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905
典故
38
詞典
810
分類詞匯
35
佛典
4
其它
18
共810,分54頁顯示
上一頁
30
31
32
33
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36
37
38
3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絲紛櫛比
絲柎
絲固
絲瓜筋
絲瓜絡
絲掛子
絲光棉
絲國
絲罝
絲來線去
絲分縷析
絲竹筦弦
絲竹和鳴
絲竹會
絲竹中年
《漢語大詞典》:
絲紛櫛比(絲紛櫛比)
像絲一樣紛繁,像梳齒一樣排列。形容紛繁羅列。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橋東錄》
:“纂組異聞,網羅軼事,猥璅贅餘,絲紛櫛比,一經奇見而色飛,偶爾艷聆而絶倒?!?/div>
分類:
紛繁
排列
羅列
《漢語大詞典》:
絲柎(絲柎)
即絲籰??壗z用具。參見“ 絲籰 ”。
分類:
繅絲
用具
《漢語大詞典》:
絲篗(絲籰)
復搖和絡絲過程中卷繞生絲用的框架。通常用木、竹制成。 明 徐光啟
《
農政全書
》
卷三四:“絲籰,絡絲具也。
《方言》
曰:‘援, 兗 、 豫 、 河 、 濟 之間又謂之轅?!?span id="lyv7szg" class="book">《
説文
》曰:‘籰,收絲者也?!褡謴闹?,又從矍,竹器從人持之矍矍然,此籰之義也,然必竅貫以軸,乃適於用,為理絲之先具也。”
分類:
生絲
框架
《駢字類編》:
絲固(絲固)
考工記:弓人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
《漢語大詞典》:
絲瓜筋(絲瓜筋)
絲瓜絡的俗稱。 郁達夫
《釣臺的春晝》
:“我心里真有點害怕,怕在這荒山里要遇見一個干枯蒼老得同絲瓜筋似的 嚴先生 的鬼魂?!?/div>
《國語辭典》:
絲瓜絡(絲瓜絡)
拼音:
sī guā lào
老的絲瓜內部形成的強韌纖維,可用以制藥及洗濯拭垢之用。也稱為「絲瓜筋」。
分類:
肉干
干枯
剩下
纖維
入藥
《漢語大詞典》:
絲掛子(絲掛子)
即絲網。 周立波
《暴風驟雨》
第一部四:“ 老劉 家用絲掛了掛一筐子魚:有黃骨子、鯽瓜子,還有狗魚呢?!痹ⅲ骸耙环N魚網,魚碰到,就掛上了?!眳⒁姟?絲網 ”。
《漢語大詞典》:
絲網(絲網)
(1).絲織的網。亦指棉、紗、麻等制成的網。
《
舊唐書·輿服志
》
:“金根車,朱質,紫油通幰,油畫絡帶,朱絲網,常行則供之?!?宋
程大昌
《
演繁露·罘罳
》
:“罘罳云者,刻鏤物象,著之板上……至其不用合板鏤刻,而結網代之,以蒙冒戶牖,使蟲雀不得穿入,則別名絲網?!?br />(2).指魚網。 元
薩都剌
《蒲萄酒美鰣魚味肥蒲萄歌》
:“柳花吹盡春江漲,雪花鰣魚出絲網。”
(3).指細密如絲的網狀物。 唐
姚合
《酬任疇協(xié)律夏中苦雨見寄》
詩:“絲網張空際,珠繩續(xù)瓦溝?!?唐
皮日休
《太湖詩·明月灣》
:“柳弱下絲網,藤深垂花鬘?!?/div>
分類:
細密
魚網
密如
如絲
狀物
《國語辭典》:
絲光棉(絲光棉)
拼音:
sī guāng mián
把棉布或棉紗浸入氫氧化鈉的濃溶液中,再用伸張機展平,即發(fā)生絲光而成綢緞狀,稱為「絲光棉」。也稱為「絲光紗」。
分類:
絲光
絹絲
光澤
棉紗
棉布
《漢語大詞典》:
絲國(絲國)
古代 希臘 和 羅馬 人稱 中國 為“絲國”。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三編第八章第四節(jié):“ 中國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蠶絲的國家, 中國 絲織品在那時已經享有國際盛譽,特別是在 羅馬帝國 ,人們把 中國 絲織品當作極珍貴的物品,對于東方‘絲國’充滿著憧憬和向往。他們知道‘絲國’是個大國;他們贊揚絲國的人民誠實、聰明和友好可親?!?/div>
分類:
希臘
羅馬
人稱
中國
八章
四節(jié)
《駢字類編》:
絲罝(絲罝)
呂覽:齊桓公即位,三年三言而天下稱賢,群臣皆說,去肉食之獸,去食粟之鳥,去絲罝之網。
《國語辭典》:
絲來線去(絲來線去)
拼音:
sī lái xiàn qù
形容互相糾纏、牽扯不絕?!吨熳诱Z類。卷九七。程子之書三》:「更無許多廉纖纏繞,絲來線去。」
分類:
牽扯
糾纏
細致
致精
精密
《漢語大詞典》:
絲分縷析(絲分縷析)
見“ 絲分縷解 ”。
《漢語大詞典》:
絲分縷解(絲分縷解)
細致而有條理的分析。 宋
趙令畤
《侯鯖錄》
卷五:“嘗謂讀千載之書而探千載之跡,必須盡見當時事理,如身履其間,絲分縷解,始終備盡,乃可以置議論?!币嘧鳌?絲分縷析 ”。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談·談藝三·王振鵬
》
:“ 振鵬 妙於界畫,運筆和墨,絲分縷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員平直,曲盡其體,而神氣飛動,不為法拘?!?/div>
分類:
細致
條理
分析
《漢語大詞典》:
絲竹筦弦(絲竹筦弦)
見“ 絲竹管弦 ”。
《國語辭典》:
絲竹管弦(絲竹管絃)
拼音:
sī zhú guǎn xián
琴瑟與簫管等。泛指樂器。晉。
王羲之
三月三日蘭亭集序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竊符記。平原慶壽》:「誦詩人受祿于天,列絲竹管弦,任歌風舞佾傳仙膳。」
分類:
弦樂器
管樂器
音樂
《高級漢語詞典》:
絲竹和鳴
音樂演奏的聲音非常和諧
《漢語大詞典》:
絲竹會(絲竹會)
有絲竹彈奏以助興的聚會。
《
梁書·武帝紀下
》
:“﹝ 中大通 二年﹞秋八月庚戌,輿駕幸 德陽堂 ,設絲竹會,祖送 魏主 元悅 ?!?span id="hpv5jpr" class="book">《
南史·陳南康王方泰傳
》:“上( 宣帝 )登 玄武門 觀,宴羣臣以觀之。因幸樂游苑,設絲竹會?!?/div>
分類:
絲竹
彈奏
助興
聚會
《漢語大詞典》:
絲竹中年(絲竹中年)
《
晉書·王羲之傳
》
:“ 謝安 嘗謂 羲之 曰:‘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焙笠蛑^中年人以絲竹陶情排遣哀傷為“絲竹中年”。 傅尃
《避地》
詩之二:“賓朋此日差相倚,絲竹中年強自寬?!?/div>
分類:
絲竹
排遣
哀傷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