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43
【介紹】:
唐宗室。太宗裔孫。少有志尚,事母甚謹。初為太子仆、兼徐州別駕,封嗣江王。玄宗開元后累轉(zhuǎn)蜀、濮等州刺史。政號清嚴,人吏畏服。又遷禮部尚書,充朔方軍節(jié)度使。先后破吐蕃、契丹及奚,然執(zhí)政害其功,賞不厚,甚為當(dāng)時所嘆。官終太子太師,未拜而卒,年八十余。治家嚴,教子有法度,三子皆顯。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43
唐太宗李世民曾孫,吳王恪孫。少繼江王囂后,封為嗣江王。玄宗開元十二年(724)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遷禮部尚書,充朔方節(jié)度使。以破契丹功,加開府儀同三司,領(lǐng)關(guān)內(nèi)支度營田采訪處置使。二十二年,擢兵部尚書,領(lǐng)朔方節(jié)度大使。坐事貶為衢州刺史,歷滑、懷二州。天寶初,以太子少師致仕。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一百祎。吳王恪孫。嗣江王囂封嗣江王。為太子仆兼徐州別駕。加銀青光祿大夫。歷蔡衢等州刺史。開元后累轉(zhuǎn)蜀濮等州刺史。入為光祿卿。遷將作大匠。十二年改封信安郡王。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遷禮部尚書。充朔方節(jié)度使。拔吐蕃石堡城。拓地千里。元宗喜。更號其城曰振武軍。契丹衙官可突干叛。敕祎副忠王為河北道行軍元帥。王不行。袆率諸將分道出范陽北。大破多蕃。擒酋長以還。加開府儀同三司兼關(guān)內(nèi)支度營田采訪處置等使。久之。擢兵部尚書。為朔方節(jié)度大使。坐事下除衢州刺史。歷滑懷二州。天寶初以太子少師致仕。二年遷太師。未拜薨。年八十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8—772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字幼鄰,一作幼幾。賈曾子。玄宗天寶中擢明經(jīng)第。為單父尉。從帝奔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誥。帝傳位肅宗,遣為傳位冊文,遷中書舍人。肅宗至德中,將軍王去榮坐事當(dāng)斬,帝惜其材,詔貸死,至切諫,以為壞法當(dāng)誅。坐小法,貶岳州司馬。歷遷尚書左丞、禮部侍郎。代宗大歷初,徙兵部,除京兆尹。官終右散騎常侍。卒謚文。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72
字幼鄰,一作幼幾,排行六,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天寶元年(742)明經(jīng)擢第。歷仕玄宗、肅宗、代宗三朝,任中書舍人等職。肅宗時一度出為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唐軍伐安史亂軍,敗于相州,賈至棄城走,貶岳州司馬。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曾為朝廷秉筆,故詩風(fēng)亦高華典雅,與文相稱。曾與李白、杜甫、王維等人唱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賈至(718—772),字幼鄰,一字幼幾,洛陽(今屬河南)人。天寶元年(742),擢明經(jīng)第。自校書郎為單父尉。天寶末,官起居舍人,從玄宗入蜀,遷中書舍人。肅宗即位靈武,充冊禮使判官。冊禮畢,為起居郎、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出為汝州刺史,貶岳州司馬。代宗即位,復(fù)中書舍人,遷尚書左丞。永泰元年以禮部侍郎知東都貢舉。大歷初,遷兵部侍郎,遷京兆尹,終右散騎常侍。至工詩能文,為李白、杜甫稱許。掌誥多年,朝廷重要典冊多出其手。有《賈至集》二十卷、別集十五卷,又手編謫岳州詩為《巴陵詩集》,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至字幼鄰。禮部侍郎曾子。擢明經(jīng)第。解褐單父尉。從元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誥。歷中書舍人。廣德初擢禮部侍郎。大歷中轉(zhuǎn)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累封信都縣伯。遷右散騎常侍。卒年五十五。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作品評論
皇甫湜《喻業(yè)》賈常侍之文,如高冠華簪,曳裾鳴玉,立于廊廟,非法不言,可以望為羽儀,資以道義。
《蔡寬夫詩話》唐自景云以前,詩人猶習(xí)齊梁之氣,不除故態(tài),率以纖巧為工。開元后,格律一變,遂超然越度前古。當(dāng)時雖李、杜獨據(jù)關(guān)鍵,然一時輩流,亦非大和、元和間諸人可跂望。如王摩詰世固知之矣,獨賈至未見深稱者。予嘗觀其五言,如“極浦三春草,高樓萬里心……”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不流……”如此等類,使置老杜集中,雖明眼人,恐未易辨也。
唐才子傳至特工詩,俊逸之氣,不減鮑昭、庾信。調(diào)亦清暢,且多素辭,蓋厭于漂流淪落者也。
《近體秋陽》至以《早朝》七言,一時絕唱,傾動朝士,朝士爭起而和之。不知五言之妙,高古壯往,非當(dāng)時高、王輩所可比擬者。從來司衡家輒輕易棄去,殊不可解。
三唐詩品其源出于陰、何,故音調(diào)節(jié)暢,無聲病之累?!叭f里鶯花”傳為名句,與《岳陽樓》之作俯仰遙深。
《詩學(xué)淵源》其詩氣及高適,而典雅過之。間作綺語,亦文質(zhì)俱見,不落凡近。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25—774
原名沔。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三子。開元二十一年(733)封信王。二十三年授開府儀同三司,改名瑝。新、舊《唐書》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文》卷四一九有常袞撰墓志。《全唐詩》收其與肅宗等聯(lián)句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773
【介紹】:
唐冀州南宮人。玄宗天寶末為縣史。安史叛軍署為平盧兵馬使,率眾歸朝。平叛有功,封信都郡王,徙河南節(jié)度、汴宋八州觀察使。代宗時累加太子太師。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94?
