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都畿
(1).京都及其周圍地區(qū)。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而卻為 魏 主述其都畿弘敞豐麗,奄有諸華之意。” 唐 白居易 《議罷漕運可否策》:“然都畿所理征賦不充,故歲漕 山 東穀四百萬斛,用給京師?!?span id="7hrlvfp" class="book">《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唐 室多故,東方諸鎮(zhèn),兵接都畿,公當(dāng)歸相天子,靜中原以固根本。”
(2). 唐 道名。轄今 河南省 西部。新唐書·地理志一:“ 開元 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 山南 、 江南 為東西道,增置 黔中道 及 京畿 、 都畿 ,置十五採訪使?!?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歷代州域形勢·唐》:“ 明皇 增飾舊章,分十五道,曰 京畿 ,曰 都畿 ……曰 嶺南 ?!痹ⅲ骸?都畿 ,治 東都 , 河南 陜 、 汝 、 鄭 、 懷 等州屬焉,分 河南 道置?!?/div>
《國語辭典》:畿縣(畿縣)  拼音:jī xiàn
京城附近的縣城?!顿Y治通鑒。卷二二三。唐紀(jì)二十三。代宗永泰元年》:「奈何負(fù)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
《國語辭典》:京府  拼音:jīng fǔ
國都所在的地區(qū)?!端问?。卷二七七。慎知禮傳》:「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則誤,太緩則滯,惟須酌中耳?!?/div>
《漢語大詞典》:宣光
(1). 周宣王 和 東漢 光武帝 的合稱。二人皆舊時所稱中興之主。 唐 杜甫 《北征》詩:“不聞 夏 殷 衰,中自誅 褒 妲 。 周 漢 獲再興, 宣 光 果明哲?!?仇兆鰲 注:“ 周宣 、 漢光 皆中興主。” 元 李士瞻 《始予發(fā)京師時已聞河南平章公克服濟南》詩:“調(diào)度敢煩廊廟計,疇咨仍藉相臣功。 宣 光 接武揚先烈, 方 虎 聯(lián)勛振古風(fēng)?!?br />(2). 西晉 洛陽 宮殿名。藝文類聚卷六二引《洛陽宮殿簿》:“ 明光 、 徽音 …… 宣光 、 嘉福 、 百福 、 芙蓉 、 九華 ?!痹ⅲ骸安⒌蠲!?br />(3).借指京都的宮殿。 宋 蘇軾 《和三舍人省上》詩:“明朝冠蓋蔚相望,共扈翠輦朝 宣光 ?!眳㈤?李潔萍 《中國古代都城概況·西晉都城》附圖。
《國語辭典》:外省  拼音:wài shěng
1.古代稱國都以外的地方各省。相對于京都而言?!段拿餍∈贰返谌鸹兀骸肝乙渤R娔峭馐〉亩綋?,到得京城,像是身子縮矮了一段?!埂秲号⑿蹅鳌返谄呋兀骸竿馐〉牡仄?,又都是用木板鋪的,上面嚴(yán)絲合縫蓋上,輕易看不出來?!?br />2.稱本省以外的各省。如:「近來常有許多外省到本地打工的工人。」《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同縣的認(rèn)做表弟表兄,同省的認(rèn)做敝鄉(xiāng)敝友,外省的認(rèn)做年家故吏?!?br />3.謂中樞機構(gòu)之外的官署?!赌淆R書。卷二二。列傳。豫章文獻王》:「先是王蘊薦部曲六十人助為城防,實以為內(nèi)應(yīng)也。嶷知蘊懷貳,不給其仗,散處外省?!固?。劉知幾《史通。卷一一。史官建置》:「隋世王劭上疏,請依古法,復(fù)置女史之班,具錄內(nèi)儀,付于外省。文帝不許,遂不施行。」
《漢語大詞典》:諸邊(諸邊)
即都鄙。京都和邊邑。諸,通“ 都 ”。呂氏春秋·決勝:“善用兵者,諸邊之內(nèi),莫不與鬭,雖廝輿白徒,方數(shù)百里,皆來會戰(zhàn),勢使之然也?!?陳奇猷 校釋:“ 馬敘倫 曰:‘諸邊’疑當(dāng)作‘都鄙’。莊子·人間世篇‘始乎諒,當(dāng)卒乎鄙’, 俞曲園 先生以《淮南·詮言訓(xùn)》‘故始於都者常卒於鄙’證‘諒’為‘諸’誤,‘諸’借為‘都’,此‘諸’‘都’通借之證?!叀伞袅x并相近?!?/div>
分類:京都邊邑
《國語辭典》:都中  拼音:dū zhōng
