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9
典故
1
詞典
5
分類詞匯
52
其它
1
共52,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中第
出身
及第
登庸
宮花
點頭
妙選
常伯
師生
揀選
試中
歲課
選眾
掄魁
中科
《漢語大詞典》:
中第
(1).中等的等第。
《
通典·選舉一
》
:“ 桓帝 建和 初,詔諸學(xué)生,年十六以上,比郡國明經(jīng)試,次第上名,高第十五人,上第十六人為中郎,中第十七人為太子舍人,下第十七人為王家郎?!?span id="ybw2fhg" class="book">《
北齊書·儒林傳·馬敬德
》:“ 敬德 請試方略,乃策問之,所答五條皆有文理,乃欣然舉送。至京,依秀才策問,唯得中第?!?span id="edgaabv" class="book">《
新唐書·百官志三
》:“博士教之,功多者為上第,功少者為中第,不勤者為下第?!?br />(2).中等門第。
《魏書·高允傳》
:“學(xué)生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謹(jǐn),堪循名教者,先盡高門,次及中第?!?/div>
分類:
中第
中等
門第
等第
《國語辭典》:
出身
拼音:
chū shēn
1.奉獻(xiàn)自己。《后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臣出身為國,破家立事,至乃懷忠獲釁,抱信見疑?!?jié)h。
禰衡
〈
鸚鵡賦
〉:「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br />2.指仕宦為官?!冻蹩膛陌阁@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親,教他讀書,以圖出身?!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六:「守了一世書窗,指望巴個出身,多少掙些家私。」
3.因個人前段經(jīng)歷或家庭背景而具備的身分。如:「工人出身」?!度龂萘x》第二回:「我與汝出身寒微,非張讓等,焉能享此富貴?」《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漢不論出身低,實不相瞞,我這賤內(nèi),就是這里頭出身?!?br />4.舊稱丫鬟嫁人為「出身」?!督鹌棵贰返诹兀骸高@小丫頭繡春,我教你大娘尋家兒人家,你出身去罷?!?/div>
分類:
出身
出生
個人
獻(xiàn)身
出路
科舉考試
改嫁
為官
從事
產(chǎn)地
前途
經(jīng)歷
中選
身分
資格
學(xué)歷
《國語辭典》:
及第
拼音:
jí dì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div>
分類:
及第
科舉
應(yīng)試
試中
中選
題名
甲乙
次第
《國語辭典》:
登庸
拼音:
dēng yōng
舉用人才?!稌?jīng)。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及孝武益明,旁求俊乂,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div>
分類:
選拔
選拔任用
科舉考試
登帝位
帝位
應(yīng)考
考中
中選
《國語辭典》:
宮花(宮花)
拼音:
gōng huā
古時進(jìn)士及第,天子賜宴,狀元、榜眼、探花所簪的金花?!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姑寄御酒二瓶,為伯父頤老之資;宮花二朵,為賢郎鼎元之兆?!?/div>
分類:
科舉
皇宮
宮中
宮庭
特制
苑中
考試
試中
花木
中選
裝飾
士子
賜宴
帝王
《國語辭典》:
點頭(點頭)
拼音:
diǎn tóu
1.頭上下微動,以表示允諾、贊許、領(lǐng)會等意?!都t樓夢》第三五回:「王夫人恐賈母乏了,便欲讓至上房內(nèi)坐。賈母也覺腿酸,便點頭依允了。」《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黃國民聽了,不覺點頭稱是?!?br />2.表示打招呼。如:「點頭之交」。宋。
劉過
送劉從周教授
詩:「還鄉(xiāng)若有過從便,會盡人間只點頭?!?/div>
分類:
點頭
微微
招呼
向下
科舉
一動
中選
允許
主考
贊成
姓名
領(lǐng)會
《國語辭典》:
妙選(妙選)
拼音:
miào xuǎn
1.精選?!稘h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劉輔》:「妙選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埂侗饼R書。卷三。文襄帝紀(jì)》:「又沙汰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br />2.佳選。唐。
白居易
