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0
詞典
1
分類詞匯
28
佛典
1
共28,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海眾
禪眾
枯木眾
叢林
潮音
僧徒
玉磬
云堂
和眾
海潮音
黃袍
作佛事
僧寶
僧磬
普請
《漢語大詞典》:
海眾(海衆(zhòng))
僧眾。 宋
陶谷
《
清異錄·釋族
》
:“ 道忠 行化 餘杭 ,一錢不遺,專供 靈隱 海眾?!币槐咀鳌?僧眾 ”。 金 自覺
《大明禪院頌記》
:“十萬海眾,共唱太平之歌。” 清
錢謙益
《憨山大師曹溪肉身塔院碑》
:“啟龕雙趺儼然,髮爪俱生,容顏光潤,膀腹下垂處皆可捫揣,海眾踴躍,謂師再生。”
分類:
僧眾
《漢語大詞典》:
禪眾(禪衆(zhòng))
僧眾。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
:“乃延禪眾,親承三昧。”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
:“肅穆禪眾,優(yōu)游令宰?!?
分類:
僧眾
《漢語大詞典》:
枯木眾(枯木衆(zhòng))
喻指一心參禪的僧眾。
《
景德傳燈錄·圓智禪師法嗣
》
:“師止 石霜山 二十年間,學眾有長坐不臥,屹若株杌,天下謂之枯木眾也?!?/div>
分類:
一心
參禪
僧眾
《高級漢語詞典》:
叢林
叢生的林木
分類:
叢林
《國語辭典》:
潮音
拼音:
cháo yīn
1.潮水的聲音。
2.僧眾誦經的聲音。宋。
范成大
宿長蘆寺方丈
詩:「夜闌雷破夢,欹枕聽潮音?!?br />3.流行于浙東定海地區(qū)的民間吹打曲。樂曲中以鑼鼓不同的音響、音色和節(jié)奏變化,表現(xiàn)波濤澎湃的海潮。
分類:
潮水
聲音
僧眾
誦經
《國語辭典》:
僧徒
拼音:
sēng tú
佛教的出家人。唐。
白居易
〈
留題天竺靈隱兩寺
〉詩:「僧徒多悵望,賓從亦裴回?!埂抖鲙肪硪唬骸赣墒巧街栌谪敹赜诹x,過善之,乃呼知事僧引于塔位一舍后?!挂卜Q為「僧眾」。
分類:
僧徒
僧
僧眾
《國語辭典》:
玉磬
拼音:
yù qìng
樂器名,打擊樂器,玉石制的古樂器。《禮記。明堂位》:「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div>
分類:
玉磬
佛寺
山茶
古琴名
琴
召集
樂器
僧眾
法器
《漢語大詞典》:
云堂(雲(yún)堂)
(1).僧堂。僧眾設齋吃飯和議事的地方。 晉
支遁
《五月長齋詩》
:“四部欽嘉期,潔己升云堂。” 宋
陸游
《寺居睡覺》
詩:“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云堂缹粥香。”
《水滸傳》
第四回:“﹝ 魯智深 ﹞受記已罷, 趙員外 請眾僧到云堂里坐下,焚香設齋供獻?!?清
曹寅
《夜雨宿玉山寺》
詩:“茫茫寄眼蟲天外,已聽云堂粥鼓音。”
(2).華美的殿堂。
《
宋書·符瑞志下
》
:“有藹 景陽 , 天淵 之涘。 清暑 爽立,云堂特起。” 南朝 梁武帝
《江南弄·龍笛曲》
:“美人綿眇在云堂,雕金鏤竹眠玉牀。” 唐
呂令問
《云中古城賦》
:“歌臺舞榭,月殿云堂?!?/div>
分類:
華美
僧堂
殿堂
僧眾
設齋
吃飯
和議
議事
《漢語大詞典》:
和眾(和衆(zhòng))
(1).佛教語。僧眾。 唐
義凈
《
南海寄歸內法傳
》
卷二:“見客僧創(chuàng)來入寺,於五日內,和眾與其好食,冀令解息?!?br />(2).使百姓和順。 唐
黃滔
《多寶塔碑記》
:“至如戢兵保土,安民和眾之類,亦猶川陸之徂 秦 適 洛 焉。” 清
梅曾亮
《贈林侍郎序》
:“然后能勤民急公,豐財和眾,禮俗達而政教成?!?/div>
分類:
和眾
佛教語
百姓
和順
僧眾
《國語辭典》:
海潮音
拼音:
hǎi cháo yīn
佛教形容說法的聲音似海潮聲般雄壯而遠聞。
分類:
佛教語
僧眾
誦經
海潮
聲音
按時
宏大
菩薩
應時
時適
《國語辭典》:
黃袍(黃袍)
拼音:
huáng páo
1.黃色的長衣,隋以后為天子服。如:「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埂读凝S志異。卷二。九山王》:「高臥山巢,公然自負,以為黃袍之加,指日可俟矣?!?br />2.僧服。為職位較高者,做佛事時所披的黃色僧袍。
3.指黃鶯。唐。
貫休
晚春寄張侍郎
詩:「鳥聽黃袍小,城臨白帝寒。」
分類:
黃色
鳥名
色長
長衣
僧眾
眾中
中職
職位
官民
黃袍
帝王
《國語辭典》:
作佛事
拼音:
zuò fó shi
稱僧眾誦經、拜懺、禮佛的宗教活動。
分類:
僧眾
誦經
拜懺
禮佛
宗教
《漢語大詞典》:
僧寶(僧寶)
佛教三寶之一。原指僧團,后泛指繼承、宣揚佛教教義的僧眾。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詩:“地靈步步雪山草,僧寶人人滄海珠?!?仇兆鰲 注:“
《起信論》
:一真如是覺性,名佛寶;二真如有執(zhí)持義,名法寶,三真如有和合義,名僧寶。” 宋 惠洪 有
《
禪林僧寶傳
》
,錄禪門五宗八十一僧人事跡。
分類:
佛教
三寶
寶之
繼承
宣揚
教義
僧眾
《漢語大詞典》:
僧磬
佛寺中敲擊以集僧眾的鳴器或缽形銅樂器。亦指擊磬聲。 唐
李頎
《題僧房雙桐》
詩:“緑葉傳僧磬,清陰潤井華。”
分類:
佛寺
敲擊
僧眾
樂器
《國語辭典》:
普請(普請)
拼音:
pǔ qǐng
中國禪宗集結僧眾一起勞動,稱為「普請」。
分類:
佛教語
普遍
延請
禪師
集合
僧眾
集體
勞作
制度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