國都之內(nèi)?!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咐现苣昕煨葸@樣,都中耳目很近,現(xiàn)在上頭意思,正想招接他們,抵當(dāng)外國哩?!?/div>
《漢語大詞典》:京甸
京都周圍附近地區(qū)。新唐書·郭虔瓘傳:“今畿輔戶口逋耗,異時戎虜入盜,丁壯悉行,不宜更募驍勇,以空京甸,資荒服?!?宋 周弼 《野望》詩:“白草 吳 京甸,黃桑 楚 戰(zhàn)場。”
《漢語大詞典》:直城
漢 京都城門名。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西,出第二門曰 直城門 。《漢宮殿》疏曰:‘西出南頭第二門也。亦曰故 龍樓門 。門上有銅龍,本名直門, 王莽 更曰 直道門 , 端路亭 。’” 唐 武元衡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延首 直城 西,花飛緑草齊?!?唐 皎然 《送嚴(yán)明府入關(guān)謁黎京兆》詩:“應(yīng)思右內(nèi)史,相見 直城 中。”
《漢語大詞典》:中畿
(1).王畿,京都管轄的地區(qū)。晉書·桓溫傳:“廓清中畿,光復(fù)舊業(yè)?!?span id="ndfrrbl"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禮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衛(wèi)、蠻、夷、鎮(zhèn)、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南朝 宋 何承天 《君馬篇》:“愿為范氏驅(qū),雍容步中畿?!?br />(2).泛指中原地區(qū)。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后賢志·文立:“ 諸葛亮 、 蔣琬 、 費禕 等子孫流徙中畿,宜見敍用,一則以慰 巴 、 蜀 民之心,其次傾 東吳 士人之望?!?/div>
《漢語大詞典》:都士
(1).周禮官名。掌理都家獄訟事。周禮·秋官·序官:“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鄭玄 注:“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獄訟以告方士者也。” 孫詒讓 正義:“都士主治大都、小都、王子弟、公卿采地之獄訟?!?br />(2).京都或大城市的人。 漢 桓寬 鹽鐵論·國疾:“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 馬非百 簡注:“都,都城或大城市。意思是説鄉(xiāng)里人比不上都城或大城市的人文明,有見識?!?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尊男、卑女,貴人、賤狙,華族、寒門,別若鳥魚,蠻獠、都士,絶出智愚,燦然列級,天淵之殊?!?/div>
《漢語大詞典》:帝華(帝華)
京華,京都。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分壤蕃帝華,列正藹皇宮?!?南朝 齊 謝超宗 《齊太廟樂歌·昭夏樂》:“帝華永藹,泯藻方摛?!?/div>
分類:京都
《漢語大詞典》:上輔(上輔)
(1).宰相的尊稱。元史·伯顏傳:“﹝ 至元 ﹞五年十月,詔為大丞相,加號元德上輔,賜七寶玉書龍虎金符,鐫刻如前?!?br />(2). 唐 代治理京都附近地區(qū)的行政設(shè)置名稱。如 華州 上輔, 同州 上輔等。見舊唐書·地理志一。
(3).星名。指紫微垣西番第三星。宋史·天文志二:“其(紫微垣)西番近閶闔門,第一星為右樞,第二星為少尉,第三星為上輔,第四星為少輔,第五星為上衛(wèi),第六星為少衛(wèi),第七星為上丞?!?/div>
《漢語大詞典》:帝闉
京都的城門。亦泛指京城。 宋 蘇軾 《用前韻再和孫志舉》:“灑掃古 玉局 ,香火通帝闉?!?王闿運 《上征賦》:“誦《魚藻》于在 鎬 ,乃肅容于帝闉。”
《漢語大詞典》:移都
搬遷京都。 慕湘 《〈中國古籍印刷史〉序》:“ 項羽 燒 秦 宮,典墳蕩然; 董卓 移都,帛卷連為幃幄,製為縢囊?!?/div>
分類:搬遷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