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0
詞典
3
分類詞匯
17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目擊
目睹
目見
親接
目驗
目擊者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目擊證人
躬逢目擊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眼見是實,耳聞是虛
耳聞目見
貴耳賤目
看生見長
目見耳聞
《國語辭典》:
目擊(目擊)
拼音:
mù jí
1.親眼所見?!督鹌棵吩~話》第一七回:「徒以目擊奸臣誤國而不為皇上陳之,則上辜君父之恩,下負平生所學?!姑?。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折:「小生目擊數(shù)事,甚為不平,待要當面數(shù)落他一番,有何難哉?」《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疇列傳》:「目擊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懷觀望?!?br />2.瞥見、一眼看見。《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br />3.目光觸及,指看了一眼?!逗鬂h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郅惲》:「子張但目擊而已。惲即起,將客遮仇人,取其頭以示子張。」
分類:
目擊
目光
目睹
觸及
親眼
眼看
看見
《國語辭典》:
目擊道存(目擊道存)
拼音:
mù jí dào cún
眼睛一看,便知道理之所在,形容悟性特好?!肚f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竹林七賢論》:「籍歸,遂著大人先生論,所言皆胸懷閒本趣,大意謂先生與己不異也。觀其長嘯相合,亦近乎目擊道存矣?!?/div>
分類:
眼光
接觸
所在
悟性
《國語辭典》:
目睹
拼音:
mù dǔ
親眼看見。如:「計程車司機目睹酒駕肇事的整個過程?!鼓铣?。
謝靈運
〈
七里瀨
〉詩:「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若說必有,又并無目睹。」
分類:
目睹
親眼
眼看
《漢語大詞典》:
目見(目見)
親眼看到。 漢
王充
《
論衡·說日
》
:“ 魯 史目見,不空言者也,云與雨俱,雨集于地?!?唐
韓愈
《故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
:“在文書所記及耳聞相傳者不説,今直取目見、親與之游而以藥敗者七六公以為世誡?!?宋
蘇軾
《蘇州姚氏三瑞堂》
詩:“ 楓橋 、 三瑞 皆目見,天意宛在 虞鰥 后?!?span id="ayacuu0" class="book">《
二刻拍案驚奇
》卷十四:“﹝ 向士肅 ﹞后來常對親友們説此目見之事,以為笑話。”
分類:
親眼
眼看
《漢語大詞典》:
親接(親接)
(1).親近接待;接近。
《
后漢書·伏隆傳
》
:“ 建武 二年,詣 懷 宮, 光武 甚親接之。”
《
后漢書·宦者傳序
》
:“ 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憲 兄弟??倷嗤?,內(nèi)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唯閹宦而已?!?br />(2).親耳所聞,或親眼所見。 唐
李白
《上安州裴長史書》
:“﹝郡督 馬公 謂長史 李京之 ﹞曰:‘諸人之文,猶山無煙霞,春無草樹。 李白 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語,絡繹間起,光明洞澈,句句動人?!藙t故交 元丹 親接斯議。”
分類:
親近
接待
所聞
接近
親眼
所見
《漢語大詞典》:
目驗(目驗)
目擊;親眼驗證。 唐
李綽
《
尚書故實
》
:“盛膏小銀合子, 韓氏 收得后猶在, 融 即相國親密,目驗其事,因附于此。” 清
王韜
《
甕牖馀談·猶太古歷說
》
:“古時 猶太 人定年月以太陽為準,於歷法疏而於目驗密,常居山候月,以初見月為月第一日。” 王闿運
《〈論語訓〉序》
:“ 曾子 全身而曰啟予手足,豈欲小子目驗乃后不誣?”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
五:“我渴望著看海中日出的光景,忍著眩暈,跑上甲板,好容易把那光景目驗了一下,但幾乎把自己的肝臟都吐了出來。”
分類:
目擊
親眼
驗證
《國語辭典》:
目擊者(目擊者)
拼音:
mù jí zhě
親眼見到事件發(fā)生經(jīng)過的人。如:「他是這次車禍的唯一目擊者?!?/div>
分類:
參加
親眼
眼看
看見
現(xiàn)場
觀察
曾經(jīng)
某物
因而
能夠
第一手
報道
《漢語大詞典》: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眼見爲實,耳聽爲虛)
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
上五:“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聽人說的靠不住?!?劉真
《春大姐》
:“ 玉春娘 嘴里雖沒有說出,心里可老是相信著那句老話: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分類:
親眼
眼看
看見
聽說
真實
可靠
《國語辭典》:
目擊證人(目擊證人)
拼音:
mù jí zhèng rén
親眼見到犯罪事件發(fā)生經(jīng)過的全部或部分,且依法陳述自己所見所知的情形以證明嫌疑犯的犯罪事實成立或不成立的人。
分類:
親眼
眼見
見到
犯罪
事件
《國語辭典》:
躬逢目擊(躬逢目擊)
拼音:
gōng féng mù jí
親身遇到,親眼看見?!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四:「仇女守貞,劉生尚義,仇某不忘報,皆盛事也。本縣幸而躬逢目擊,可不完成其美?」
分類:
親身
遇到
親眼
眼看
看見
《國語辭典》: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拼音:
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聽說的不實在,親眼見到的才可靠。如:「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今天總算見到他的厲害了吧!」
分類:
聽說
不實
實在
親眼
眼見
見到
才可
可靠
《國語辭典》:
眼見是實,耳聞是虛(眼見是實,耳聞是虛)
拼音:
yǎn jiàn shì shí,ěr wén shì xū
(諺語)親眼看到才確實,傳聞并不足為信。如:「其實我早已聽說,只是眼見是實,耳聞是虛,等看到再說。」
分類:
諺語
親眼
眼看
確實
傳聞
不足
《國語辭典》:
耳聞目見(耳聞目見)
拼音:
ěr wén mù jiàn
親自看到、聽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夫信謗之徵,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也作「目睹耳聞」、「目擊耳聞」、「目見耳聞」、「耳聞目睹」、「耳聞目擊」。
分類:
聽見
親眼
眼看
看見
《國語辭典》:
貴耳賤目(貴耳賤目)
拼音:
guì ěr jiàn mù
相信傳聞,而不信眼見的事實。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
:「夫貴耳賤目,榮古陋今,人之大情也?!?/div>
分類:
相信
傳聞
卻不
親眼
眼看
事實
《漢語大詞典》:
看生見長(看生見長)
謂親眼看著某人的出生和長大。形容對一個人非常熟悉。 元
李行道
《灰闌記》
第一折:“這孩兒本等不是我養(yǎng)的,他要問那剃胎頭收生的老娘,和那看生見長的一起街坊鄰舍,做證見?!?元
武漢臣
《生金閣》
第二折:“老身自幼在 龐 府,看生見長這個衙內(nèi),非是一日也呵?!?元
王曄
《桃花女》
楔子:“他在我隔壁住,從小里看生見長的?!?/div>
分類:
親眼
眼看
看著
某人
出生
長大
個人
常熟
《國語辭典》:
目見耳聞(目見耳聞)
拼音:
mù jiàn ěr wén
親自看到、聽到。宋。蘇軾〈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也作「耳聞目見」。
分類:
親眼
眼看
看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