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從善(從善)
依從善道;聽從善言。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從善服義之公心。” 晉 干寶 《晉紀總論》:“聿修祖宗之志,思輯戰(zhàn)國之苦,腹心不同,公卿異議,而獨納 羊祜 之策,以從善為眾?!?span id="jbowyqi"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他既然從善,我們一發(fā)要還他禮體?!?清 姚鼐 《復(fù)孔撝約論禘祭書》:“后有執(zhí) 鄭君 以難 子邕 者,皆好為説而無從善徙義之公心者耳!”
《國語辭典》:改過從善(改過從善)  拼音:gǎi guò cóng shàn
改正過失,誠心向善。參見「改過遷善」條。如:「他能改過從善,又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如此佳績,將來必有成就。」
《國語辭典》: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諺語)比喻學好很難,學壞很容易?!秶Z。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晃艨准讈y夏,四世而隕;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jié)h。張纮〈臨困授子靖留箋〉:「傳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谎陨浦y也?!?/div>
分類:諺語容易
《國語辭典》:改惡從善(改惡從善)  拼音:gǎi è cóng shàn
改掉不好的行為,走上正途。如:「既然他已改惡從善,你就別再時常追究他以前的過錯?!挂沧鳌父膼合蛏啤埂?/div>
分類:改惡從善
《漢語大詞典》:改惡為善(改惡爲善)
不再作惡,重新做人。禮記·中庸“明則動,動則變” 漢 鄭玄 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孔穎達 疏:“言惡人全化為善人,無復(fù)為惡也?!币嘧鳌?改惡從善 ”。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訓俗》:“萬姓既改惡從善,永無犯上作亂之萌;萬邦亦一道同風,咸知學圣尊王之義。”《人民日報》1964.12.29:“十二月廿八日特赦釋放了一批已經(jīng)確實改惡從善的戰(zhàn)爭罪犯?!?/div>
《漢語大詞典》:改行從善(改行從善)
見“ 改行為善 ”。
《漢語大詞典》:改行為善(改行爲善)
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下》:“天子悲憐其意,遂下令曰:‘夫訓導不純,而愚民陷焉?;蛴男袨樯疲涞罒o由也。’”亦作“ 改行從善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不若改行從善,做個小小經(jīng)紀,也得過養(yǎng)身活命。”
《分類字錦》:化蠻從善(化蠻從善)
周書薛慎傳保定初出為湖州刺史州界既雜蠻蠻俗婚娶之后父母雖在即與別居慎謂守令曰牧首令長是化民者也豈有其子娶妻便與父母離析非唯氓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乃親自誘導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數(shù)戶蠻別居數(shù)年遂歸侍養(yǎng)及行得果膳歸奉父母慎感其從善之速具以狀聞有詔蠲其賦役于是風化大行有同華俗
分類:教化
《漢語大詞典》:從善如登(從善如登)
謂為善如登山那樣不易。國語·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韋昭 注:“如登,喻難;如崩,喻易?!?/div>
《國語辭典》:從善如流(從善如流)  拼音:cóng shàn rú liú
比喻樂于接受善意的勸導。《左傳。成公八年》:「從善如流,宜哉!」《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挂沧鳌笍纳迫袅鳌?。
《國語辭典》:從善若流(從善若流)  拼音:cóng shàn ruò liú
比喻樂于接受善意的勸導。《新唐書。卷一○三。張玄素傳》:「從善若流,尚恐不逮;飾非拒諫,禍可既乎?」也作「從善如流」。
《國語辭典》:從善如流(從善如流)  拼音:cóng shàn rú liú
比喻樂于接受善意的勸導?!蹲髠鳌3晒四辍罚骸笍纳迫缌?,宜哉!」《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挂沧鳌笍纳迫袅鳌?。
《漢語大詞典》:棄惡從善(棄惡從善)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如:犯罪分子只有坦白交待、棄惡從善才有出路。
《漢語大詞典》:德義(德義)
(1).道德信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jīng)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彼皆戴仰大王德義,愿為大王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 楚 必斂衽而期?!?晉 潘岳 《西征賦》:“誦六藝以飾姦;焚詩書而面墻;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shù)而同亡?!?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為一鄉(xiāng)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或棄斥德義,蹇視淫游,以嘲弄社會,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謂賞罰得當;亦謂從善去惡。國語·周語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韋昭 注:“賞得其人,罸當其罪,是為德義?!?span id="dvdlipx" class="book">《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唬骸沃^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cè),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韋昭 注:“善善為德,惡惡為義?!?/div>
《國語辭典》:首善  拼音:shǒu shàn
模范。《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繇內(nèi)及外?!购笫酪喾Q國都所在地為「首善之區(qū)」。
《國語辭典》:責善(責善)  拼音:zé shàn
互相切磋督責,希望對方品格能止于至善?!睹献?。離婁下》:「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div>
分類:勸勉從善
《國語辭典》:化度  拼音:huà dù
教化眾生,使渡越脫離苦海。唐。薛戎 游爛柯山詩四首之二:「只今成佛宇,化度果難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