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心疼  拼音:xīn téng
1.心因病而感到疼痛?!督鹌棵贰返诹兀骸缸痉蛞蚝π奶鄣没?,不想一日一日越重了?!埂都t樓夢》第九六回:「又知寶玉失玉以后神志惛憒,醫(yī)藥無效;又值王夫人心疼?!?br />2.憐惜、痛惜、吝惜。《紅樓夢》第六○回:「柳嫂子,你別心疼,我回來買二斤給你?!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笩o非馮主事多事,要拿我們心疼的錢去辦那不要緊的事體?!?/div>
《漢語大詞典》:九禁
(1).九種法律禁令。周禮·秋官·掌交:“九禁之難?!?賈公彥 疏:“九禁之難,言大司馬設(shè)九法使邦國有所畏難云?!?br />(2).猶宮禁。帝王居住之處。宋史·外國傳七·日本國:“金闕曉后,望 堯 云於九禁之中。” 明 莫是龍 《筆塵》:“﹝ 南唐 李氏有研山一座﹞藏 蘇氏 。未幾,索入九禁矣?!?/div>
《國語辭典》:九刑  拼音:jiǔ xíng
古代的九種刑罰。為墨、劓、剕、宮、大辟、流、贖、鞭、撲。《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周有亂政而作九刑。」顏師古注引韋昭曰:「謂正刑五,及流、贖、鞭、撲也。」
《漢語大詞典》:九帶(九帶)
佛教禪宗匯編的九種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帶、佛法藏帶、理貫帶、事貫帶、理事縱橫帶、屈曲垂帶、妙葉兼帶、金針雙銷帶和平懷常實帶。見《浮山遠(yuǎn)錄》。 宋 黃庭堅 《贈隱清寺正禪師》詩:“擗開 華岳 三峯手,參得 浮山 九帶禪?!?/div>
《漢語大詞典》:九藏
(1).人體中的九種內(nèi)臟。《周禮·天官·疾醫(yī)》:“參之以九藏之動。” 賈公彥 疏:“正藏五者,謂五藏。肺、心、肝、脾、腎,并氣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稱。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為九藏也?!?br />(2).泛指內(nèi)臟。 唐 獨(dú)孤及 《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豈五藥乖養(yǎng),九藏失節(jié),以及此乎?” 宋 司馬光 《旬慮十七韻呈同舍》:“神明還九藏,清氣襲百脈?!?br />(3).形臟和神臟的合稱。《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yīng)之也?!?王冰 注:“形藏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形分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神藏於內(nèi),故以名焉。”
《漢語大詞典》:花九錫(花九錫)
謂贈給名花的九種事物。 唐 羅虬 《花九錫》:“花九錫亦須蘭蕙梅蓮輩,乃可披襟。若芙蓉躑躅望仙山木野草,直惟阿耳,尚錫之云乎。一、重頂?。ㄕ巷L(fēng));二、金剪刀(剪折);三、甘泉(浸);四、玉缸(貯);五、雕文臺座(安置);六、畫圖;七、翻曲;八、美醑(賞);九、新詩(詠)?!眳㈤?宋 陶穀 清異錄·花譜
分類:名花九種
《漢語大詞典》:九因
古指危及王朝統(tǒng)治的九種因素。逸周書·大開武:“九因:一、神有不饗;二、德有不守;三、才有不官;四、事有不均;五、兩有不爭;六、富有別;七、食有匱;八、好有遂;九、敵有勝?!?孔晁 注:“此皆因其事而以誤彼國也。”
《漢語大詞典》:九主
指三皇五帝及 夏禹 。史記·殷本紀(jì):“ 伊尹 處士, 湯 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從 湯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馬貞 索隱:“九主者,三皇五帝及 夏禹 也?!币徽f指歷代九種類型的人主。 裴骃 集解引 漢 劉向 《別錄》:“九主者,有法君、專君、授君、勞君、等君、寄君、破君、國君、三歲社君,凡九品,圖畫其形?!?/div>
《漢語大詞典》:九容
舊稱君子修身處世應(yīng)有的九種姿容。禮記·玉藻:“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尸,燕居告溫溫?!?span id="kkapfui"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二○:“《玉藻》九容處,且去仔細(xì)體認(rèn)。”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答熙載九問:“必如《禮經(jīng)》所謂九容,乃得性情之正,非是則為邪僻?!?/div>
《漢語大詞典》:九紀(jì)(九紀(jì))
(1).謂據(jù)九種自然法則理政治事。逸周書·小武開:“順道九紀(jì)……一辰以紀(jì)日;二宿以紀(jì)月;三日以紀(jì)德;四月以紀(jì)刑;五春以紀(jì)生;六夏以紀(jì)長;七秋以紀(jì)殺;八冬以紀(jì)藏;九歲以紀(jì)終?!?朱右曾 校釋:“紀(jì),理也?!?br />(2).指九臟的功能。國語·鄭語:“建九紀(jì)以立純德。” 韋昭 注:“九紀(jì),九藏也,正藏五,又有胃、旁胱、腸、膽也。紀(jì),所以經(jīng)紀(jì)性命,立純德也。周禮曰:‘九藏之動?!?賈唐 云:‘九紀(jì),九功也。’”
《國語辭典》:九針(九針)  拼音:jiǔ zhēn
中醫(yī)針灸用具,依針的形狀、用法,分為镵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九種。
《漢語大詞典》:九征(九徵)
(1).九種徵驗。古代考察“賢”與“不肖”的九種辦法。莊子·列御寇:“君子遠(yuǎn)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醉之以酒而觀其側(cè),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br />(2).屢次征召。 唐 王績 《贈李徵君大壽》:“九徵書未已,十辟譽(yù)彌彰。”
《漢語大詞典》:九章衣
指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等九種圖案,故名。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四年:“ 知祥 自作九旒冕,九章衣?!眳⒁姟?九章 ”。
《國語辭典》:九章  拼音:jiǔ zhāng
1.古代天子冕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jīng)。益稷》唐。孔穎達(dá)。正義。
2.泛指多種圖案。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鑒湖夜泛記》:「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br />3.《九章算術(shù)》的簡稱。參見「九章算術(shù)」條。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shù)?!?br />4.九章律的簡稱。參見「九章律」條。漢。王充《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5.楚辭篇名。王逸以為乃屈原被放逐于江南之野,因思念君國,憂心罔極所作。分〈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fēng)〉九篇。
《國語辭典》:九勢(九勢)  拼音:jiǔ shì
論述書法運(yùn)筆的九種規(guī)矩,東漢蔡邕所定。包括上覆下承、左右回顧、藏鋒、藏頭、藏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也稱為「九勢八字訣」。
《漢語大詞典》:衢地
古代用兵的九種地勢之一。指各國相毗鄰的要沖。孫子·九變:“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zé)o舍,衢地交合?!?span id="encohyl" class="book">《孫子·九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張預(yù) 注:“衢者,四通之地。我所敵者,當(dāng)其一面,而旁有鄰國,三面相連屬,當(dāng)往結(jié)之,以為己援?!眳⒁姟?九地 ”。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據(jù)地質(zhì)、地形,可將土地分為沙泥、澤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種。見漢。揚(yáng)雄《太玄經(jīng)。卷八。太玄數(shù)》。
2.大地、遍地?!段倪x。陸機(jī)。漢高祖功臣頌》:「重玄匪奧,九地匪沉。」宋。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詞:「底事昆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br />3.地之最深處?!秾O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埂读凝S志異。卷一○。龍飛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