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4
詞典
1
分類詞匯
13
分類詞匯
何當
那堪
況乃
非但
何乃
豈況
莫講
況復
而況
況于
況乎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螻蟻尚且偷生
《國語辭典》:
何當(何當)
拼音:
hé dāng
1.何日、什么時候。漢。無名氏
古絕句
四首之一:「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固?。
李商隱
夜雨寄北
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br />2.何、有什么。反問語氣,表示沒有。晉。
傅玄
〈
秦女休行
〉:「百男何當益?不如一女良。」
3.何妨。反問語氣,表示可以。唐。
武元衡
〈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
〉詩:「聞說唐生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宋。
蘇軾
〈
龜山辯才師
〉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硙。」
4.如何、怎么能夠。唐。
岑參
〈
阻戎瀘間群盜
〉詩:「何當遇長房,縮地到京關。」
5.何況。唐。
王昌齡
〈
江上聞笛
〉詩:「何當邊草白,旌節(jié)隴城陰。」宋。
蘇軾
〈
無題
〉詩:「何當血肉身,安得常強???」
6.應當、應該。唐。
杜甫
畫鷹
詩:「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埂豆卤驹麟s劇。十探子。第四折》:「則你那七令何當是你掌,則你那三軍印寄付與誰行?」也作「合當」。
分類:
何嘗
何日
何妨
安得
何況
合當
何時
何如
應當
《漢語大詞典》: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唐
李端
《溪行遇雨寄柳中庸》
詩:“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宋
張先
《青門引·春思》
詞:“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明
韓洽
《鐵馬》
詩:“那堪簷宇下,又作戰(zhàn)場聲?!?br />(2).猶言兼之;何況。 宋
柳永
《雨霖鈴》
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卷一:“不惟道生得箇龐兒美,那堪更小字兒得愜人意?!?/div>
分類:
何況
禁受
《國語辭典》:
況乃(況乃)
拼音:
kuàng nǎi
何況、況且?!段倪x。歐陽建。臨終詩》:「茍懷四方志,所在可游盤。況乃遭屯蹇,顛沛遇災患?!埂段倪x。曹丕。與吳質書》:「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也作「況乃」。
《國語辭典》:
況乃(況迺)
拼音:
kuàng nǎi
況且、何況?!段倪x。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fā)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詩》:「淹留昔時歡,復增今日嘆。茲情已分慮,況乃協(xié)悲端。」也作「況乃」。
分類:
何況
好像
況且
而且
《國語辭典》:
非但
拼音:
fēi dàn
不僅?!稌x書。卷八八。孝友傳。李密傳》:「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實所覽見。」《文明小史》第一七回:「非但可以一年穿到頭,而且剝下來送到當鋪里去,當鋪里也不要?!挂沧鳌阜仟殹?。
分類:
不僅
何況
《漢語大詞典》:
何乃
(1).怎能,何能。
《
史記·蒙恬列傳論
》
:“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
《
后漢書·列女傳·袁隗妻
》
:“乃初成禮, 隗 問之曰:‘婦奉箕箒而已,何乃過珍麗乎?’”
(2).何況。
《
史記·田叔列傳
》
:“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jiān)也!”
《
史記·東越列傳
》
:“且 秦 舉 咸陽 而棄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東陽
《太白行》
:“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讎!”
(3).何故,為何。 漢
荀悅
《漢紀·高后紀》
:“ 辟陽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賀我?’” 清
俞樾
《
春在堂隨筆
》
卷十:“余乙巳春……作詩紀事,中有云:‘竊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勢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瀉地往復回?’”
分類:
何故
何況
為何
《漢語大詞典》:
豈況(豈況)
猶何況。
《后漢書·爰延傳》
:“夫以 光武 之圣德, 嚴光 之高賢,君臣合道,尚降此變,豈況陛下今所親幸,以賤為貴,以卑為尊哉?”
《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
:“至于 子張 、 子路 、 子貢 等七十之徒,亞圣之德,然猶各有所短, 師 辟 由 喭, 賜 不受命,豈況下此而無所闕?” 晉
葛洪
《
抱樸子·勗學
》
:“夫童謡猶助圣人之耳目,豈況
《墳》
《索》
之弘博哉?”
分類:
何況
《漢語大詞典》:
莫講
何況。例如:連小孩都懂,莫講大人了。
分類:
何況
《漢語大詞典》:
況復(況復)
亦作“況復”。
(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
:“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
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明
梁辰魚
《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
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
《
陳書·江總傳
》
:“況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唐
馬總
《
意林·傅子
》
:“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
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br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
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div>
分類:
況復
何況
更加
仿佛
好像
況且
《國語辭典》:
而況(而況)
拼音:
ér kuàng
何況、況且。
分類:
連詞
何況
《漢語大詞典》:
況于(況於)
連詞。何況。
《易·乾》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
孟子·離婁上
》
:“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於 孔子 者也,況於為之強戰(zhàn)?”
《
史記·穰侯列傳論
》
:“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説,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於之臣乎!”
分類:
連詞
何況
《國語辭典》:
況乎(況乎)
拼音:
kuàng hū
何況、況且。《文選。班彪。王命論》:「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處哉?」《文選。陸機。豪士賦序》:「而時有袨服荷戟,立于廟門之下,援旗誓眾,奮勇于阡陌之上,況乎代主制命,自下財物者哉!」
分類:
連詞
何況
況且
《國語辭典》: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拼音: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樹木尚且有這么大的變化,更何況是人呢?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jīng)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多用于感傷人生的變化。北周。庾信〈枯樹賦〉:「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唐。盧照鄰〈病梨樹賦。序〉:「豈賦命之理,得之自然,將資生之化,有所偏及。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分類:
樹木
尚且
何況
是人
《國語辭典》:
螻蟻尚且偷生(螻蟻尚且偷生)
拼音:
lóu yǐ shàng qiě tōu shēng
(諺語)連螻蟻都愛惜生命,何況是萬物之靈的人。比喻一個人要能愛惜生命,不可輕生。也作「螻蟻尚且貪生」。
分類:
諺語
愛惜
惜生
生命
何況
萬物之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