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至圣先師(至聖先師)  拼音:zhì shèng xiān shī
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西元1530)謚孔子為「至圣先師孔子」,故后世尊稱孔子為「至圣先師」。也稱為「先師」。
《國語辭典》:耕九馀三(耕九馀三)  拼音:gēng jiǔ yú sān
耕種九年必有三年的馀糧。語本《禮記。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购蟊扔髌綍r積蓄,方能備兇荒不時之需。如:「持家之道在于耕九馀三,不在于寅吃卯糧?!?/div>
《國語辭典》:甘露之變(甘露之變)  拼音:gān lù zhī biàn
唐文宗時宦官專政,太和九年,宰相李訓(xùn)等密謀誅除宦官,埋伏甲兵于廳內(nèi),詐言后院甘露降,請皇帝觀看,藉此引宦官入廳,為宦官仇士良覺察,李等反被殺,史稱為「甘露之變」。見《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jì)下》。
《國語辭典》:靜宜大學(xué)(靜宜大學(xué))  拼音:jìng yí dà xué
私立大學(xué)之一。前身為民國九年于河南開封創(chuàng)設(shè)的靜宜女子中學(xué),四十五年在臺成立私立靜宜女子??茖W(xué)校,五十二年改制為私立靜宜女子文理學(xué)院,七十八年正式改名為「靜宜女子大學(xué)」,成為全國唯一的女子綜合大學(xué)。八十二年教育部核準(zhǔn)改名為「靜宜大學(xué)」,男女兼收。設(shè)有文、理、管理三個學(xué)院?,F(xiàn)址位于臺中市沙鹿區(qū)。
《國語辭典》:蘭亭集序(蘭亭集序)  拼音:lán tíng jí xù
文章名。東晉王羲之撰。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西元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于會稽山陰的蘭亭,眾人賦詩,羲之自為作序,以申其志。序中記敘蘭亭景色之美,聚會之歡,抒好景不長,嘆生死無常。簡稱為〈蘭亭序〉。
《國語辭典》:燕樂考源(燕樂考源)  拼音:yàn yuè kǎo yuán
書名。清凌廷堪撰,六卷。此書約成于清仁宗嘉慶九年(西元1804),為研究燕樂的來源及宮調(diào)體系的專門音樂論著。
《國語辭典》:直皖戰(zhàn)爭(直皖戰(zhàn)爭)  拼音:zhí wǎn zhàn zhēng
民國九年,以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隊聯(lián)合奉系張作霖,在京漢鐵路沿線與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隊展開激戰(zhàn),結(jié)果皖系大敗。
《國語辭典》:北洋大臣  拼音:běi yáng dà chén
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設(shè)于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隸(河北)、山東、奉天(遼寧)三省的洋務(wù)、海防及關(guān)政事務(wù),由直隸總督兼任。
《國語辭典》:布政使  拼音:bù zhèng shǐ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財政長官。屬承宣布政使司,受轄于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并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漢語大詞典》:大成至圣先師(大成至聖先師)
清 代所定 孔子 尊號。 明 嘉靖 九年,尊 孔子 為“至圣先師”。 清 順治 二年,更尊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見清史稿·禮志三。后多省稱為“大成至圣先師”。 鄭振鐸 《漩渦》:“墻上掛著一幅被灰塵飛沾得黑舊了的石印的 大成至圣先師 像?!?/div>
《漢語大詞典》:大豫舞
晉 雅舞名。 晉 泰始 九年, 荀勗 校太樂、作新律呂以調(diào)聲韻。律成, 勗 主掌樂事,使 郭夏 、 宋識 等造《正德》、《大豫》二舞, 張華 為其作樂章。 咸寧 元年用為廟樂。
《漢語大詞典》:南菁書院(南菁書院)
原址在 江蘇省 江陰縣 城內(nèi)。 清 光緒 九年 江蘇 學(xué)政 黃體芳 創(chuàng)立。以經(jīng)史詞章教授學(xué)生。 王先謙 曾講學(xué)于此,輯成《皇清經(jīng)解續(xù)編》一四三○卷,又刊《南菁叢書》《南菁札記》。廢科舉后,改為 南菁 學(xué)校。
《漢語大詞典》:木馬計(木馬計)
傳說古代 希臘 人攻打 特洛伊城 九年不下,后來用一計策,把一批勇士藏在一只特制的木馬中,佯裝撤退,扔下木馬。 特洛伊 人把木馬當(dāng)作戰(zhàn)利品運(yùn)進(jìn)城內(nèi)。夜里木馬中的勇士出來打開城門,與攻城軍隊里應(yīng)外合,占領(lǐng)了 特洛伊城 。后稱潛入敵方內(nèi)部進(jìn)行破壞和顛覆活動的辦法為“木馬計”。 毛澤東 《矛盾論》三:“《水滸傳》上 宋江 三打 祝家莊 ,兩次都因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打了敗仗。后來改變方法,從調(diào)查情形入手……用了和外國故事中所說木馬計相象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勝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