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京師(京師)  拼音:jīng shī
首都?!豆騻??;腹拍辍罚骸妇熣吆??天子之居也?!埂度龂萘x》第二回:「便發(fā)檄至各鎮(zhèn),召赴京師。」也稱為「京都」、「京國」、「京城」。
《國語辭典》:京師大學(xué)堂(京師大學(xué)堂)  拼音:jīng shī dà xué táng
中國第一所大學(xué)。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創(chuàng)辦,兼具教學(xué)及掌理全國教育行政的雙重功能。民國初年改制為北京大學(xué)。
《分類字錦》:自至京師(自至京師)
文獻(xiàn)通考宋乾德五年有象自至京師群臣表賀以為巨獸由遠(yuǎn)方而來國家當(dāng)撫有海南之兆也未幾廣南平
分類:
《漢語大詞典》:北京師范大學(xué)
中國的高等師范大學(xué)。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02年的京師大學(xué)堂師范館。1949年改現(xiàn)名。設(shè)有教育、中國語言文學(xué)、歷史、外語等系和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學(xué)院,另建有高等學(xué)校師資培訓(xùn)交流北京中心。
《韻府拾遺 震韻》:京師之鎮(zhèn)(京師之鎮(zhèn))
十六國春秋》:終南,京師之鎮(zhèn),國之所瞻。
《國語辭典》:中國(中國)  拼音:zhōng guó
1.上古時(shí)代,漢族文化發(fā)源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其地為「中國」。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境,皆稱為「中國」。《詩經(jīng)。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公羊傳。昭公二十三年》:「曷為以詐戰(zhàn)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br />2.朝廷?!抖Y記。檀弓上》:「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國,雖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圣王不以勞中國,宜罷郡,放棄其民,絕其王侯勿復(fù)通。」
3.京師?!对娊?jīng)。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jié)h。毛亨。傳:「中國,京師也?!埂妒酚?。卷一。五帝本紀(jì)》:「夫而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div>
《國語辭典》:高臺(高臺)  拼音:gāo tái
樓臺、房屋。南朝陳。丘遲 與陳伯之書:「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三國演義》第三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
《國語辭典》:上國(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舊時(shí),南方吳、楚諸國對中原諸侯國的稱呼?!蹲髠?。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谷龂骸j惲铡?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國,與晉爭長?!?br />2.外藩對朝廷或附庸國對宗主國的稱呼。三國魏。曹植 與楊德祖書:「吾雖德薄,位為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埂对贰>矶鹁?。外夷列傳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國,十有馀年,雖奉三年一貢,然迭遣使臣,疲于往來,未嘗一日休息?!?br />3.京師?!顿Y治通鑒。卷二二六。唐紀(jì)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內(nèi)無事,自上國來者,皆言天子聰明英武,志欲致太平?!埂都t樓夢》第四回:「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其實(shí)則為游覽上國風(fēng)光之意?!?br />4.國都的西邊。因位上游而得名。《左傳。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簡上國之兵于宗丘,且撫其民?!箷x。杜預(yù)。注:「上國,在國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謂之上國。」
《漢語大詞典》:層城(層城)
(1).古代神話中 昆侖山 上的高城。文選·張衡〈思玄賦〉:“登 閬風(fēng) 之層城兮,搆不死而為牀?!?李善 注:“《淮南子》曰:‘ 崑崙 虛有三山, 閬風(fēng) 、 桐版 、 玄圃 ,層城九重?!?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萬一千里。’”一說, 昆侖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級: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風(fēng) ;上曰 層城 ,一名 天庭 ,是為太帝之居?!?br />(2).泛指仙鄉(xiāng)。 宋 蘇軾 《仙都山鹿》詩:“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br />(3).指京師;王宮。 晉 陸機(jī) 《贈(zèng)尚書郎顧彥先》詩:“朝游游層城,夕息旋直廬。”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六:“宮女多怨曠,層城閉蛾眉?!?清 黃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莊》詩:“層城匪迢越,廣陌交馳騁。”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遙望層城,丹樓如霞?!?唐 杜甫 《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十韻》:“層城臨暇景,絶域望餘春?!?元 楊云鵬 《登濮州北城》詩:“層城高絶一攀躋,歲杪臨風(fēng)客思凄?!?清 張文光 《登汴城角樓》詩:“落日下層城,蒼然遠(yuǎn)樹平?!?龔騫 《九秋詩·秋水》:“綺閣層城秋夜長,明朝問訊湖邊路?!?br />(5).指高山之巔。 宋 文同 《盤云塢》詩:“幾曲上層城,盤盤次文石?!?/div>
《國語辭典》:京都  拼音:jīng dū
1.京城、國都?!稘h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著絕世于皇極,顯禍敗京都。」《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jì)》:「六月甲戍,任城王薨于京都?!挂卜Q為「京師」。
2.地名。( kyoto)位在日本本州島西南,三面環(huán)山,形勢壯麗。自桓武天皇以來,至明治二年,共千馀年均定都于此,存有甚多的文物古跡,為日本重要文化中心和佛教中心。
《國語辭典》:上面  拼音:shàng mian
1.物體的表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每人讀書的桌子上寫一紙條貼著,上面寫道:『不可學(xué)天長杜儀!』」《紅樓夢》第五回:「寶玉抬頭,先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甚好?!?br />2.前頭?!吨熳尤珪?。卷二。學(xué)二。持敬》:「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學(xué)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但是他只知得那上面一截事,卻沒下面一截事?!埂度辶滞馐贰返谝话嘶兀骸杆奈蛔哌M(jìn)書房,見上面席間先坐著兩個(gè)人,方巾白須,大模大樣?!?br />3.上級、上司。《朱子語類。卷一一一。論民》:「所說救荒賑濟(jì)之意固善,而上面取出之?dāng)?shù)不節(jié)不可。」《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上面嚴(yán)緊,秀才不敢賣,到是把考等第的開個(gè)名字來補(bǔ)了稟罷。」
4.方面?!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竷鹤映鋈ブ?,文章上面倒也學(xué)得有限。」
5.里面?!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高@兩本是我生平所做的詩,雖沒有甚么好,卻是一生相與的人都在上面。」
《漢語大詞典》:天莊(天莊)
指京師。 唐 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今朝好風(fēng)色,延瞰極天莊?!?/div>
分類:京師
《漢語大詞典》:桂玉之地
指京師。 宋 戴埴 鼠璞·桂玉:“ 馬存 字 長游 ,謂子游京師,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為京師?!?/div>
分類:京師
《國語辭典》:日邊(日邊)  拼音:rì biān
1.太陽旁邊。形容非常遙遠(yuǎn)的地方。唐。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br />2.帝城或天子左右。唐。趙嘏 送裴延翰下第歸覲滁州詩:「江上詩書懸素業(yè),日邊門戶倚丹梯?!?/div>
《國語辭典》:東都(東都)  拼音:dōng dū
位于東邊的都城。如漢朝的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漢語大詞典》:東都門(東都門)
漢 代 長安 城東門之一,即 宣平門 。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北頭第一門曰 宣平門 ,民間所謂 東都門 ……又 疏廣 太傅、 受 少傅,上疏乞骸歸,公卿大夫?yàn)樵O(shè)祖道供張 東都門 外,即此門也。” 晉 張協(xié) 《詠史》:“藹藹 東都門 ,羣公祖二 疎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太平多歡娛,飛蓋 東都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