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236,分150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果仁
貴仁
仁功
柔仁
兒女仁
弘仁
仁懷
慕仁
仁參
遺仁
仁考
馬仁
合仁
仁憫
仁鄙
《國語辭典》:果仁  拼音:guǒ rén
果核中的仁子。
《駢字類編》:貴仁(貴仁)
大戴禮:帝入東學(xué),上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始恩相及矣。帝入南學(xué),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始民不誣矣。帝入西學(xué),上賢而貴德,則圣智在位,而功不匱矣。
《韻府拾遺 東韻》:仁功
延篤仁孝論:夫曾閔以孝悌為至德,管仲以九合為仁功。
《漢語大詞典》:柔仁
柔和而仁慈。漢書·元帝紀:“﹝ 元帝 ﹞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清 吳偉業(yè) 《下相懷古》詩:“重瞳顧柔仁,隆準至暴抗?!?/div>
分類:柔和仁慈
《漢語大詞典》:兒女仁(兒女仁)
婦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唐 李白 《留別賈舍人至》詩之二:“何必兒女仁,相看淚成行?!?/div>
《高級漢語詞典》:弘仁
1610—1664
《韻府拾遺 佳韻》:仁懷(仁懷)
宋書??豹傳:積弊之黎,難用克振,實仁懷之所矜恤,明教之所爰發(fā)也。
《韻府拾遺 真韻》:慕仁
阮籍東平賦:鷗端一而慕仁兮,何淳樸之靡逞。
《漢語大詞典》:仁參(仁參)
人參。仁,通“ 人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三:“ 奚王 去諸 怨叛,以別部西徙 嬀州 ,依北山射獵,常採北山麝香、仁參,賂 劉守光 以自託?!?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五代史·四夷附錄三:“ 奚 ,常採北山麝香、仁參。仁參,即人參?!?/div>
分類:人參
《漢語大詞典》:遺仁(遺仁)
謂因遺漏而未及仁愛。 唐 任華 《西方變畫贊》:“泣對靈相,祗感遺仁。” 明 沈榜 《宛署雜記·志遺八》:“天地有遺仁,日月有遺照?!?/div>
《分類字錦》:仁考
陶潛命子詩:于穆仁考,淡焉虛止。
分類:
《駢字類編》:馬仁(馬仁)
水經(jīng)注:馬仁陂水出潕陰北山,泉流競湊,水積成湖,蓋地百頃,謂之馬仁陂。陂水歷其縣下西南堨之,以溉田疇,公私引列,水流遂斷,故瀆尚存。明一統(tǒng)志:馬仁山在太平府繁昌縣東南六十里,舊經(jīng)云山石類人馬狀,舊名馬人。唐時有石馬妖鳴,命斷其首,改今名。山有五峰,曰韜玉、龍首、馬人、羅漢、雙柱。有石庵、觀音巖、雙貓石。唐處士王沖霄處此。
《駢字類編》:合仁
禮記: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穫而弗食也。宋書符瑞志:元石既表,素石以成。瑞虎合仁,白麟耀精。神馬自圖,金言其形。
《漢語大詞典》:仁憫(仁憫)
慈愛憐恤。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二章:“盡此千萬年圣哲所經(jīng)營,仁憫者不過人類之一半而已。”
《漢語大詞典》:仁鄙
仁愛與鄙薄。《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禮義廉恥不設(shè),毀譽仁鄙不立。”《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仁鄙不齊,比周朋黨,設(shè)詐諝,懷機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div>
分類:仁愛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