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6分類詞匯 60
《國語辭典》:體式(體式)  拼音:tǐ shì
1.體制、格式?!赌鲜?。卷二七??讑J傳》:「奐博物強(qiáng)識,甄明故實(shí),問無不知,儀注體式,箋書表翰,皆出于奐?!?br />2.體裁、類型。如:「詩與散文的體式不同。」
3.文字的式樣。如:「拼音字母有手寫體和印刷體兩種體式?!?/div>
《漢語大詞典》:國統(tǒng)(國統(tǒng))
(1).指國家體制或體統(tǒng)。《史記·三王世家》:“百官奉憲,各遵其職,而國統(tǒng)備矣。”
(2).君主一脈相傳的統(tǒng)緒。猶正統(tǒng)。漢書·諸侯王表:“而本朝短世,國統(tǒng)三絶。” 顏師古 注:“謂 成 、 哀 、 平 皆早崩,又無健嗣?!?唐 劉知幾 史通·本紀(jì):“蓋紀(jì)之為體,猶春秋之經(jīng),繫日月以成歲時(shí),書君上以顯國統(tǒng)?!?明 方孝孺 《關(guān)王廟碑》:“ 漢 將 關(guān)侯 云長 ,用兵 荊 蜀 間,國統(tǒng)未復(fù),以身死之……使侯不死,與 孔明 勠力, 孔明 治內(nèi),侯治其外, 漢 賊可誅, 孫氏 可虜,而 高祖 天下可復(fù)矣?!?span id="1yg6np1"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五》:“第廟楹有限,國統(tǒng)無窮,增修尚非至計(jì)!”
《漢語大詞典》:體變(體變)
詩文體制或風(fēng)格變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若情數(shù)詭雜,體變遷貿(mào)。拙辭或孕於巧義,庸事或萌於新意。” 唐 杜甫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神翰 顧 不一,體變 鐘 兼兩?!?元 張翥 《寄題顧仲瑛玉山詩一百韻》:“語奇凌 鮑 謝 ,體變失 盧 楊 ?!?/div>
《漢語大詞典》:體度(體度)
察考;體味揣度。《元典章·戶部十二·物價(jià)》:“由本路申戶部,并要體度是實(shí),保結(jié)申報(bào)?!?明 徐渭 《奉師季先生書》之二:“解書,惟有虛者活者,可以吾心體度而發(fā)明之?!?/div>
《國語辭典》:立體(立體)  拼音:lì tǐ
1.建立體制、準(zhǔn)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宗經(jīng)》:「禮以立體,據(jù)事制范?!?br />2.數(shù)學(xué)上指以面為界,有長、寬、厚,在空間占有一定位置的物體,稱為「立體」。
《國語辭典》:選體(選體)  拼音:xuǎn tǐ
1.一種詩體或文體。因類似《昭明文選》所選的詩文而得名。其作品多綺縟靡麗。
2.詮選的方法?!端螘?。卷五十七。蔡廓傳》:「謹(jǐn)依選體,非私安都。」
《漢語大詞典》:典裁
典莊而有體制。南史·王儉傳:“ 儉 寡嗜欲,唯以經(jīng)國為務(wù),車服塵素,家無遺財(cái)。手筆典裁,為當(dāng)時(shí)所重。”南史·虞寄傳:“帝謂 寄 兄 荔 曰:‘此頌典裁清拔,卿之 士龍 也,將如何擢用?’”
分類:有體體制
《漢語大詞典》:移律
猶言變革體制。 唐 劉長卿 《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詩:“江國傷移律,家山憶《考槃》。”
分類:變革體制
《漢語大詞典》:官統(tǒng)(官統(tǒng))
職官的體制。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夫官統(tǒng)不一,則職業(yè)不脩;職業(yè)不脩,則事何得而簡?!?/div>
分類:職官體制
《國語辭典》:氣球(氣球)  拼音:qì qiú
1.一種玩具。以伸縮性的橡膠薄膜制囊,可灌入氫、氦、空氣等氣體。當(dāng)充滿比空氣輕的氣體時(shí),能飄浮上升。
2.在涂有樹膠的布囊,灌入氫、氦等氣體,使其膨脹如球,可以上升??捎脕碜鰹橥婢撸蜃鳛闅庀?、軍事上的探測之用,甚至人可乘坐其上飛行。
3.一種蹴踢的球。用皮片縫合,內(nèi)充羽毛,玩法類似踢毽子。唐時(shí)已有,盛于宋元?!对x。百花亭。第一折》:「衣帶鵪鶉糞,靴染氣球泥。」也作「氣毬」。
《漢語大詞典》:軌文(軌文)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后以“軌文”指國家體制法度。 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軌文匪同,貨幣斯同,神奇利用,盍殫明聰?!?/div>
《漢語大詞典》:貳體(貳體)
謂太子繼承帝位的體制。 南朝 梁 沈約 《為皇太子謝表》:“乃降皇慈,夙膺盛典,貳體宸極,守器宗祧?!?/div>
《漢語大詞典》:治制
治理國家的法度、體制。《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由是觀之,似指立在身之名,非篤齊治制之意也。” 嚴(yán)復(fù) 《〈法意〉按語》:“若夫 歐 美 諸邦,雖治制不同,實(shí)皆有一國之民,為不祧之內(nèi)主?!?/div>
《漢語大詞典》:格制(格製)
(1).格局體制。南史·齊豫章文獻(xiàn)王嶷傳:“北第舊邸,本自甚華。臣往歲作小眠齋,皆補(bǔ)接為辦,無乖格制。”
(2).亦作“ 格製 ”。指詩文的風(fēng)格。 宋 魏泰 臨漢隱居詩話:“ 白居易 亦善作長韻敘事,但格制不高,局於淺切,又不能更風(fēng)操,雖百篇之意,只如一篇,故使人讀而易厭也?!?清 戴名世 《李潮進(jìn)稿序》:“今夫文之為道,雖其辭章格製各有不同,而其旨非有二也?!?/div>
《漢語大詞典》:軌書(軌書)
指法度體制。語出《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誄》:“金湯無險(xiǎn),軌書攸同?!?/div>
分類:法度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