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6分類詞匯 60
《國語辭典》:體制(體制)  拼音:tǐ zhì
1.一定的規(guī)則、制度。《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據(jù)學(xué)生的愚見,欽差既然要爭那保送咨送的體制,就該合參謀部說明才是?!?br />2.文體的體裁、格式?!对娊?jīng)。周頌譜》:「然魯頌之文尤類小雅,比于商頌,體制又異?!?/div>
《國語辭典》:體制(體製)  拼音:tǐ zhì
1.詩文的格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附會》:「夫才量學(xué)文,宜正體制?!?br />2.繪畫的結(jié)構(gòu)。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四。紀(jì)藝下?;B門》:「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工畫花竹翎毛,體制清贍?!?/div>
《漢語大詞典》:政治體制改革
特指我國在政治體制上擴(kuò)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sh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F(xiàn)階段的主要任務(wù)是:發(fā)展民主,加強(qiáng)法制,實行政企分開、精簡機(jī)構(gòu),完善民主監(jiān)督制度,維護(hù)安定團(tuán)結(jié)。
《漢語大詞典》:體制改革
在我國,指克服現(xiàn)有體制中的弊端,使各種體制適應(yī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需要。包括經(jīng)濟(jì)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是我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保證。
《漢語大詞典》:獨裁體制(獨裁體制)
同“ 獨裁制 ”。 陳毅 《南京》詩:“年年過此説 南朝 ,剩有 中山 陵墓高。四大家族浪淘盡,獨裁體制草拉燒。”
《漢語大詞典》:關(guān)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鄧小平1986年9月至11月幾次談話中關(guān)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內(nèi)容節(jié)錄。編入《鄧小平文選》第3卷。指出不改革體制就會阻礙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biāo)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改革的內(nèi)容是黨政分開,權(quán)力下放,精簡機(jī)構(gòu);改革不能照搬西方,不能搞自由化。
《分類字錦》:騷體制歌(騷體制歌)
文心雕龍》:暨武帝崇禮,始立樂府,總趙代之音,撮齊楚之氣。延年以曼聲協(xié)律,司馬以騷體制歌。桂華雜曲,麗而不經(jīng);赤雁群篇,靡而弗典;河間薦雅而罕御。故汲黯致譏于天馬也。
分類:詩賦
《國語辭典》:事體(事體)  拼音:shì tǐ
1.事情的體統(tǒng)。《后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性溫柔謹(jǐn)素,常遜言恭色。練達(dá)事體,明解朝章。」《西游記》第二五回:「你這個童兒,年幼不知事體,就來亂罵,白口咀咒,枉賴了我們也。」
2.事情?!度辶滞馐贰返谖濉鸹兀骸竼柕溃骸壶P四哥,事體怎么樣了?』」《老殘游記》第五回:「他父親已到衙門里頭求師爺去了,吳氏便知事體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頭兒請來。」
《國語辭典》:體貌(體貌)  拼音:tǐ mào
1.形體面貌。《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埂堆θ寿F征遼事略》:「見仁貴鳳姿端雅,體貌非俗?!?br />2.禮遇,以禮相待。《戰(zhàn)國策。齊策三》:「淳于髡為齊使于荊,還反過薛,而孟嘗令人體貌而親郊迎之。」《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所以體貌大臣而厲其節(jié)也?!?/div>
《國語辭典》:體要(體要)  拼音:tǐ yào
1.大體、綱要。漢。荀悅 漢紀(jì)序:「于是乃作考舊,通連體要,以述漢紀(jì)?!顾?。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執(zhí)政乃始奉詔拜翰林學(xué)士承旨。問治道體要,公以簡易誠明為對?!?br />2.體統(tǒng)、體制?!端螘>砥咚?。列傳。沈攸之》:「謂人曰:『州官鞭府職,誠非體要,由小人淩侮士大夫?!弧骨?。顧炎武《日知錄。卷三一。三輔黃圖》:「以長樂未央建章北宮甘泉宮為綱,而以其中宮室臺殿為目,甚得體要?!?br />3.切實而簡要?!稌?jīng)。畢命》:「政貴有恒,辭尚體要,不惟好異。」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序志》:「蓋周書論辭,貴乎體要;尼父陳訓(xùn),惡乎異端?!?br />4.謂領(lǐng)悟要旨。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微旨》:「凡養(yǎng)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div>
《國語辭典》:體統(tǒng)(體統(tǒng))  拼音:tǐ tǒng
1.詩文或著作的體裁、綱要的條理?!杜f唐書。卷一○二。劉子玄傳》:「古者刊定一史,纂成一家,體統(tǒng)各殊,指歸咸別。」《文選。左思。三都賦序》:「聊舉其一隅,攝其體統(tǒng),歸諸詁訓(xùn)焉?!?br />2.制度、規(guī)矩、格局?!端疂G傳》第五一回:「山寨體統(tǒng),甚是整齊?!?br />3.合乎身分地位的行為舉止。《儒林外史》第三回:「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個體統(tǒng)來?!?br />4.體面。指光彩、有面子?!都t樓夢》第五一回:「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體面,說不得我自己吃些虧,把眾人打扮體統(tǒng)了,寧可我得個好名兒也罷了。」
《國語辭典》:體裁(體裁)  拼音:tǐ cái
1.作品的布局、架構(gòu)?!段倪x。沈約。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贡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br />2.文學(xué)的類別。依作品所表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上之差異而加以區(qū)分,如詩、散文、小說、戲劇、報導(dǎo)文學(xué)等。如:「散文和小說的體裁不同,兩者無法互爭高下。」
《國語辭典》:體面(體面)  拼音:tǐ miàn
1.身分、體統(tǒng)?!端疂G傳》第四回:「智深好生無禮,全沒些個出家人體面。」《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田氏怒中之言,不顧體面,向莊生面上一啐。」
2.格局、規(guī)模。宋。趙長卿 行香子。驕馬花驄詞:「個人家住,曲巷墻東。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董西廂》卷三:「體面都輸富貴家,客館先來擗掠得雅,鋪陳得更奢華。」
3.面子、光采?!都t樓夢》第四四回:「鮑二又有體面,又有銀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賈璉?!埂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改闶莻€中國有體面的人物。如此小器,真真是玷辱你自己。」
4.整齊、好看?!逗I匣袀鳌返诙兀骸感U體面?zhèn)€二少爺,難看俚阿好出來做人?」
《國語辭典》:一例  拼音:yī lì
1.地位或等級相同。《史記。卷二三。禮書》:「諸侯藩輔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埂端疂G傳》第五回:「師父休要怪,莊家們不省得師父是活佛去處來的,他作繁華一例相看,老漢從來敬重佛天三寶?!?br />2.一律、一概。唐。白居易 論孟元陽狀:「今以無能者一例除改,無所旌別,臣恐今日已后,無以勸人。」《紅樓夢》第一四回:「錯我半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xiàn)清白處治?!?br />3.循例。如:「這事前兩天他還說一例處理,怎么現(xiàn)在又有例外的說法呢?」
4.一個例證。如:「自古忠臣出孝子之門,像岳飛就是一例?!?/div>
《國語辭典》:國體(國體)  拼音:guó tǐ
1.國家的大體。《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dá)國體?!?br />2.國家的形式。因主權(quán)歸屬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君主國與共和國。
《國語辭典》:本體(本體)  拼音:běn tǐ
1.事物的本身。
2.支持言論、主張的根本思想。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諸子》:「然繁辭雖積,而本體易總,述道言治,枝條五經(jī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