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蔡文姬
中郎有女
蔡女胡笳
蔡女沒胡
魏公嫁文姬
文姬
相關(guān)人物蔡琰
蔡邕
曹操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董祀妻〉~2800~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藝文類聚》卷四十四〈樂部四·笳〉~795~
蔡琰別傳曰:「琰,字文姬。先適河東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漢末大亂,為胡騎所獲,在左賢王部伍中,春月登胡殿,感笳之音,作詩言志曰:『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弧?/span>
例句
文姬留此曲,千載一知音。
二妃煙塵外,凄涼轉(zhuǎn)戰(zhàn)歸。胡笳悲蔡琰,漢使泣明妃。
蔡琰沒去造胡笳,蘇武歸來持漢節(jié)。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楚妃波浪天南遠,蔡女煙沙漠北深。
節(jié)異蘇卿執(zhí),弦殊蔡女彈。
紅淚文姬洛水春,白頭蘇武天山雪。
蔡邕念文姬,于公嘆緹縈。
各有文姬才稚齒,俱無通子繼馀塵。
蔡琰薄命沒胡虜,烏梟啾唧啼胡天。
文姬絕域,侍子他鄉(xiāng)。
誰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懷舊嫁文姬。
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
清詞好個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中郎有女能傳業(yè),伯道無兒可保家。
典故倒屣迎
倒屐
倒迎門屣
蔡邕許
中郎許仲宣
倒鳧舄
倒屟
迎君倒屣
相關(guān)人物王粲(字仲宣)
蔡邕
參考典故書籍相與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597~
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簡釋
倒屣迎:指對賢才尊重,或指對賓客熱情。唐王維《春過賀遂員外藥園》:“畫畏開廚走,來蒙倒屣迎?!?/p>
例句
興比乘舟訪,恩懷倒屣親。
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時。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今朝忽枉嵇生駕,倒屣開門遙解顏。
俗賴褰帷謁,人歡倒屣迎。
章仇尚書倒屣迎,飛箋絡(luò)繹奏明主。
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
倒屣喜旋歸,畫地求所歷。
畫畏開廚走,來蒙倒屣迎。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忽聞扣戶醉吟聲,不覺停杯倒屣迎。
中郎何為者,倒屣驚座賓。
忽聽款扉響,欣然倒屣迎。
少俊蔡邕許,長鳴唐舉知。
典故 發(fā)邱中郎
發(fā)丘中郎
校尉金
中郎摸金
《昭明文選》卷四十四〈檄·為袁紹檄豫州〉~97~
操又特置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tài),污國虐民,毒施人鬼。
《后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上·袁紹〉~2396~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杞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fā)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寶,至令圣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fā)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毀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官,而行桀虜之態(tài),污國虐民,毒施人鬼。
典故 笛亭柯
柯亭椽
物比柯亭
中郎竹
柯亭奇竹
相關(guān)人物蔡邕
《后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下〉~2003~
「邕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固?#183;李賢注引晉·張騭《文士傳》曰:「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jīng)會稽高遷亭,見屋椽竹東閒第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伏滔〈長笛賦序〉云「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取為笛,奇聲獨絕」也。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輕詆〉~840~
蔡伯喈睹睞笛椽,孫興公聽妓,振且擺折。王右軍聞,大嗔曰:「三祖壽樂器,虺瓦吊,孫家兒打折。」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晉·伏滔《長笛賦敘》曰:「余同寮桓子野有故長笛,傳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怀?,邕避難江南,宿于柯亭之館,以竹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蝗∫詾榈眩袈暘毥^。歷代傳之至于今?!?/span>
簡釋
柯笛:詠笛。唐李縠《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陸秀才》:“蘭亭舊址雖曾見,柯笛遺音更不傳。”
例句
蘭亭舊趾雖曾見,柯笛遺音更不傳。
調(diào)高銀字聲還側(cè),物比柯亭韻校奇。
《后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下〉~979~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六世祖勛,好黃老,平帝時為郿令。王莽初,授以厭戎連率。勛對印綬仰天嘆曰:「吾策名漢室,死歸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孫之賜,況可事二姓哉?」遂攜將家屬,逃入深山,與鮑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謚曰貞定公?!俨W,師事太傅胡廣。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妙操音律?;傅蹠r,中常侍徐璜、左悹等五侯擅恣,聞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陳留太守督促發(fā)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師,稱疾而歸。閑居玩古,不交當世。感東方朔客難及揚雄、班固、崔骃之徒設(shè)疑以自通,及斟酌群言,韙其是而矯其非,作釋誨以戒厲云爾。……建寧三年,辟司徒橋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補河平長。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跗皆?,拜左中郎將,從獻帝遷都長安,封高陽鄉(xiāng)侯。
典故中郎作賦
騎省作賦
潘生賦
潘岳賦
潘仁賦
相關(guān)人物潘岳
《昭明文選》卷十六〈賦辛·志下·閑居賦〉~699~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
《昭明文選》卷十三晉·潘安仁(岳)《秋興賦·序》
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時,拙者可以絕意乎寵榮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違膝下色養(yǎng),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于是覽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種樹,逍遙自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臘之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乃作閑居賦,以歌事遂情焉。
例句
晉家都洛濱,朝廷多近臣。詞賦歸潘岳,繁華稱季倫。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
行行潘生賦,赫赫曹公謀。
童子懷仁至,中郎作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