蘇州(今屬江蘇)人。家于太湖洞庭山。德宗貞元元年(785)登進士第,同年又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六年仕為舒州望江縣令,卒于任所。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詩稱其“在官有仁政”。深受縣民愛戴。晚唐蕭縝有《前望江曲令頌德》詩贊美其政績。生平見《容齋五筆》卷七《書曲信陵事》、《唐才子傳》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6首,殘句2,多詠恬淡閑退情懷,當(dāng)為登第前所作。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唐時南詔首領(lǐng)?!?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出自《太平廣記》卷四八三引《玉溪編事》。
人物簡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信胄法師。不知何許人也。梵名設(shè)哩陀跋摩(唐云信胄)取北道而到西國。禮謁既周住信者寺。于寺上層造一塼閣。施上臥具永貽供養(yǎng)。遇疾數(shù)日馀命輟。然忽于夜中云。有菩薩授手迎。接端居合掌太息而。終年三十五。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史不言其姓。生渚宮之賣餅家。而適與天皇寺鄰。時悟禪師方為寺住持。信以弱齡。日挾餅笥入市。必先饋悟。悟每食畢。輒留其一。以遺信。信念曰。餅固我所遺者。而返以遺我。豈別有指哉。嘗間問焉。悟曰。是汝持來。復(fù)汝何咎。信聞而有省。即求出家。悟因而攝受之曰。汝昔名崇福。今信吾言。宜名崇信。由是躬操井臼。以事悟。
一日問悟曰。某甲自來不蒙和尚指示心要。悟曰。若是心要。吾未嘗不指示汝。信曰。何處指示。悟曰。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合掌。何處不是心要。而須別指示耶。信俯首良久。悟曰。見則便見。擬思即差。信因問曰。如何保任。悟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情。別無圣解。后居澧陽之龍?zhí)?。從尚書李翱請也。僧問。髻中珠誰人得。答曰。不賞玩者。進曰。安著何處。答曰。有處即道來李尚書問。如何是真如般若。答曰。我無真如般若。尚書曰。幸遇和尚。答曰。此猶是分外之言。德山鑒既嗣法。以起其宗故龍?zhí)吨?。至于今不衰?/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蘇州吳縣人。德宗貞元進士。工詩。為舒州望江令,有惠政。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詩曾稱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05
【介紹】:
唐定州安喜人。程懷直從兄。德宗貞元間,懷直為橫海軍節(jié)度使,懷信為其帳下。懷直荒田獵,出輒數(shù)日不返,懷信乘眾怒,閉門不納。德宗遂擢懷信為留后,后為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82—850
【介紹】:
唐鎮(zhèn)州常山人,字不約。釋褐德州平原尉,轉(zhuǎn)德州司功參軍,遷滄景節(jié)度巡官,移鄆州、徐州。轉(zhuǎn)河南陽翟令,遷巴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蘇州嘉興人,字信夫。陸贄從子。憲宗元和中,以集賢校理出為奉化令。屬歲大旱,鄰境人相食。乃輯和其民,散廩粟以給餓者,全活數(shù)萬人,治行為天下最。又疊石漳水,鑿渠引流,溉田數(shù)千頃。在邑五年卒,民立祠祀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貫不詳。憲宗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十一年為河?xùn)|節(jié)度使張弘靖掌書記兼殿中侍御史。次年為觀察判官,后累遷至度支郎中。事跡散見李德?!墩茣洀d壁記》、《唐詩紀事》卷五九?!?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立言。元志孫。憲宗元和中,歷官刑部員外郎、杭州刺史、國子司業(yè)。有《史略》、《閑居錄》、《東齋籍》、《元和子》等。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信。肅宗朝擢書判拔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