除郎官分牧諸州制
:「今之臺郎,一時妙選,嘗經(jīng)任歷,率有才用?!姑?。葉憲祖《鸞鎞記》第二五出:「我羨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羨你畫屏間多妙選?!?/div>
分類:
精選
中選
精品
出色
人物
《漢語大詞典》:
常伯
周 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以從諸伯中選拔,故名。
《書·立政》
:“王左右常伯、常任、準(zhǔn)人、綴衣、虎賁。” 蔡沉 集傳:“有牧民之長曰常伯。”后因以稱皇帝的近臣,如侍中、散騎常侍等。
《漢書·谷永傳》
:“戴金貂之飾、執(zhí)常伯之職者,皆使學(xué)先王之道,知君臣之義?!?顏師古 注:“常伯,侍中也?!?晉
潘岳
《藉田賦》
:“常伯陪乘,太僕秉轡?!?/div>
分類:
官名
管理
理民
民事
大臣
中選
選拔
帝王
《國語辭典》:
師生(師生)
拼音:
shī shēng
老師與學(xué)生的合稱。如:「師生聯(lián)歡」。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喪師衰經(jīng)》:「世道不古久矣!朝為師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骨濉@顫O《憐香伴》第一九出:「只怕師生名分終輸我,儒巾紗帽也差多,我便奉屈些,須你將奈何?!?/div>
分類:
老師
科舉
學(xué)生
考官
考試
試中
中選
師生
《國語辭典》:
揀選(揀選)
拼音:
jiǎn xuǎn
挑選、選擇?!端疂G傳》第五回:「灑家不忌葷酒。遮莫甚么渾清白酒,都不揀選?!埂度龂萘x》第二○回:「于是揀選良馬、名鷹、俊犬,弓矢俱備,先聚兵城外,操入請?zhí)熳犹铽C。」
分類:
揀選
挑選
官制
官員
中選
選擇
《漢語大詞典》:
試中(試中)
考試中選。
《
金史·選舉志一
》
:“ 泰和 元年,定制,不分舊等,但從所愿,試中則以三等為次。”
分類:
考試
試中
中選
《漢語大詞典》:
歲課(歲課)
(1). 漢 時,每年從太學(xué)中選任官吏的考試。
《
漢書·儒林傳序
》
:“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bǔ)文學(xué)掌故云?!?br />(2).一年的賦稅。
《
宋史·真宗紀(jì)三
》
:“丁巳,定 江 淮 鹽酒價,有司慮失歲課,帝曰:‘茍便於民,何顧歲入也。’” 清
黃景仁
《固關(guān)》
詩:“關(guān)吏頻年愁歲課,戍兵終日臥云光。”
(3).一年的勞績。 唐
白居易
《花前嘆》
詩:“歲課年功頭髮知,從霜成雪君看取。” 宋
林逋
《湖山小隱》
詩之二:“歲課非無秫,家藏獨(dú)有琴。”
分類:
一年
賦稅
勞績
每年
太學(xué)
中選
選任
任官
官吏
考試
《漢語大詞典》:
選眾(選衆(zhòng))
謂從許多人中選拔人才。語出
《論語·顏淵》
:“ 舜 有天下,選於眾,舉 皋陶 ,不仁者遠(yuǎn)矣。”
《晉書·曹志傳》
:“列藩九服,式序王官,選眾命賢,惟德是與。”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選眾而舉,敦悅斯在?!?宋
曾鞏
《監(jiān)察御史制》
:“御史持國紀(jì)綱,所以糾官邪,齊內(nèi)外,選眾而授,厥惟艱哉!”
分類:
許多
人中
中選
選拔
人才
《漢語大詞典》:
掄魁(掄魁)
科舉考試的第一名。亦指中選第一名。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開慶六士》
:“時相好名,牢籠 宜中 為掄魁,餘悉擢巍科?!?明
無名氏
《鳴鳳記·陸姑救易》
:“文省幸掄魁,到皇都赴禮闈?!?span id="itnhf9b" class="book">《
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
》:“功名著意本掄魁,一字爭差不得歸。”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阿寶
》
:“生以是掄魁。明年,舉進(jìn)士,授詞林?!?/div>
分類:
科舉考試
第一名
中選
《漢語大詞典》:
中科
猶中品,中等。
《周書·蘇綽傳》
:“今之宰守,當(dāng)勤於中科,而慕其上善。如在下條,則刑所不赦?!?br />(1).合格。
《
晉書·孔坦傳
》
:“至是,帝申明舊制,皆令試經(jīng),有不中科,刺史、太守免官?!?br />(2).科舉考試中選。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
:“始自縣考試,定其可舉者,然后升于州若府,其不能中科者,不與是數(shù)焉?!?宋 王儻
《
唐語林·文學(xué)
》
:“ 張維 、 皇甫川 、 郭鄩 、 劉庭輝 ,以古風(fēng)著;雖然,皆不中科?!?/div>
分類:
中品
中等
科舉考試
合格
中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