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云書(雲(yún)書)
(1).稱佛道的典籍。 北周 庾信 《陜州弘農(nóng)郡五張寺經(jīng)藏碑》:“瑯笈云書,金繩玉檢?!?span id="fz77yc1"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七:“云書謂之云篆?!?br />(2).篆字。篆字筆畫如云,故稱。 唐 皎然 《同顏使君真卿峴山送李法曹陽冰西上獻(xiàn)書時(shí)會(huì)有詔征赴京》詩:“云書捧日去,鶴版下天來?!?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西望 吳王 國,云書鳳字牌?!?/div>
《國語辭典》:施主  拼音:shī zhǔ
供養(yǎng)財(cái)物、飲食給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今朝無甚事,施主人家化些道糧走一遭去?!埂都t樓夢(mèng)》第一五回:「那時(shí)有個(gè)施主姓張,是大財(cái)主?!?/div>
《國語辭典》:檀越  拼音:tán yuè
施主。譯自胡語。指以財(cái)物、飲食供養(yǎng)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平時(shí)出家人也用來尊稱一般的在家人?!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赶衲阈√丛酵靛X買書念,這是極上進(jìn)的事?!挂沧g作「檀樾」。
《漢語大詞典》: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铏 《傳奇·崔煒》:“ 煒 因迷道失足,墜於大枯井中。” 許地山 《集外·女兒心三》:“不是迷道,這么晚一個(gè)小姑娘夾著包袱,在這樣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頭?”
(2).指迷失佛道。三論玄義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div>
《漢語大詞典》:靈輝(靈輝)
亦作“ 靈暉 ”。
(1).太陽。文選·陸機(jī)〈演連珠〉之六:“靈輝朝覯,稱物納照?!?李周翰 注:“靈輝,日也。”
(2).借指日、月等的光輝。 晉 陸機(jī) 《思?xì)w賦》:“愿靈暉之促景,恒立表以望之。” 清 方文 《送徐闇公歸云間兼寄李舒章》詩:“清商發(fā)皎月,白雪弄靈暉?!?br />(3).泛指亮光。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但燈與月竟能并存著,交融著,使月成了纏綿的月,燈射著渺渺的靈輝?!?br />(4).喻佛道的玄理。 晉 王齊之 《念佛三昧詩》之二:“寂寞何始,理玄通微,融然忘適,乃廓靈暉?!?span id="bwpt8ml"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九六:“寂室思靈暉,何事苦山林。”
(5).指靈秀之氣,精英之氣。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公稟川岳之靈暉,含珪璋而挺曜?!?李善 注:“《孝經(jīng)援神契》曰:‘五岳之精雄圣,四瀆之精仁明?!?呂向 注:“川岳皆圣靈之精也?!?/div>
《國語辭典》:覺世(覺世)  拼音:jué shì
佛教用語。自己覺悟佛道之后,又說法使世人覺悟,使皆脫離生死輪回之苦,稱為「覺世」。
《國語辭典》:粗人  拼音:cū rén
力氣大而舉止不文雅的人?!段拿餍∈贰返诎嘶兀骸钢灰蜞l(xiāng)下都是一般粗人,雖有幾個(gè)入了他的教,卻沒有一個(gè)可以談得來的?!?/div>
《國語辭典》:表白  拼音:biǎo bái
1.對(duì)人說明自己的意見、情感或事情的真相?!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天理自然果報(bào),人多猜不出來,報(bào)的更為直捷,事兒更為奇幻,聽小子表白來。」《紅樓夢(mèng),第五五回》:「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
2.念誦。元。馬致遠(yuǎn)《薦福碑》第二折:「取出我這筆墨來,……寫下四句詩。(做寫科云)將寫就了,我表白一遍咱。」
3.曲藝上指演員用第三人稱以說白方式敘述事物情景和描寫人物特色。
《漢語大詞典》:幽宗
猶玄宗。指佛道的深?yuàn)W義理。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體極不兼應(yīng)》:“夫幽宗曠邈,神道精微,可以理尋,難以事詰?!?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和蕭東陽祀七里廟》:“萬里實(shí)幽宗,三神亦天搆?!?/div>
《漢語大詞典》:金牒
指佛道經(jīng)典。 南朝 梁武帝 《金剛般若懺文》:“得金剛之妙寶,見金牒之深經(jīng)?!?北周 庾信 《陜州弘農(nóng)郡五張寺經(jīng)藏碑銘》:“銀鉤永固,金牒長(zhǎng)存。”
《國語辭典》:惡魔(惡魔)  拼音:è mó
1.比喻極為兇惡的人。
2.宗教上指引誘人作惡,阻礙人修持善道的惡神。
《漢語大詞典》:迷性
佛教語。指不明佛道的心性。《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休遣信根沉愛網(wǎng),休令迷性長(zhǎng)愚情?!?/div>
《漢語大詞典》:筌罤
佛教語。謂獲取佛道的途徑。筌,捕魚器;罤,捕兔器。《法華文句》卷一:“當(dāng)知種種聲教,若微若著,若權(quán)若實(shí),皆為佛道而為筌罤。”
《漢語大詞典》:道典
佛道的經(jīng)典。 宋 陸游 《南唐書·周惟簡(jiǎn)列傳》:“ 后主 手疏言 惟簡(jiǎn) 託志妙門,存心道典?!?/div>
《國語辭典》:行?! ?span id="nh8l28e" class='label'>拼音:xíng fú
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誦讀大乘經(jīng)典而修行佛道的福業(yè)。
《漢語大詞典》:道倫(道倫)
佛道一流人物。 唐 寒山 《詩》之二七八:“本志慕道倫,道倫常獲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