦雜志《憲政新志》。1910年(宣統(tǒng)二年)回國,中法政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