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隆德  拼音:lóng dé
崇高的品德。如:「隆德高行」。
分類:高尚修德
《國語辭典》:不德  拼音:bù dé
不道德。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個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國語辭典》:瑞應(瑞應)  拼音:ruì yìng
相傳王者至德,能感動天地,于是有珍異的東西出現,為吉祥的感應,稱為「瑞應」。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唐??追f達。正義:「龜龍白虎,并為瑞應?!埂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
《國語辭典》:福田  拼音:fú tián
佛教用語。敬三寶之德為「敬田」,報君父之恩為「恩田」,憐貧者為「悲田」,此三種稱為「福田」,言其能獲福也?!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鸽藿翊箝_善教,廣種福田,見見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演經法。」
《漢語大詞典》:鼎耳
(1).鼎上兩耳。《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span id="xdqvprv" class="book">《國語·晉語四》:“ 鄭 人以 詹 予 晉 , 晉 人將烹之……乃就烹,據鼎耳而疾號?!?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br />(2).《書序》:“ 高宗 祭 成湯 ,有飛雉升鼎耳而雊?!?孔穎達 疏:“ 高宗 祭其太祖 成湯 於肜祭之日,有飛雉來升祭之鼎而雊鳴,其臣 祖己 以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義訓王,勸王改脩德政。”后以“鼎耳”為勸王修德政的典故。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卷三:“野鳥無故數入宮,此正災異。使 魏徵 在,必以 高宗 鼎耳之祥諫也。 遂良 ( 褚遂良 )不知此,捨鼎耳而取陳寶,非忠臣也?!眳⒁姟?鼎雉 ”。
《漢語大詞典》:鼎雉
書·高宗肜日:“ 高宗 肜日,越有雊雉。 祖己 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孔穎達 疏:“ 高宗 既祭 成湯 ,肜祭之日,於是有雊鳴之雉在於鼎耳,此及怪異之事,賢臣 祖己 見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變異,則正其事而異自消也?!焙笠蛞浴岸︼簟敝笧漠惖恼飨?。《后漢書·劉陶傳》:“故 武丁 得 傅説 ,以消鼎雉之災, 周宣 用 申 甫 ,以濟 夷厲 之荒?!?span id="zj724ug"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賀邵傳》:“昔 高宗 脩己以消鼎雉之異, 宋景 崇德以退熒惑之變?!?明 鄭若庸 《玉玦記·接望》:“追思寄食真如夢,喜充鼎雉膏成用,念不得糟糠婦同,空懷愧祿千鐘?!?/div>
分類:災異征象
《漢語大詞典》:允德
修德,涵養(yǎng)德性。逸周書·常訓:“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困。”《孔子家語·弟子行》:“孝恭慈行,允德圖義?!?/div>
《漢語大詞典》:退修
(1).謂退歸修德。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 文王 有退修之軍, 孟津 有再駕之役?!?李善 注引左傳·僖公十九年:“ 子魚 言於 宋公 曰:‘ 文王 聞 崇 ( 崇侯虎 )德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而修德復伐之,因壘而降。’”
(2).道教語。指退隱修煉。《蕩寇志》第一三二回:“小姐有志退修,定當早證妙果。”
《漢語大詞典》:勤德
謂勤于修德。孔叢子·對魏王:“上下勤德而無私,德無不化,俗無不移?!?/div>
分類:修德
《國語辭典》:蓋愆(蓋愆)  拼音:gài qiān
掩飾罪行不使別人知道。語本《書經。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惟忠惟孝。」
《漢語大詞典》:養(yǎng)音九皋(養(yǎng)音九臯)
比喻賢才隱居修德。語出詩·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南朝 宋 王韶之 《贈潘綜吳逵舉孝廉》詩:“育翮幽林,養(yǎng)音九皋。”
《漢語大詞典》: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謂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不要,可行不的。”
分類:修德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