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邆睒
亦作“ 邆賧 ”。 古地名。在今 云南省 鄧川縣 地。新唐書·南蠻傳中·邆睒詔:“ 邆睒詔 ,其王 豐咩 ,初據(jù) 邆睒 ,為御史 季知古 所殺?!?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五:“八詔者, 隋 時 永昌 姚州 聞有 蒙舍詔 、 蒙嶲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施浪詔 、 邆賧詔 ,又有 傍 ( 時傍 )、 矣川羅識 二族,通號八詔?!眳⒁姟?八詔 ”。
分類:地名云南
《漢語大詞典》:八詔(八詔)
隋 唐 時期 永昌 、 姚州 地區(qū)有 蒙巂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邆賧詔 、 施浪詔 、 蒙舍詔 ,又有 時傍 、 矣川羅識 二族,通號“八詔”。 唐 王建 《宮詞》之二:“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八詔者, 隋 時 永昌 姚州 聞有 蒙舍詔 、 蒙雟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施浪詔 、邆 賧詔 ,又有 (時)傍 、 矣川羅識 二族,通號八詔。其后二族為 閤羅鳳 所滅,獨有六詔。南方之夷,惟 南詔 最大。夷語謂王為詔;或曰,當六詔皆在,歲有事天子各賜一詔,故曰‘八詔’。” 宋 張孝祥 《念奴嬌·張仲欽提刑行邊》詞:“ 方丈 三 韓 ,西山八詔,慕義羞椎結。”參閱新唐書·南詔傳。
《國語辭典》:腰鍋(腰鍋)  拼音:yāo guō
一種鍋。用生鐵鑄成,形如葫蘆。云南白族、彝族等用之。
分類:云南
《國語辭典》:宣腿  拼音:xuān tuǐ
云南宣威產制的火腿。
分類:云南火腿
《國語辭典》:緬甸聯(lián)邦(緬甸聯(lián)邦)  拼音:miǎn diàn lián bāng
Union of Myanmar
國名。在亞洲東南部,東界寮國、泰國及中國的云南省,西南瀕安達曼海,西臨孟加拉灣,西北界孟加拉與印度。面積六十七萬六千五百五十二平方公里,人口約四千二百一十萬。首都為奈比多(Nay Pai Taw)。主要語言為緬甸語、英語。西元一九三七年脫離印度并獲自治權,一九四八年一月四日緬甸獨立,一九七四年一月改為緬甸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七月改國名為緬甸聯(lián)邦。國慶日訂于一月四日。幣制為Kyat。
《國語辭典》:禮輕人意重(禮輕人意重)  拼音:lǐ qīng rén yì zhòng
相傳唐太宗時云南土司緬氏進貢一只白天鵝,不意途中天鵝飛了,只好將鵝毛連同詩作「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進呈太宗。后形容禮物輕薄卻情意深厚?!?a target='_blank'>鏡花緣》第五○回:「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得好:『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只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挂沧鳌付Y薄情意重」、「禮輕意重」。
《國語辭典》:云南回變(云南回變)  拼音:yún nán huí biàn
清咸豐六年,云南因回人與漢人不和睦及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的不同,回教掌教馬德斯暗中勾結回眾起事,以馬如龍部最強,史稱「云南回變」。后于同治十二年,岑毓英巡撫得湘軍援助始將之肅清。
《國語辭典》:云南起義(云南起義)  拼音:yún nán qǐ yì
民國四年袁世凱圖謀稱帝,蔡鍔赴云南與唐繼堯共舉義,電袁取消帝制,并組護國軍,出兵入川屢敗袁軍,西南各省相繼響應,袁乃撤消帝制,憂恚而死,世稱此役為「云南起義」。也稱為「護國之役」。
《國語辭典》:白飯王(白飯王)  拼音:bái fàn wáng
傳說為古代云南白子國的祖先。是阿育國王的第二子,因敬奉佛教,不吃葷,只吃白飯,故人稱為「白飯王」。明。楊慎《南詔野史。卷上。白子國》:「白子國之先,有阿育國王,能乘云上天。娶天女,生三子,長季二子,封于金馬、碧雞,獨封仲子于蒼洱之間。崇奉佛教,不茹葷,日食白飯,人因稱為『白飯王』。」
《國語辭典》:澄江縣(澄江縣)  拼音:chéng jiāng xiàn
縣名。在云南省,瀕撫仙湖東北岸,為昆明南面的屏障。唐時置河陽郡,元時改澄江路,至清屬澄江府。
《國語辭典》:個舊縣(個舊縣)  拼音:gè jiù xiàn
縣名。位于云南省之南,蒙自縣西,有個碧鐵路與滇越鐵路相接,以產錫聞名,是有名的礦業(yè)都市。
《國語辭典》:大理縣(大理縣)  拼音:dà lǐ xiàn
縣名。位于云南點蒼山、洱海之間,為滇西名勝區(qū),并為云南西部軍事及政治上的中樞。漢置葉榆縣,東漢稱「楪榆」。唐時南詔都此,宋、元時為大理國,明稱「太和縣」,民國初年改稱「大理縣」。
《國語辭典》:猜調(猜調)  拼音:cāi diào
流行于云南彝族的民歌。以問答對唱的形式表現(xiàn)情思與生活內涵。歌詞四段,曲調活潑詼諧,節(jié)奏相當緊湊。
《國語辭典》:蒗蕖  拼音:làng qú
縣名。位于云南省永北縣東北。
《國語辭典》:矇松雨  拼音:mēng sōng yǔ
山西云南等地的方言。指像霧氣般的雨絲。如:「窗外正飄著矇松雨,街上的景物也隨著模糊起來?!?/div>
《國語辭典》:納西語(納西語)  拼音:nà xī yǔ
屬漢藏語系的分支。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韻母以單元音為主,輔音分清濁,而以詞序和助詞來表達語法意義。也稱為「么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