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大羹
不和五味的肉汁。禮記·樂記:“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鄭玄 注:“大羹,肉湆,不調(diào)以鹽菜?!?span id="knfbzwt" class="book">《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 鄭薰 《贈鞏疇》詩:“淡薄貴無味, 羊斟 慚大羹。” 明 李東陽 《土室》詩:“大羹及元酒,此味久已識?!?/div>
《漢語大詞典》:勺藥(勺藥)
即芍藥。古人離別常用以相贈。《詩·鄭風(fēng)·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毛 傳:“勺藥,香草?!?陸德明 釋文:“芍藥,香草也。《韓詩》云:‘離草也。’”
(1).五味調(diào)料的合劑。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顏師古 注:“勺藥,香草名。其根主和五藏,又辟毒氣,故合之於蘭桂以助諸食,因呼五味之和為勺藥耳?!?span id="vofdfre" class="book">《文選·枚乘〈七發(fā)〉》:“於是使 伊尹 煎熬, 易牙 調(diào)和,熊蹯之臑,勺藥之醬……此亦天下之至美也。” 李善 注引 韋昭 《上林賦》注:“勺藥和齊咸酸美味也?!?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lián)句》:“兩廂鋪氍毹,五鼎調(diào)勺藥?!鄙?,一本作“ 芍 ”。
(2).調(diào)味;調(diào)和。 漢 王充 論衡·譴告:“釀酒於罌,烹肉於鼎,皆欲氣味調(diào)得也。時或咸苦酸淡不應(yīng)口者,猶人勺藥失其和也。” 唐 蕭鄴 《嶺南節(jié)度使韋公神道碑》:“拜京兆尹。京師稱難治者……公能勺藥其間,妥然無一事?!?/div>
《國語辭典》:铏羹(鉶羹)  拼音:xíng gēng
將調(diào)和五味的羹盛于铏中?!吨芏Y。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铏羹,賓客亦如之。」
分類:祭祀五味
《漢語大詞典》:調(diào)鼎手(調(diào)鼎手)
調(diào)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國之材。 宋 黃庭堅 《喜知命弟自青原歸》詩:“諒非調(diào)鼎手,正覺荷鋤便?!眳⒁姟?調(diào)鼎 ”。
《國語辭典》:調(diào)鼎(調(diào)鼎)  拼音:tiáo dǐng
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diào)味?!杜f唐書。卷一七○。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俟調(diào)鼎之功,而體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jì)川心?!?/div>
《漢語大詞典》:普淖
指黍稷。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明齊溲酒?!?鄭玄 注:“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為號云?!?晉 潘岳 《藉田賦》:“簠簋普淖,則此之自實(shí)?!币徽f,為铏羹,和以五味的羹湯。見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儀禮。
《國語辭典》:和味  拼音:hé wèi
調(diào)和食物的味道。如:「和味養(yǎng)身」?!端囄念惥?。卷九九。祥瑞部下。鼎》引晉。郭璞 :「和味養(yǎng)賢,以無化有?!?/div>
《漢語大詞典》:五和
(1).土氣和順。謂氣候暖和之時。管子·幼官:“五和時節(jié),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尹知章 注:“土生數(shù)五,土氣和,則君順時節(jié)而布政?!?br />(2).政治和諧的五種表現(xiàn)。逸周書·大武:“政有四戚五和……五和,一有天無惡,二有人無郄、三同好相同,四同惡相助,五遠(yuǎn)宅不薄?!?br />(3).謂五味調(diào)和。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詩之三:“七均師無聲,五和常主淡?!?任淵 注引《淮南子》曰:“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和焉?!?/div>
《漢語大詞典》:魚臘(魚臘)
(1).干魚。周禮·天官·外饔:“陳其鼎俎,實(shí)之牲體魚臘?!?唐 鄭善玉 《雍和》詩:“魚臘薦美,牲牷表潔。”
(2).特指一種五味脯。參閱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脯臘
分類:干魚五味
《漢語大詞典》:四類(四類)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在四郊祭祀天神。
(2).指五色、五聲、五臭、五味。見尹文子·大道上。
(3).指經(jīng)、史、子、集。見新唐書·藝文志序。
(4).指年表、官閥、政跡、凡例。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藝文·四類。
《漢語大詞典》:胃脯
食物名。將羊肚煮熟,和以五味,曬干而成。史記·貨殖列傳:“胃脯,簡微耳, 濁氏 連騎。” 司馬貞 索隱引 晉灼 曰:“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粉之訖,暴使燥,則謂之脯?!?/div>
《漢語大詞典》:普薦(普薦)
指铏羹,加五味作料而盛于铏器中的湯菜。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普薦溲酒。” 鄭玄 注:“普薦,鉶羹,不稱牲記其異者?!币徽f,為俎上之物。見 清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儀禮
分類:五味作料
《漢語大詞典》:羹元
不和五味之羹。喻質(zhì)樸。 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然 晉 初之文,羹元尚存,雕幾未極?!?/div>
《漢語大詞典》:味塵(味塵)
佛教謂六塵之一。謂飲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貪欲而污真性,故謂味塵。
《漢語大詞典》:卻睡草(卻睡草)
傳說中的草,又名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時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卻睡草。 末多國 獻(xiàn)此草?!?唐 張祜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詩:“何勞卻睡草,不驗(yàn)返魂香。”
分類:五味
《漢語大詞典》:五味神
指五味調(diào)和的精美食品。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皇都品匯》:“至若飲食佳品,五味神盡在都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