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九代
(1).九個朝代。 南朝 宋 顏延之 《請立渾天儀表》:“七晷運變,無匪康時;九代貞觀,不絶司厤?!?br />(2).九世。 宋 王讜 唐語林·識鑒:“九代之卿族,一舉而滅,可哀也哉?!?br />(3).馬名。山海經·海外西經:“ 大樂 之野, 夏后 啟 於此儛 九代 ?!?郝懿行 箋疏:“ 九代 ,馬名?!?唐 薛曜 《舞馬篇》:“昔聞 九代 有餘名,今日百獸先來舞?!?/div>
《漢語大詞典》:九世
(1).九代。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哉!”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 皇晉 受命 河 汾 ,來遷 吳 楚 ,數歷九世,年踰十紀?!?span id="unkl1fh" class="book">《新唐書·孝友傳序》:“ 張公藝 九世同居?!?br />(2).指九世仇。 古直 《秋興和草堂韻》之四:“ 炎 黃 列祖應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眳⒁姟?九世仇 ”。
分類:九世九代
《漢語大詞典》:九世仇
春秋 時, 齊哀公 遭 紀侯 誣害,為 周 天子所烹,至 襄公 歷九世始復遠祖之仇,滅 紀國 。見《公羊傳·莊公四年》。漢書·匈奴傳上:“昔 齊襄公 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焙笠蛞浴熬攀莱稹庇骶龂凼郎畛?。 宋 陸游 《縱筆》:“會須瀝血書封事,請報天家九世仇!” 寧調元 《感懷》詩:“復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劍奠金甌。”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fā)刊詞》:“男兒不能提三尺劍,報九世仇……人間何世,蓋仰天長慟而不能已?!?/div>
分類:誣害帝王
《漢語大詞典》:九葉(九葉)
九代。南齊書·芮芮虜傳:“祚流九葉,而國嗣不繼?!?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齊書·文宣帝紀》:“昔我宗祖應運,奄一區(qū)宇,歷圣重光,暨于九葉。” 明 張居正 《賀元旦表》:“乃今承九葉重熙之運,當二儀交泰之辰?!?/div>
分類:九代
《國語辭典》:云孫(雲孫)  拼音:yún sūn
稱謂:(1)從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孫。明。朱謀瑋《駢雅。卷三。釋名稱》:「孫之子,一世為曾孫,二世為元孫,三世為來孫,……六世為云孫。」(2)泛指遠孫。唐。賈島 聽樂山人彈易水詩:「朱絲弦底燕泉急,燕將云孫白日彈?!?/div>
《國語辭典》:九親(九親)  拼音:jiǔ qīn
由本身上推至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四輩,下推至子、孫、曾孫、玄孫四輩,稱為「九親」。明。無名氏《鬧銅臺》第三折:「不是心毒行無道,我則怕造反之人滅九親?!?/div>
《漢語大詞典》:九屬(九屬)
九代直系親屬。 漢 揚雄 《太玄·數》:“九屬:一為元孫,二為曾孫,三為仍孫,四為子,五為身,六為父,七為祖,八為曾祖父,九為高祖父?!眳⒁姟?九族 ”。
《漢語大詞典》:九族
以自己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孫為九族。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孔 傳:“以睦高祖、玄孫之親?!币徽f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見 孫星衍 尚書今古文注疏引 夏侯 歐陽 等說。漢書·高帝紀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唐 王昌齡 《箜篌引》詩:“九族分離作 楚 囚,深谿寂寞絃苦幽?!?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誅。’” 何香凝 《我的回憶》:“當時革命叫做‘造反’,被 清 政府知道,是會誅連九族的。”
文殊為九代之祖
【佛學大辭典】
(雜語)法華經序品言:「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佛入滅后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后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谷羰莿t文殊居八代之首,燃燈為釋迦之師,故文殊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