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興舉(興舉)
興起;倡導。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冬,作銅雀臺” 裴松之 注引《魏武故事》:“遭值 董卓 之難,興舉義兵。”《水滸傳》第九七回:“將軍等興舉大義,保全生靈。”
分類:興起倡導
《漢語大詞典》:造意
(1).精微。鹖冠子·著希:“夫亂世者以麤智為造意,以中險為道,以利為情?!?陸佃 解:“造意,微也?!?br />(2).倡導;首倡。漢書·孫寶傳:“親入山谷,諭告羣盜,非本造意,渠率皆得悔過自出,遣歸田里?!?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刑法志》:“唱首先言謂之造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陳瓘》:“今欲正復,當先辨明誣罔,昭雪非辜,誅責造意之人?!?span id="ztfv3th" class="book">《通典·食貨九》:“ 永淳 元年五月,敕私鑄錢造意人及句合頭首者,并處絞,仍先決杖一百?!?br />(3).有意;故意。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蔡河秀才》:“向夕有 孫秀才 獨來買酒款曲……輒造意殺之,投尸於河。” 元 施惠《幽閨記·罔害皤良》:“ 陀滿海牙 故意阻駕, 陀滿興福 造意出軍,父子將謀為不軌。” 茅盾 《動搖》五:“這不是預先約定的會議,更其不是 方羅蘭 造意,只是偶然的不期而會?!?br />(4).構思;運用心思。 唐 虞世南 《筆髓論·辨應》:“及乎 蔡邕 張 ( 張僧繇 ) 索 ( 索靖 )之輩, 鐘繇 王 ( 王羲之 ) 衛(wèi) ( 衛(wèi)夫人 )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宋 葉適 《翁誠之墓銘》:“至其造意廣遠,據(jù)經(jīng)堅決,寄諷于草木,託興于亭傳,人多憚而不能回也?!?清 王士禛 等師友詩傳錄:“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采疇 《〈謝亦囂詩集〉序》:“第其為詩,造意必堅,摛詞必典。”
《國語辭典》:提倡  拼音:tí chàng
對一種事物或風氣的鼓勵和倡導。如:「提倡民俗技藝」、「在電力不足,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現(xiàn)代,提倡節(jié)能減碳是有必要的?!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钢皇悄拷袼氐膶崢I(yè),晚生愚見,以為工藝也是要緊的,不知老前輩還肯提倡否?」
《漢語大詞典》:唱導(唱導)
(1).前導,領先。后漢書·荀爽傳:“獸則牡為唱導,牝乃相從。”
(2).猶倡導。帶頭提倡。三國志·魏志·劉曄傳:“﹝ 鄭寶 ﹞欲驅略百姓越赴 江 表,以 曄 高族名人,欲彊逼 曄 使唱導此謀?!?宋 司馬光 《文中子補傳》:“發(fā)端唱導者非二家之罪而誰哉?此皆議論不合於圣人者也?!?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我那一篇《從幫忙到扯淡》,原在指那些唱導什么兒童年,婦女年,讀經(jīng)救國,敬老正俗, 中國 本位文化,第三種人文藝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學士?!?br />(3).佛教語。謂講經(jīng)說法,宣唱開導。 晉 法顯 佛國記:“諸天説是語已,即便在前唱導,導引而去?!?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唱導傳論》:“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 宋 時 道照 善于唱導,音吐嘹亮,洗悟塵心。”
《漢語大詞典》:創(chuàng)導(創(chuàng)導)
猶倡導。《人民日報》1955.3.12社論《紀念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他重新解釋了他所創(chuàng)導的三民主義。”
分類:倡導
《國語辭典》:主盟  拼音:zhǔ méng
倡導并主持盟會。《左傳。襄公九年》:「我實不德,而要人以盟,豈禮也哉?非禮,何以主盟?」后用以指說媒,主持婚事?!毒劳ㄑ?。卷二○。計押金鰻產(chǎn)禍》:「坐定道:『聞知宅上小娘子要說親,老媳婦特來。』計安道:『有甚好頭腦,萬望主盟?!弧?/div>
《國語辭典》:新學(新學)  拼音:xīn xué
1.新倡的學術。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定勢》:「新學之銳,則逐奇而失正?!?br />2.學習未久?!稘h書。卷八一??飶埧遵R傳。張禹》:「新學小生,亂道誤人?!?br />3.特指漢末王莽新朝時的古文經(jīng)學,相對漢朝的學術而言。
4.清末西學。包括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
《國語辭典》:盟主  拼音:méng zhǔ
同盟的領袖?!稌x書。卷一一二。苻洪載記》:「宗人蒲光、蒲突遂推洪為盟主?!埂度龂萘x》第五回:「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后進兵。」
《國語辭典》:首事  拼音:shǒu shì
首先發(fā)難起事?!妒酚洝>硭陌?。陳涉世家》:「且楚首事,當令于天下。」
《國語辭典》:首倡  拼音:shǒu chàng
首先提倡?!度龂萘x》第一四回:「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也作「首唱」。
《漢語大詞典》:興廉(興廉)
(1).推舉廉士。漢書·武帝紀:“興廉舉孝,庶幾成風?!?br />(2).倡導廉潔。 唐 柳宗元 《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量入所以備兇,興廉期於變俗。”
(3).奉行廉潔。《宋史·歐陽守道傳》:“化之以廉,而彼不興廉,吾惟有不貴難得之貨、不厚無益之藏?!?/div>
《漢語大詞典》:祖洽
謂倡導和協(xié)。禮記·仲尼燕居:“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鄭玄 注:“祖,始也;洽,合也。言失禮無以為眾倡始,無以合和眾?!?宋 范鎮(zhèn) 《大報天賦》:“百神受瑞,以祖洽四方?!?/div>
《漢語大詞典》:唱于
語出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成玄英 疏:“于、喁,皆是風吹樹動前后相隨之聲也?!焙蟊扔髌饚ьI或倡導作用。 清 錢謙益 《吳中名賢表揚續(xù)議》:“諸公以名行顯聞, 世偉 居其前為唱于焉?!?清 姚鼐 《題外甥馬器之長夏校經(jīng)圖》詩:“從風道后學,才杰實唱于?!?/div>
分類:帶領倡導
《國語辭典》:提振  拼音:tí zhèn
鼓舞、振作。如:「提振士氣」、「提振民心」。
分類:提倡倡導
《漢語大詞典》:表倡
表率倡導。 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四:“誠使人君能法 周成 、 漢文 之治,以表倡于上,公卿守令能法 龔 、 黃 諸賢之事,以奉承于下,省徭役以寬民力,驅游惰以趨農(nóng)業(yè),又何患民之不勸,田之不治乎?”
分類:表率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